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会十九个月难获证监会注册!挖金客四闯股缘何“屡战屡败”

过会十九个月难获证监会注册!挖金客四闯股缘何“屡战屡败”,第1张

IPO过会十九个月难获证监会注册!挖金客四闯A股缘何“屡战屡败

导读:掘金者IPO的“难产”也让为其资本之旅保驾护航的华中证券焦虑不已。2021年,投行业务渐入佳境的华中证券,似乎还没来得及分享过去一年的丰硕成果。进入2022年后,祸不单行。

本文由扣扣新闻(ID:扣扣新闻)
独家发布

作者:杜雷@ Beijing

编辑:翟睿@北京

在交易所核准后排队等待证监会注册的IPO公司中,北京掘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掘客”)是注册制实施以来最大的“钉子户”。

早在2020年11月17日,掘金者的IPO申请就获得了深交所创业板的正式通过。整整过了19个月,仍未获得证监会的核准注册,这已经超越了原本要在科创板上市的中书智汇,经过17个月的努力,不得不在2022年4月撤回申请的时间记录,从而让掘金者成为注册过程中名副其实的“难产第一股”。

固执的掘金者,似乎还在等待上市“空”的“交易时间”奇迹。

这不是掘金者第一次冲击a股市场。

说到淘金者的大写,绝对可以承受“命运多舛”二字的修饰。

早在2015年,淘金者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a股之旅。在过去的七年里,他们试图重组和增加“曲线救国”。失败后,他们经历了三次IPO挑战。在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并被发审委直接否决后,他们第三次敲开a股市场,也是最近一次,是在注册制实施的背景下。虽然前期顺利通过了深交所创业板发审委审核,但还是被套牢了。

“公司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和信息服务提供商,业务范围涵盖增值电信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和移动营销服务等领域。它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包括技术、运营、营销等。根据各行业大型企业客户的个性化业务需求,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在淘金者最新IPO的申请材料中,他这样介绍自己。

2017年,上次申报IPO时,掘金者将自己的主营业务描述为“致力于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综合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文化娱乐服务行业,主营业务为“为语音杂志、游戏、动漫、阅读等移动数字娱乐产品提供内容整合与分发、渠道营销推广、产品支付与计费等一站式服务。”

“对比两份对公司主营业务的描述,如果不是主营业务发生了较大变化,那就是中介对其最近一次IPO明显有业务‘包装’成分。”北京某大型券商资深保荐代表人开玩笑地说。

据口才讯了解,淘金者在最新IPO中重新描述主营业务架构、重新包装相关板块的背后主要原因,也与2018年韶关IPO被否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淘金者的IPO申请在2018年1月23日召开的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十九次审核会议上被否决。

此后,对于掘金者IPO为何被否,一直没有官方渠道给出正式解释。不过,据接近监管部门的内部人士透露,口口财讯透露,此前淘金者IPO被发审委否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报告期内各项业务的波动,监管部门对其未来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充满担忧和怀疑,认为其信息披露的内容不足以说明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可能产生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对掘金公司未来经营可持续性的不认可。”上述知情人士补充道。

那么,在中介保荐机构由之前的招商证券变更为中原证券,并再次“打包”和“梳理”形成全新的主营业务架构后,为什么掘金者在上市注册过程中依然步履维艰?

“据我所知,影响掘金者最新IPO推进的障碍仍然随着其上次被否的原因而累积,掘金者经营的可持续性问题并未得到证监会的认可。"上述知情人士对《财经新闻》表示。

掘金者IPO的“难产”,也让为资本之旅保驾护航的华中证券焦虑不已。

2021年,投行业务渐入佳境的华中证券,似乎还没来得及分享过去一年的丰硕成果。进入2022年后,祸不单行。

到目前为止,不仅没有一家科创板IPO项目在华中证券成功保荐,在创业板中,两家由华中证券保荐、稍后将注册的IPO公司,都成为了“难产”项目。除了成为a股注册流程中最大“钉子户”的掘金者,另一家融信教育已经过去了17个月,却仍未被监管部门放行。

更何况,最终于2022年5月获得发行批文的立德电气分公司,在IPO前夕突然临时叫停,原因是需要进行重大事项核查,而立德电气分公司IPO的保荐人也是华中证券。

1)对掘金者业绩持续性的质疑

现在回想起来,2018年初,发审委委员投票反对掘金者二次IPO上市,确实是“有先见之明”。

2018年IPO被否后的几年,掘金者只是在营业收入上看似快速增长,实际上却陷入了一种“外强中干”的趋势。扣非净利润不仅没有实现同比例的大幅增长,反而在毛利率断崖式下滑的背景下,2021年利润也出现了大幅下滑。

掘金者披露的最新IPO申请材料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其分别录得营业收入2.58亿、5.11亿、6.68亿,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6257.66万、6819.07万、5800.64万元。

也就是说,在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97.8%的前提下,扣非后净利润仅增长不到9%。

到2021年,掘金者仅获得了5880多万的扣非净利润和超过6.68亿的营收。

据知,早在2018年,当年营收仅2.1亿元的掘金者就拿到了对应5904.85万元的扣非净利润。

从2018年到2021年,掘金者陷入了一个增收不增利的商业周期。

这种“怪圈”的背后,是2020年后淘金者业务构成的“突变”。

在掘金者新披露的IPO招股书中,其将主营业务重新包装和梳理为三部分,分别是增值电信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和移动营销服务。

在2020年之前,高利润率的增值电信业务一直是其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而这项业务主要针对中国移动,这使得2020年前后来自中国移动的掘金者的销售收入一度占到其总收入的70%以上。

然而,2020年之后,高毛利的增值电信业务收入突然暴跌。2019年为淘金者带来超过1.3亿的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2020年开始大幅下降,只有1.17亿营收。到2021年,淘金者来自增值电信业务的收入下降到6289.02万。

此前,曾经占据主营收入半壁江山的业务,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下滑至主营收入的10%以下。所有这些变化都发生在掘金者最新的IPO申报期。

得益于增值服务业务的“倒下”,2019年掘金者收购外部资产带来的业务补充。

2019年10月,掘金者以5175万元的价格收购北京久嘉信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嘉信通”)23%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加上淘金者此前持有的29%股份,共持有九甲ICT 51%的股份,从而成功实现了九甲ICT的财务并表。

2020年1-6月,九佳信通实现营业收入10,080.44万元,占淘金者合并报表收入的49.02%。

九信通的主营业务是移动信息服务。

在收购九甲信通并成功完成整合后,移动信息服务业务掘金者营收增长迅速,从2019年的仅8834.16万增长至总营收的35%以下。一举在2020年实现该业务收入3.756亿,同比增长325%。在接下来的2021年,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的收入将持续。占当年总收入的70%以上,这也成功让移动信息服务业务成功取代多年来占据其第一主业的增值电信业务,成为掘金者业务的重中之重。

移动信息业务虽然给掘金者带来了高收入,但其毛利率与增值电信服务业务完全不同。

根据淘金者公开披露的数据,2020年和2021年带来上亿收入的移动信息服务的毛利率分别只有14.92%和14.23%。

然而,2019年至2021年,原本是掘金者最大主业的增值电信业务的毛利率分别达到42.91%、47.14%和50.53%。

业务的变化也使得掘金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在2019年至2021年的最新IPO申报期内大幅下降。从报告前期来看,增值电信业务是最大的主营业务,占比34.81%,到2020年仅剩23.21%。2021年最新IPO报告期,掘金公司综合毛利率降至20%以下,仅为18.31%。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构成变化如此之大,高毛利业务快速收缩,被低毛利业务所取代,显然让监管层认为淘金者的基本面在IPO申报期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趋势是朝着风险加大的方向。”上述业内人士坦言,仅从扣非净利润这一指标来看,淘金者的相关财务数据似乎并未出现较大波动,但实际上营收构成和盈利能力与2019年之前明显不同。

这也是2021年6.68亿营收的淘金者带来的扣非净利润少于2019年2.1亿营收带来的利润收入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与2019年之前扣非净利润5000多万的水平不同,在2019年至2021年的报告期内,利用移动信息服务的高增长来维持扣非净利润同等水平的努力背后,还有另一个深深埋下的风险雷,那就是2019年收购九佳信通时产生的仅1亿的商誉。

淘金者的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末,其商誉为9859.42万元,2018年,其商誉仅为480万元。

“2018年,掘金者的IPO被监管层否决,原因是其持续存在财务和业绩风险。现在,这个风险似乎仍然没有被监管部门解决。如何解释其业务连续性的风险,可能是掘金者IPO成功的关键。”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2)a股资本市场四波折

2022年5月6日,在创业板发审委会议上,IPO申请被否的红星美菱,在上市失败后,竟然多次指责公司在IPO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

或许如果红星美菱的实际控制人能稍微了解一下淘金者的上市历史,或许就不再觉得“委屈”了。

不得不承认,淘金者的上市过程可能是a股近年来最坎坷、最艰辛的资本运作。

早在2015年1月,掘金者就有了第一次嫁入a股资本市场的机会。

当时a股上市公司恒通光电向其抛出橄榄枝,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淘金者全部股份。

通过这种重组合并,掘金者也会变相上市。

但就在收购按部就班进行的时候。

2015年5月20日,亨通光电突然发布公告称,已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资产重组及撤回资产重组申请文件的议案》。同日,亨通光电与淘金者的交易对手签订了相关终止协议。

于是,淘金者“曲线救国”、通过上市公司重组收购实现证券化的梦想破灭了。

至于突然通过重组暂停上市,据口口财讯称,主要原因是与掘金者实控人在一个关键档口爆发的一起离婚案有直接关系。

自然人李征是安居客的实际控制人之一,也是其第一大股东。2015年5月4日,在上述重组收购案进入开庭的关键时刻,李政妻子突然向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被受理。2015年5月8日,李政妻子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导致李征持有的掘金者权属不确定,迫使亨通光电停止收购。

恒通光电收购失败后,这位将上市方式改为IPO的掘金者在一年后的2016年6月20日首次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并获受理。

不幸的是,短短5个月,还未完成证监会首轮反馈问询的掘金者们便“匆忙而狂野”地撤回了IPO申请,从而宣告了他们首次IPO的失败。

至于为何短时间内主动撤回申请,掘金者一直讳莫如深。

事后,口口财讯也多方了解到,本次IPO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其部分股东不看好其上市前景,要求提前退出,迫使掘金者撤回调整和转让股权的申请。

2017年4月,在完成新一轮股权调整后,掘金者终于第二次向IPO上市发起冲击,第二次向证监会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但经过近一年的审核,2018年1月,在发审委被发审委否决。

2020年7月14日,屡战屡败的掘金者第三次以IPO向a股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但两年过去了,掘金者的上市梦想仍未实现。

作为IPO注册路上最大的“钉子户”,掘金者这一次的上市梦想还能重聚吗?

寇才勋也将持续关注。

(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337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