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投资逻辑

高瓴投资逻辑,第1张

【独家】高瓴投资转向,陷入裁员风波的消费组转攻为守

记者|李静雅
编辑|文

高瓴资本试图延续自己不多解释、大开大合的投资风格,但当外界的质疑增多时,做自己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6月1日上午,创投圈被一则高瓴资本乱裁员的新闻刷屏。网上聊天记录显示,高淳这次裁员主要涉及一级市场群体,针对不同职级进行无差别裁员。当天下午,又爆出一条网络聊天记录。记录中,有资深猎头提到,高瓴资本合伙人、高瓴创投新兴消费品牌及服务团队负责人曹伟将于6月30日离职。高淳PE的消费群会被拆,消费转C队基本被废。高淳创投合伙人黄黎明和高淳创投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团队负责人易毅。

6月2日晚,端午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高轩用一则消费增资a股的消息回应了汹涌的传闻:曲美家居宣布引入2亿元资金投入高轩资本投资。业内普遍认为,高昊看重Ekornes作为曲美旗下北欧最大的家具公司,在中国处于开店红利期,能为曲美家居带来业绩增量。

裁员正常优化,曹伟会不会走还是个变数

据界面新闻报道,曹伟的高淳消费集团今年已经进行了一波裁员,而这是第二波裁员。与上次裁员相比,这次涉及规模较小,pe和vc都有涉及。一年前,高轩资本扩大了消费者团体的投资成员。

一位VC圈内部人士表示,高淳消费集团扩招的时候,刚入职的投资人拿到的offer是,如果遇到优化,可以选择转行投资,也就是入驻被投资企业,薪酬按照被投资企业的标准,也可以选择离职。

对于TMT集团优化的传闻,据界面消息,高瓴创投2020年创立时,宣布四大领域为“聚焦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软件服务及原始技术创新、消费互联网及技术、新兴消费品牌及服务”。目前,高瓴创投对外介绍已改为“涵盖硬技术、软件、先进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

与其他机构不同,高轩的投后管理团队极其庞大,各种基金独立运作。许多年轻的高轩投资者和分析师也将面临被投资的要求。

至于谣言中涉及的另一个重要合作伙伴高轩风险投资公司的软件和硬件技术负责人黄黎明,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他已经将项目的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美国。

对于上述信息,高昊予以否认。“曹魏一直是高昊的合伙人,而合伙人黄黎明的责任范围也没有改变。不存在把重心转移到美国的说法。”

对于内部“将业绩不佳的投资团队优化或转为投后组”,高轩也表示“这种情况以前从未有过”。据接近高轩的人士透露,高轩今年的离职率略低于去年。行业平均离职率在5%-10%,高轩的数量还在这个区间的中间偏低。

6月10日,高轩合伙人曹伟出现在全球风险投资大会上。他通过视频发表演讲,分享了对VC/PE机构支持创新和融合实体经济的一些思考,相当于进一步回应了沸沸扬扬的离职传闻。

据多方消息,目前还不确定曹伟是否会离开高轩,他可能会采取兼职的方式,包括消费和云计算。

高轩对此消息的独家回应是,曹伟一直是高轩的合伙人,而不是投资合伙人。

与此同时,高淳创投春季校招正在进行,扩招力度不小。本次联合校招共有42家被投公司参与,开放了300多个岗位,其中RD和技术岗位占74%。

一位PE投资人表示,规模和运营能力高,大规模裁员可能性不大,但对投资人业绩要求高,有人员优化很正常。

消费细化方面的投资减少

2021年下半年以来,整个创投圈对消费领域持观望态度,旗下拥有多个民族消费品牌的Portfolio的高风亮节的资本态度也变得犹豫不决。

一方面,继百丽、格力之后,高轩在消费领域延续了激进的MA风格,44亿欧元收购飞利浦家电,25亿美元接手旗下拥有知名床垫品牌金可儿的爱盟集团,位列2021年消费行业中国海外投资MA案例前两位。

另一方面,高轩对二级和一级市场消费的关注度明显收窄。

此前,高轩资本在二级市场的代言人是私募基金平台立人投资。去年8月,立人投资成立,高轩将立人投资的团队转移到子公司。立人当时只有12名全职员工,专注于向工业和信息技术的转移,消费不包括在内。

在美国股市,高轩继续重视生物和科技企业,并继续减少消费投资。今年一季度,专注于美股二级市场的高淳基金经理HHLR Advisors在消费电路上减持了瑞士运动鞋品牌Ang Run 41.78%的股份,并清仓了美国甜甜圈连锁公司DNUT。消费类股继续持有的唯一目标是食品公司子怡和易县电子商务。

一级市场创投方面,据IT桔子统计,去年一级市场仅有10个新消费项目由一级创投投资,同质化问题出现。一直受到一流创投喜爱的葡萄酒占据了4席。相比之下,据零一智库不完全统计,2021年高淳创投投资数字科技企业的次数飙升至49次,2020年仅在该领域出手8次。

百亿的高瓴创投创立时,高瓴资本出资6个合伙人中的4个为这只早期创投基金组建团队,曹伟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在良品铺子投资和格力收购案中,曹伟难脱干系,他还主导了爱盟集团的控股收购。曹伟还在投资目前正在冲击IPO的华强北“数据线”旗下公司绿联科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位经验丰富的合伙人在一级市场的动荡,是高瓴资本转向的信号。从去年的布局来看,高淳的资金已经全部堆在了医疗科技、新能源、智能制造、云计算等领域。

2021年之前,在to C端收获了很多新的消费明星,包括姜、完美日记、华美、喜茶。在消费领域的投资收缩后,高昊的赌注不再光明,但关键项目被抢。去年7月,高淳私募基金高淳延恒拟投资金莎酒业,金莎酒业在酱香酒电路异军突起,被誉为第二个茅台。这场资本联姻被视为金沙酒业的上市助推器,但到今年3月,这场备受期待的合作无果而终。央企成为金沙酒业的新选择。业内表示,华润的战略价值对于想要上市的金沙酒业来说,比资源高更有吸引力。

这个案例显示了高昊在推广高估值项目时,为自己喜欢的项目提供足够衣服御寒的能力。

2022年,高淳创投在消费赛道只有一个镜头,就是天河养老这个项目,属于银发经济,之前由高淳投资。6月2日日落曲美主场作战也是去年年底达成的协议。

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候,经典项目的结果并不符合外界的想象。事实上,尚不清楚将鞋王百丽上市的经典操作能给高轩带来多少利润。然而,负面缠身的良品铺子经过高轩的减持清仓,最终给高轩带来的浮盈已经超过30亿元。

即使格力股价不断下跌,但事实上,作为亚洲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高瓴资本2021年32家公司的IPO表现还算不错。不考虑赛道,有分析指出,去年高昊持有的多家公司市值大幅下降,但高昊持有的大部分标的仍处于浮盈状态,只有盈利空大幅缩水,并不像市场讨论的那么悲观。

但在目前早期项目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高淳创投需要在消费赛道上开拓新思路,在高成本的医疗和硬科技赛道上找到实际产出。但如果整个资本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可能出在消费群体之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345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