乡亲们把麦子割了

乡亲们把麦子割了,第1张

烈士父母偷偷收麦子真相把人看哭了……

大儿子去世两年后,

他们也把最小的儿子送进了军营。

编辑:徐野

6月5日,是烈士肖思远家收割小麦的时候了。

一大早,演金县人武部的9个人就来帮忙了。但是当士兵们到达麦田时,他们发现地里的麦秸已经被捆好了。

“我不让你来,你非要来,所以我要早起,提前收。”肖思远的父亲肖胜松握着钢叉笑了。

原来,在麦收临近的时候,很多人赶去帮助烈士家属。县人武部的领导还特意跟肖思远的父母说,什么活都不用干,在家等麦收就行了。

肖胜松和刘丽霞既感动又不安:儿子参军保家是天职,父母种好种好种好种是农民的天职!你怎么能为这个打扰每个人?

为了“不麻烦大家”,在收获的那一天,凌晨4点,天略亮,夫妻俩就“偷偷”把收割机拿到地里...

转眼间,肖思远牺牲已近2年。

去年年初,《环球人物》记者见到了肖思远的母亲刘丽霞。她说,那时候没有一天不哭,没有一天不想哭。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用手机看看儿子的照片和视频。她以前给儿子和家人拍了很多小视频,都存在手机里。她翻着看着,经常看到半夜。

肖思远去世后,母亲刘丽霞给他发来一条微信。(记者崔娟/摄)

即使心里巨大的伤口还没有愈合,今年3月,夫妻俩还是把小儿子肖荣基送到了军营。

抱着儿子的枕头睡觉

当《环球人物》的记者添加刘丽霞的微信时,她的头像是一个心形的装饰品。

这是2019年母亲节,儿子肖思远送给她的礼物——一张玫瑰花床,子弹壳中间拼出一个“520”。只有军人的孩子才能想到这样的浪漫。

后来,这份礼物和肖思远的军功章一起,放在了他卧室的床上。每当刘丽霞看到它,她都会忍不住去摸它。

2019年,肖思远用子弹壳拼出“520”,作为母亲节礼物送给刘丽霞。(记者崔娟/摄)

在妈妈眼里,肖思远是个有想法的男孩。

2016年,他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汽修专业毕业,决定报名参军。后来,刘丽霞整理了肖思远的遗物,看到了他的日记,才知道他从汶川地震开始就有了当兵的想法。

当肖思远第一次出发去军营时,肖胜松和刘丽霞去郑州为他送行,他们三个一起住在一家旅馆的房间里过夜。

告别时,肖思远说,“两年后,(义务兵)可以回家探亲一次,不管是退伍还是留在部队。那时候,我爸一定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我。”

肖思远参军时与父母的合影。

2020年春节,肖思远因为疫情在家待了近3个月。大年初一,一堆亲戚,肖思远必须穿上军装出门。刘丽霞害怕他会感冒,但他仍然坚持。现在想来,刘丽霞说:“他一定很以这身军装为荣。”

2020年6月21日早上,噩耗传来。

那天,刘丽霞和肖胜松正在镇上吃晚饭,突然接到村里的电话,说“孩子出事了”。刘丽霞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一直在怀疑她的儿子是否受了重伤。但是,车最后并没有开到医院,而是直接停在了殡仪馆。

在此之前,刘丽霞和肖胜松知道中印边境发生了一些骚乱,推测思远应该有任务,担心他的安全,但从未想过他会因此而死。

大约一个月前,这对夫妇也接到了一个来自思远的电话,用的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并报了平安。没想到,这成了他们之间的最后一次通话。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手机都有幻听。铃响的时候,我总以为是思远。我希望我的儿子跟我开了个玩笑。如果他平安,即使他每年不回家,我的心也是幸福的。”刘丽霞说。

取回儿子的遗物后,刘丽霞每天晚上都枕着肖思远的枕头入睡。“也许我能在梦里看到我的儿子”。

肖奶奶经常做鸡蛋炒面,这是他喜欢吃的。她在照片前坐了半天。

采访快结束时,屋外开始下雨。刘丽霞坐在思远的床沿上,和记者聊起那些未了的心愿:思远一直想带父母来京一趟,思远一直想拍一张全家福...

她说,2021年除夕,她坐在同样的位置上,给了思远一个红包。她知道永远收不到了,但还是写了一句:“过年了,这是你的压岁钱,大儿子。”

一封家书

对于刘丽霞和萧胜松来说,萧思远从小就是他们的骄傲。

这家人住在农村,他们的土地主要由肖的父亲一个人照看。读书后,肖思远和父母一起在田里干活,锄地割草,为了工作有时会忘记喝水和吃饭。

如今,肖胜松经常念叨,“别人家的孩子都要礼物。我们的思远总想工作吗?”

有一年夏天,肖胜松开拖拉机受伤了,有一段时间不能下床。肖思远拿起铲子和母亲一起装麦子,近万斤麦子,100个口袋,一层一层堆。

“我们女生一直忙到深夜。口袋排列整齐的时候,我看着思远,他的眼神好累,我觉得真的很心疼。”

睡觉前,肖思远的肩膀肿了,忍不住去摸睡着的弟弟。他回头对妈妈说:“妈妈你放心,我还在家里。”

肖思远上大学后,最牵挂的还是家人。为了养家糊口,第一个寒假他就出去打工了。他领到的第一份工资是800元。回到家,他拿出500元钱给父母。

此后的每个假期,他总是匆匆忙忙回家,然后又匆匆忙忙出门上班。他当过保安,当过服务员,搬过水泥,扛过瓷砖,每次都把大部分工资寄回家。

学生时代的肖思远。

6年前,肖思远得知征兵的消息后,立即请假回家进行报名和体检,最终通过了征兵体检。

参军后,每个月的1号,刘丽霞总会收到肖思远的短信:妈妈,津贴在家里的卡上,花吧!

“因为我知道我和他爸爸生活节俭,不舍得花钱,所以思远有时候会买东西寄回家。他爸爸抱怨孩子乱花钱,但收到快递后,忍不住高兴地告诉了邻居。”

这些话的细节是刘丽霞在一封家信中写的——“下雨时,把你的儿子送到乡下去”。当时她和肖胜松正准备送小儿子肖荣基去参军。

“为哥哥完成他未完成的梦想”

萧荣基参军那天,他拎着行李转身和父母告别,很像萧思远当兵离家的场景。

“当我挥手告别的时候,我闻到了空淡淡的槐花香味,我知道如果思远还在,他一定会想家的。”刘丽霞说。

肖思远参军时,12岁的肖荣基还在上小学,没能为弟弟送行。后来他给哥哥打电话说:“哥哥,你在部队等我,以后我也去参军。”

肖荣基依稀记得,以前每当电视重播《士兵突击》,哥哥总是带着他和父亲一起看。我喜欢我的哥哥许三多,他不屈不挠的力量,以及他寻找理想和放弃自己的方式。

肖思远回家探亲时,很少向弟弟提起部队。但从他的言行中,他的弟弟肖荣基能感觉到,他在部队中经过锤炼,变得越来越成熟。

2018年,肖思远回家探亲时拍了一张照片。

2019年肖思远回家的时候,村里刚刚下过大雪,积雪很厚。“我哥一到家,就放下年货,拿起扫帚,二话不说就开始扫雪。扫完院子和门廊,他又扫了门廊和马路。邻居们看到哥哥扫雪都竖起了大拇指。”

扫完雪,肖思远忙着给一家人做饭。肖荣记一直记得那天哥哥做的饭很好吃。后来听哥哥的战友说,在公司组织的烧烤活动中,哥哥经常给他们看。

晚饭后,弟弟又开始收拾房间。萧荣基想帮忙,哥哥说:“等我回来就不要做了。我走了,在家多干点活,多帮父母奶奶分担点。”

哥哥休假回部队后,家里做了安排,2020年回家探亲时给他办婚礼。没想到,那一次哥哥走了,却成了永别。

“我要为我哥哥完成他未完成的梦想,我也要完成当年对他许下的承诺。”

今年3月,刚满18岁的肖荣基决定报名参军。

我妈红着眼睛说:“只要你做了决定,你爸妈都会支持你。但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说:“你要想好了。军人不是那么容易当军人的。不是因为你是肖思远的弟弟,你就能成为一个好兵。”

通过体检和政审后,肖荣基进入演金县人武部服预备役,提前适应了军营生活。

肖思远的弟弟肖荣基参军了。

站在演金县人武部门口的岗哨上,他左兜心里揣着哥哥的照片,想象着哥哥在雪域高原站岗的场景,一点也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

每次结束一天的体能训练,疲惫地躺在县人武部宿舍的床上,他都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离成为哥哥那样的军人越来越近了。

肖思远曾在日记中写道:行走在喀喇昆仑,我们是祖国的界碑。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所以我们无比自豪!

肖荣基为他的哥哥感到骄傲。他在心里对弟弟说:

“我即将踏上你走过的路。明天,我希望成为像你一样的优秀军人,为祖国站岗。”

部分来源为河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

制片人:路宏

主管:张建奎

编辑:许

编辑:苏睿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详情请加微信“HQRW2H”。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可以发送到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506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9
下一篇 2022-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