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亚男
新《证券法》实施以来,触碰终止上市红线的企业有所增加。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沪深两市共有34家公司处于“退市整理期”,加上之前已经退市的公司数量。至此,今年至少有40家公司将告别a股。
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多位专家和市场人士表示,退市股增多主要是因为退市制度收紧,最终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效应,有利于净化资本市场环境,让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和退市机制的逐步常态化,证券市场将加快僵尸企业和空壳企业的出清,实现‘应退尽退’。”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蒋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注册制全面实施的环境下,部分“空壳”公司的价值不再,监管层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细化。那些习惯用“金融科技”保壳的企业,将面临终止上市的尴尬局面。
多家公司
踩财务退市红线
根据相关要求,目前触发强制退市的情形主要分为交易类、财务类、监管类、重大违法类四类。《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从目前处于退市整理期的34家上市公司情况来看,不少公司的经营状况触及财务退市指标要求。
财务退市指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小于1亿元,或者追溯重述后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小于1亿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或者经追溯重述后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末净资产为负;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以退市金泰为例,公司于6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根据引用的公开资料,2020年和2021年,退市金泰经审计的净利润连续两年为负,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而且2021年的财报是有保留意见出具的,所以退市的金泰被终止上市。预计最后成交日期为6月30日。
迅推也于6月13日进入退市期。因公司2020年经审计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期末净资产为负,并出具2020年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邦讯股票自2021年4月29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但由于未能在法定期限内(2022年4月30日前)披露2021年年报,邦讯推被终止上市。
对于上述现象,高和投资主管合伙人刘胜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退市制度对于落地注册制改革,强化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是一件好事。进入注册制时代,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会更加明显,通过不正当手段保壳会越来越难。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和团队应该回归初衷,把上市公司经营好,把业绩做扎实,让公司可持续经营,而不是抱有投机心态。”
专家:投资处于退市期的股票
更加谨慎
蒋寒认为,上述34家处于“退市整理期”的公司,给沪深两市经营不善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上市公司管理层需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保证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通过财务技巧来实现保壳。”
《证券日报》记者关注到,虽然部分上市公司处于退市期,但仍有短期股价变动。对此,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白文熙建议,投资者要学会控制风险。“投资这类股票需要更加谨慎,要搞清楚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的真正原因,以及在整理期内是否有可能通过重组或并购摆脱退市。”
白文熙向《证券日报》记者提到:“除了企业经营恶化,涉及财务退市的上市公司也可能存在财务违规行为。即使退市,这类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没有全部解除。”
“如果上市公司因重大违法违规退市,或者因触及其他情形退市,对于投资者来说,退市不是终点,而是维权的起点。投资者可以基于上市公司违规事实,对公司及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中介机构提起诉讼,申请赔偿。”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志斌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