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斗英雄谈铁勇深藏功名年,子女整理其遗物才得知,父亲曾协助毙敌多人

上甘岭战斗英雄谈铁勇深藏功名年,子女整理其遗物才得知,父亲曾协助毙敌多人,第1张

上甘岭战斗英雄谈铁勇深藏功名66年,子女整理其遗物才得知,父亲曾协助毙敌90多人

吉姆记者陈勇

实习生彭宇文

谭铁勇生前住在孝感,是地质队退休电工。他参加了上甘岭战役,立下了许多功勋,隐姓埋名66年。

6月8日,老人安详辞世,享年95岁。孩子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其中有一张剪报,上面详细记录了1952年上甘岭战役中,炮兵前进观察员谭铁勇帮助我军炮兵击毙敌人90余人。此外,遗物中还有中朝颁发的功勋证书、勋章等战地纪念品,以及缴获的美军防弹衣碎片。

10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谭铁勇家,从他家的故事和遗物中追忆那段辉煌的时光。

伟大的功绩被记录在遗物中

谭铁勇是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电工,1989年退休,家住孝感市,原籍江苏海门。

6月8日,95岁的谭铁勇去世。孩子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塑料做的文件夹,文件夹的边缘是老人用针线缝的。打开后发现文件夹里装着中朝缴获的功勋证书、勋章、美军防弹衣碎片等战场纪念品。

物品中,还有一份当年战地记者写的剪报,记录了炮兵前沿观察员谭铁勇在入朝后短短三个月内,指挥冷兵器炮击毙敌人90余人的英雄事迹。

许凌薇,他的妻子,显示谭铁勇的荣誉。

这篇报道,由褚敏执笔,题目是《指挥员的“千里眼”——边防观察员谭铁勇实录》。报道称,在上甘岭青石山战役中,谭铁勇为了更清楚地知道敌人的火力位置,主动要求陪同步兵进攻。敌人一出现,马上用无线电向火炮指示目标,我们的炮弹像眼睛一样在敌人头顶“开花”。观察员陪同步兵出击搜索,开创了炮兵外出观察的杰出范例。谭铁勇也被称为“指挥官的千里眼”。

文件夹里还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和政治部颁发的三等功勋报告、四等功勋证书、记功令、朝鲜政府颁发给谭铁勇的兵役证。此外,文件夹里还有铁勇在上甘岭阵地收集的英雄花,以及在战斗中缴获的美军尼龙防弹衣碎片。

孩子不知道他多次立功

档案显示,1949年4月,谭铁勇在安徽广德参军,后留在浙江嘉兴。半年后,他荣立四等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主动入朝,编入志愿军72师351炮兵团。期间,他荣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两次。部队评价该战士勇敢、机智、热情、肯干。

1956年4月,29岁的谭铁勇转业,服从分配,投身地质事业。1956年至1989年,先后在地质部丹江队、地质局襄阳队、地质局水文队、武汉水文队、鄂东北地质队工作。1989年10月,经组织批准光荣退休。

谭铁勇主动入朝,被编入志愿军。

“我知道父亲参加了抗美援朝,但他从来没有告诉我们他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儿子谭平告诉吉姆记者。

小儿子林坦只知道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却不知道父亲做出了那么多军事贡献。在老人子女的印象中,老人一直在地质队当电工。退休后,他们跳舞健身,很少提及自己的英雄往事。

“只是偶尔看战争片的时候,父亲会给我们讲一些往事。”林坦说,电影《长津湖之战》上映后,他上二年级的儿子写了一篇题为《我的爷爷》的作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虽然不知道铁勇的事迹,但是军人的传统在这个家族一直传承着。我的儿子谭平已经60岁了。他曾经在军队服役,谭平的儿子也成为了一名士兵。

夫妻在回信中结婚

谭铁勇的妻子许今年87岁,祖籍浙江。这位老人身体健康,思维清晰。她介绍,谭铁勇是孤儿,1927年12月出生,祖籍江苏海门。

许也是1949年参军的。参军后,因为年龄太小,部队领导给她开了证明,让她回去读书。1953年,还在上初中的许和同学们,在校长的鼓励下,给在朝鲜作战的“最可爱的人”们写信。没想到,许得到了的回复。“当时全校都惊动了,同学们都抢着看我收到的这封信。”许凌薇笑着说,回信的人是谭铁勇。

一来二去,书信往来,两人渐渐相识相恋。

1956年,谭铁勇从部队退伍后来到许家。经过许父母同意,他们结婚了。

"他脾气不好,但他从未对我发过脾气。"许说,她的妻子对她很好。刚结婚的时候,父母的生活费和弟妹的学费都是铁勇送的。

谭铁勇退休后原本被分配到北京的地质部门。为了报答党的恩情,他多次主动向组织要求分配到艰苦的地方。“没有党,我怎么会是今天的孤儿?”"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度假的。"

许凌薇跟着铁勇的话,多次离开大城市,四处迁移。他们的三个孩子都出生在不同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一家人来到孝感的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大队,谭铁勇做了一名普通电工,直到退休。

请客,谈铁勇也是认真负责。以前地质队门口有个变电站。只要地质队停电,谭铁勇都是第一个赶去抢修的。

伤痕累累见证无畏

回国从事地质事业后,承载荣誉的证书和奖牌被谭铁勇小心翼翼地封存起来。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那些难忘的战斗经历。

许说,他的妻子选择陪电线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的听力问题。

当年一个战地记者写的关于铁勇的报道。

在朝鲜的一次战斗中,谭铁勇和战友组成31人小分队外出侦察。不幸被美军发现,遭到炮击。只有他活了下来并且回来了。他的右耳被炮火震聋,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20多天。"他年纪越大,听力就越差。"有时候,许不得不用纸笔与妻子交流。

除了右耳失聪,谭铁勇的身上也在这场战争中留下了满身伤痕。

有一次,我的儿子谭平带他退休的父亲去医院体检。医生看着老人全身黑色的斑块惊呆了:正常人身上怎么会有这么多伤?追问之下,老人才说,在朝鲜战场,衣服经常长时间不能洗,各种虫子都长出来了。为了杀虫,给衣服消毒,士兵们把衣服放在石灰里,再穿上的时候,就被石灰烫伤了。

2020年11月,谭铁勇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纪念奖章。“他特别喜欢这枚勋章,爱不释手。他总是把它贴身穿着。”许对说道。

朝鲜颁发的军功证书和铁勇收藏的上甘岭阵地英雄花

听说那位老人已经去世了。6月10日,省退伍军人事务办公室、省地质局、孝感市退伍军人事务局等省市有关部门送别了谭铁勇,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向谭铁勇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慰问。

许说:“我妻子生前淡泊名利,总觉得牺牲的战友已经很幸福了,不能给党和政府添麻烦。我们全家也会以他为榜样,把对党忠诚、报效国家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413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