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打人事件引发女子搏击热!俱乐部看天吃饭,女王建议女性练习搏击

唐山打人事件引发女子搏击热!俱乐部看天吃饭,女王建议女性练习搏击,第1张

唐山打人事件引发女子搏击热!俱乐部看天吃饭,KO女王建议女性练习搏击

来源:时代周报作者:何明军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引起社会热议。一名女子被拖到店外街上,被多名男子多次拳打脚踢。虽然涉案的9人已全部落网,但关于女性安全的讨论并未中断。

2017年MMA世锦赛52公斤级冠军林鹤琴在微博中发帖称,“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我建议练习格斗对抗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可能会使人在危急时刻更加冷静和镇定,为逃生和呼救创造机会。”

多次获得世界冠军、“KO女王”的中国自由搏击运动员王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也表示,“练习搏击可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时间,不一定能制服对方,但至少你有时间让自己逃脱。”

图片来源:微博、KO女王和中国自由斗士王

“练和不练是有区别的。格斗训练可以激发我们面对攻击时的身体形态调理。”从事女子搏击运动推广的某搏击俱乐部合伙人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面对攻击,我会有条件反射。面对小人,我不会打。我会先示弱,然后瞄准对方最弱的地方攻击,然后迅速逃跑。”

有前汤山烤肉店打人案中“女人学会防身”的呐喊,再有张伟丽在新加波举办的UFC 275比赛中KO对手。女子搏击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上升。

目前搏击运动还是一个小众市场,搏击俱乐部的盈亏还处于“看天吃饭”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女性消费者对搏击运动的关注正在逐渐改变搏击市场的萧条。

“大师”出场费3-10万元

女子搏击不仅可以健身塑形,还可以锻炼女性应对危机的能力。这项运动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2000年,中国武术散打王者赛在北京举行,拉开了中国搏击项目职业化的序幕。2004年,河南卫视《武林风》将武术与大众娱乐相结合,使武术进入大众视野。10年后,国内格斗市场并没有出高质量的产品,直到2014年昆仑决的出现,将这项运动推向了新的热度。

王介绍,“女战士的数量比男战士少很多,一般都是四六个或者三十七个的状态。”

目前国内的搏击运动分为体制内的运动员和商业俱乐部的选手,他们的生存状态完全不同。体制内运动员主要参加世锦赛和奥运会,商业俱乐部的球员参加各种职业比赛。

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的王,“各省对运动员的支持标准是有差异的,经费大概是每年一百万;在商业俱乐部,水平高的球员各方面待遇都不错,但刚入门的就差了,零基础的还得自己掏钱。”

2010年接触搏击后,魏一边上学一边去不同的搏击俱乐部训练。2013年后,他从泰拳转型到自由搏击,开始参加各种职业和业余搏击比赛。她说,“经过一两年的训练,你可以一边训练,一边比赛赚钱。无疫情时,C类比赛运动员出场费1000元至10000元,A类比赛3万元至10万元。”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零基础选手通常需要经过三到五年的训练才能参加比赛。在此之前,俱乐部需要支付包括食宿和培训在内的费用,每年1万到5万元不等。

参加比赛后,搏击俱乐部和运动员的奖金分成大多是37或46,而一些高水平的运动员可以把分成比例谈到28。

像张伟丽一样强壮的战士可以通过他们强大的吸金能力建立一个团队为自己服务。但是顶级以下的球员还是要依靠俱乐部,否则可能会面临无赛可打的尴尬局面。搏击俱乐部之间的比赛资源差异很大,这也直接影响了运动员的收入。

图片来源:张伟丽微博

“大部分俱乐部没有那么多赛事资源,有些运动员几乎2到3年没打过一场比赛。拥有良好的俱乐部平台和丰富的比赛资源,运动员一年可以打8到10场比赛,几乎每个月打一场。如果能参加国际比赛,一锦赛,UFC之类的,那运动员的生活就完全不成问题了。”魏说,“但是达到顶峰的人很少,全中国也就那么几个。”

搏击俱乐部并不难操作

2014年到2018年,是搏击运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量职业搏击俱乐部成立。搏击俱乐部的数量迅速增加,涵盖职业、业余和儿童。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这些年,退役战士大多选择当格斗教练;一些人脉广的运动员可以从事赛事经纪;也有水平较高的人选择和别人合伙或者独立成立俱乐部。

搏击俱乐部的收入来源于学生收费、运动员奖金和外部投资。

传统搏击俱乐部的运营方式和健身房类似,可以通过团体课程和私教课程盈利。一节私教搏击课的价格从300元到500元不等,二三线城市起步价在200元到250元之间。购买课程的学生越多,单节课的价格就越低。

近年来,一些俱乐部像学院一样运作。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学生可以在学习后获得高中或大学文凭。学院模式超越了单纯的健身房模式,可以向行业输出运动员、教练、比赛等等。

时代周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投资一个搏击俱乐部,要看所在区域和面对的群体。比如儿童会所,不需要高档地段,租金、前期装修、水电、人工总投入在10万元左右;而高端、成人为主的则需要50万-100万元不等的投入。

职业搏击俱乐部比较特殊,对资金投入要求不高,但对比赛资源、比赛胜率、教练团队要求很高。

搏击俱乐部的投资门槛看似不高,实际操作难度却不低。

2018年退役后,魏如真从玩家转入幕后运营管理,深度参与搏击俱乐部运营。她的搏击俱乐部同时迎合职业和业余团体的需求。

“50到100名学员是搏击俱乐部的盈利标准线。”低于标准线意味着俱乐部处于亏损状态,但这是针对以球员为主的俱乐部。魏说,俱乐部的另一种模式是利用赛事资源进行代言,从而吸引有水平的职业拳手加入。“要么培养几个牛人,要么靠赛事资源吸引牛人。”

魏认为,搏击行业还没有形成系统化运营的商业模式。“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疫情,大多数俱乐部都处于亏损状态。我认识的很多老板都有别的工作,投资搏击俱乐部只是一种感觉;一部分由专业团队运营,有专门的对口店长、销售、教练等。”

现在对于从业者来说,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会所更容易“活”在寒冬里。

根据JD.COM消费与产业发展研究所的报告,JD.COM的销售情况表明,女性消费者更喜欢力量型运动器材。2021年购买商品数量同比增长65%,武术搏击女性消费者交易金额增速明显高于男性。

魏延计划未来开一个国际品牌的妇女儿童搏击运动。“现在市场真的不好,行业里有很多东西还是欠缺的。我可能会选择出去学习,然后再考虑开新的拳馆。”她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357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