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场外配资案曝光:涉案金额多超千万系统、账户、交易都可能是假的

八大场外配资案曝光:涉案金额多超千万系统、账户、交易都可能是假的,第1张

八大场外配资案曝光:涉案金额多超千万 系统、账户、交易都可能是假的

路透通讯社称,“场外配资脱离监管,高杠杆属性放大市场波动,扰乱资本市场正常秩序,证监会将坚决打击”。

6月8日,中国证监会在“违法证券期货风险警示”专题栏目中公布了“场外配资典型案例”。在文件中,证监会郑重提醒投资者,场外配资是违法行为,参与场外配资可能血本无归。投资者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通过合法渠道参与股票、期货交易,远离场外配资,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根据披露的风险提示,不难看出近年来证监会对场外配资的打击力度。证监会根据一批支持公安司法机关查处判决的场外配资案件,梳理出8起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具体曝光的8起典型案件包括非法经营案(借贷账户式场外集资)、林某、姜某、赖某、杜某非法经营案(系统仓式场外集资)、王某诈骗案(虚拟盘式场外集资)、邱某非法经营案(期货式场外集资)、刘某非法经营案。 李、闫在信息网络犯罪中的帮助(技术提供者因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和工具罪被刑事判刑)、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营销服务提供者被刑事判刑)、尹非法经营案(营销服务提供者被刑事判刑)。

涉案人员因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不同程度罚金。

值得注意的是,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不仅限于场外配资,还存在非法推荐股票、股市黑嘴、场外期货、基金推介等多种类型的违法行为。证监会特别提到,股市黑嘴、非法荐股、场外配资等违法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在加大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力度的同时,证监会在《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蓝皮书(2022)》系列分报告中提到,投资者要重点防范诸多风险,包括场外配资、股市黑嘴等。

曝光了8起场外配资典型案例。

针对8起场外配资典型案例,中国证监会逐一介绍了基本案情和裁决结果。

一个是吴某非法经营案。通过吴某易盛公司独立的RD平台,利用证券公司客户的账户为股市客户提供配资服务。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益生公司以“保证金”名义收取股票客户投资款共计约3811.48万元。

法院认定吴某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

二是林、姜、赖、杜非法经营案。2018年10月以来,林某为福建万千恒业实际控制人,被告人姜某、赖某、杜某为各营业部主任,利用“增宝宝APP”为客户提供股票交易账户(子账户)。客户在“增利宝APP”中的子账户上操作股票交易,由万千恒业公司在券商开立的母账户在证券交易所实时交易。同时,万千恒业公司为客户提供本金杠杆3-8倍的配套资金,并按配套金额收取利息。万千恒业通过赚取利息差和交易佣金差来盈利。

经法院判决,林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38万元;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赖某、杜某、姜某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16万元、14万元、9万元。

三是王诈骗案。2020年4月,王通过网络购买并建立了“集集策略”虚假股票配置平台,成立了上海泓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王通过买卖股票,引诱他人以高额回报投资其公司账户。但被害人投入的资金并未进入真实的证券交易所,故王骗取了被害人的投资款。2020年6月至8月,被害人在集集策略投资1345万元,支出32万元,亏损1016.38万元。

法院认定王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0万元。一审判决作出后,王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四是邱非法经营案。2018年3月,邱成立南昌氧气公司。在未经许可经营期货业务的情况下,邱以美尔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客户董某的期货账户为主账户,并租用“智付通”分仓软件将董某的主账户分割为多个子账户。之后通过网站宣传等方式拉拢客户,并为其调配资金,让客户在没有期货交易资格的情况下,通过小额资金的子账户从事期货交易。邱通过收取高额手续费,赚取利差获利。2020年1月至8月,南昌氧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客户付款2698.124万元,手续费利润430.3万元。

据此,邱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10万元。

五是刘、李、闫在信息网络犯罪中的帮助。2020年2月,在明知他人可能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刘组织李某、闫某制作假冒“同花顺”股票交易软件,以3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他人。同年3月至5月,被告人、李某、闫某在明知市场上有正版同花顺股票交易软件,且“同花顺”软件为假冒的情况下,在软件运行、日常维护和交流过程中,应当能够意识到该软件被他人用于实施犯罪,仍为该软件的运行提供维护和技术支持,为他人利用该软件实施网络犯罪提供条件。犯罪过程中,被告人刘某负责接单、卖单,被告人李某负责材料准备(帮助联系租赁服务器、短信平台、介绍第三方公司打包app),被告人闫某负责平台运营的技术支持。2020年4月至5月,多名被害人受他人诱导下载并使用上述假冒“同花顺”软件进行配资、炒股,造成损失390余万元。

法院以刘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五万元;此外,李、闫也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万元。

第六,牟伟、刘谋、韩某犯非法经营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魏利用捐赠的同花顺软件和购买的同达信接口通道,开发销售证券交易仓软件“云服务经理”,并按日交易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或一次性买断向买方收取费用。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魏通过“云服务经理”软件向他人提供证券交易业务至少634人次,非法获利74.2万元。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牟伟、刘谋、韩某利用“云服务经理”软件,非法为集资客户提供开立虚拟子账户、委托交易、查询、结算等证券业务,并为集资客户提供7至10倍保证金的资金。运营期间,“云服务管家”软件为482人提供服务,业务量3.63亿元,利润606.12亿元。

法院以魏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200万元;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210万元。刘、韩均因犯非法经营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8万元、15万元。

第七,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018年5月至12月,郑某为推销集资业务,从微信好友处购买公民个人手机号10.48万余个,通过支付宝转账4000元。之后,郑组织公司业务员拨打8万余个手机号码推销业务,发展多名客户进行股票配股并从中获利。

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郑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

八是尹非法经营案。尹某以大顺公司名义与李某(另案处理)等人控制的融信汇公司合伙人重庆胡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软件推广合作协议。在明知融信汇公司不具备经营证券业务资格的情况下,尹某推广其交易平台“撮合网”、“撮合APP”招揽客户,按照“(客户费+利息+延期费-经纪费-资金成本)× 99支付,截至2019年9月,尹某实际收取回扣671.14万元。

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尹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60万元;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为其前罪的缓刑部分。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362万元。

Darkmouth的股市也是资本市场的毒瘤。

除了证监会多次发布的风险提示,还有搜索引擎的温馨提示。

当百度使用“场外配资”一词时,界面上会弹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的温馨提示。这样的“关注”源于场外配资对资本市场和普通投资者的深远而反复的负面影响。

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不仅限于场外配资。中国证监会指出,场外配资、股市黑嘴、违规推荐股票等违法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持续打击。

近年来,股市黑嘴也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2021年10月,浙江金华公安局、深圳证监局查处一起特大股市“黑嘴抢帽”案。该团伙通过股市黑嘴推荐股票,诱导大量散户买入,然后在股民买入后反向操作,在高位卖出获利。经查,2019年11月以来,犯罪团伙为70余只股票建仓,进行操作90余次,非法获利2亿余元。具体来说,建仓后,团队联合多个黑嘴团伙,在QQ群、微信群、Tik Tok直播群等社交媒体上对交易标的进行公开评价、预测或投资建议,误导投资者购买。

同年,曾被称为私募大佬的叶飞在微博中公开“挑战”中原家居、豪志机电等上市公司通过操纵股价来“管理市值”。经证监会调查,举报者叶飞作为相关人员被逮捕归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丽表示,此次查处的操纵市场案件,反映了操纵团伙、集资中介、市场券商、股市黑嘴相互勾结的灰黑色利益链条。

证监会指出,股市黑嘴是指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影响股价,甚至操纵市场谋取非法利益的机构和个人。Darkmouth的行为模式主要包括:

一是编造、传播证券虚假信息。主要是指通过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

二是混淆交易。主要是指散布虚假或者不确定的重大信息,诱导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影响证券价格或者交易量,进行关联交易或者谋取相关利益。

三是抢帽交易。主要是指公开对证券及其发行人、上市公司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误导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影响证券价格或者交易量,进行与其评价、预测和投资建议方向相反的证券交易。

四是利用信息优势操纵。控制发行人和上市公司的信息生成,或者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时机和节奏,误导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影响证券的交易价格或者交易量,进行关联交易或者谋取相关利益。

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第一类行为模式涉嫌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其他三类行为模式涉嫌操纵证券市场。

依托“黑团”“黑APP”展业,非法手段不断翻新,形式更加隐蔽,投资者容易上当受骗。针对上述问题,证监会部署各派出机构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对相关黑色产业链进行了沉重打击。同时指出,投资者要警惕场外配资和股市黑嘴,在投资过程中选择合法机构,坚持理性投资,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如何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为警示非法证券期货活动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于5月初开展了第三个全国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宣传月活动。主题是“选择合法机构,远离非法主体,坚持理性投资,谨防上当受骗”。

此次活动的宣传重点包括防范非法推荐股票基金期货、非法私募基金、场外配资、股市黑嘴、非法股票发行、非法理财、境外机构提供跨境证券期货基金交易服务、假冒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非法集资等风险。

银河期货朱孝义作为主讲嘉宾指出,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具有涉及人群、隐蔽性、欺骗性、反复性等特点。

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首要问题是识别。

对于如何认定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天风期货认为需要对主体资格、营销方式、互联网地址、收款账号进行认定。

证券期货也有类似的观点。在《如何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一)》一文中指出,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认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判断:

看一看经营资质。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查询股票是否获准发行。通过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公司或人员是否具备业务资格;对于新三板公司,可以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网站进行查询..

第二,看宣传方式。谨防夸大、煽动性的宣传词,如不法分子往往以“有内幕消息”、“股神”、“推荐黑马”、“涨停股”等说辞或发布虚假交易记录、投资者汇款截图等方式吸引投资者。

看汇款账号。如发现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机构名称不符,投资者不得向其汇款。犯罪分子通常会编织各种理由,要求投资者将资金存入所谓“财务人员”的个人账户。

4.看互联网地址。非法证券期货网站的网址往往由没有特殊含义的字母和数字组成,或者在合法证券期货机构网站的基础上改变或增加字母和数字。此外,一些不法分子没有专门的公司网站,而是利用微博、微信、QQ、网络黄页等招揽生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492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9
下一篇 2022-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