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动会上,同学们在长50米的跑道上

校运动会上,同学们在长50米的跑道上,第1张

一个跳高1米74的校长,建了一所“运动场小学”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侯是一位活动家。端午假期前,记者第一次联系到他时,他正在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小学的校园里。由于疫情,孩子们还没有回到学校。听说记者对学校的体育工作感兴趣。侯校长穿梭在空开放的校园里,拍下了他所说的所有体育设施。不一会儿,视频就传到了记者的手机上。

浑南区第九小学大门

运动无处不在

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滑梯,它巧妙地将二楼2000平方米的运动操场和下面的大操场连接起来。学校里有三个像这样的6.5米高、16米长的大滑梯。侯告诉记者,冬天的时候,学生们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脱下外套放在屁股下面,从滑梯上滑下来,比考谁都快。

浑南区第九小学滑梯

三大滑梯之一,通向传说中的“九小梅花桩”。梅花桩由木头和轮胎搭建而成,是孩子们上蹿下跳的乐园。操场另一侧,31根绳子沿墙排列。每根绳子的上端固定在墙的顶部,下端系在轮胎上。这就是考验攀爬和平衡能力的“31绳穿越”。能从头爬到尾的孩子可以获得“校长奖”。去食堂的路上,还有一条长长的绳梯,也是很多孩子课间打卡的地方。他们喜欢挂在绳梯上荡来荡去。食堂屋顶没浪费,改造成了小轮车训练基地。

九个小“31绳穿越”

浑南九小的操场上,有无数的汽车轮胎和独轮车。侯说,轮胎不仅是孩子的学习工具,也是老师的道具。孩子们可以随意打滚玩耍。独轮车是浑南九小的特色项目。目前学校有1869名学生可以乘坐。随处可见的独轮车让他们可以随时骑行和练习。

九支“独轮车队”

在大操场的跑道旁,矗立着一台造雪机。“冬天,我们自己‘下雪’。夏天,我们下雨。雾很大。雨后,孩子们可以看彩虹。”侯的语气充满了自豪。

九座小“雪山”

从室外到室内,又是另一个世界。教学楼内空的地面上,除了体育馆和柔道教室,还矗立着13.5米高的攀岩墙。教学楼地下空室分两块。一边是小型室内滑雪场,学生可以全年练习滑雪。另一边是一个正在建造的桨池,用于进行专业的划船训练。一旦订购的划艇到位,就可以开始了。

通过身体发育促进认知发展

侯,1975年出生,身高1.70米。他是一个“喜欢运动的普通人”。在与记者的交流中,他几次提到自己的跳高成绩在巅峰时是1米74。

“我属于活跃群体。我可以用我的左脚和右脚踢球和打篮球。现在锻炼少了,但我从中受益。”侯对说道。

侯曾在沈阳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工作,研究方向为脑科学。2017年,浑南九小成立,侯出任校长,让他有机会实践自己对体育的认知。

900名学生参加了“快跑!青年”活动

在校园的建设和设计中,侯考虑了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功能的实现。教学楼的设计承载力为每平方米500公斤。二楼2000平米的平台变成了操场,五楼的平台则被改造成了陆地冰球训练场。

“我们学校的体育设施这么多,跟我对体育的观念有关系。身体发展可以促进认知发展,高级能力可以通过高级锻炼来实现。运动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九名学生接受滑雪训练。

侯认为,儿童自发的游戏是自身发展的逻辑起点,不能错过。如果自发的游戏被剥夺,他(她)的社会性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人是有社会属性的,总是在社会中发展。没有自发的玩耍,就没有童心。这是第一级护理。”侯说,“学校打造的空运动游戏室,可以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四个层次的保障——自发的游戏、有组织的活动、运动、竞技的运动、逐渐进阶。”

赛后开心夺冠。

在侯看来,目前小学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锻炼。很多时候只有活动和节奏,达不到运动的强度。真正的运动是有氧和无氧的,体现在心率的加快和体温的上升。这样的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侯的理想是让运动成为孩子们校园生活的常态。在浑南九小,每天早上都有3000米晨跑。每个人都会骑独轮车,有将近一半的人会倒着骑。500多个孩子可以爬到接近奥运标准的攀岩墙顶端,然后爬上绳子,荡下来,享受飞翔的感觉。通过自发的玩耍、有组织的活动、超前的运动,部分孩子具备了竞技体育的能力。

九名学生接受攀岩训练。

九难组织小轮车训练,选拔的门槛是独轮车绕操场骑三圈不掉车。学校赛艇队参加了浑南区举办的青少年赛艇挑战赛,与多支初高中代表队同台竞技,获得了双人双桨、亚军、四人双桨前三名。学校逐步形成了独轮车表演、柔道、赛艇、足球等高水平校队和社团。

你需要买保险,改变观念

混九小学的孩子们锻炼如此频繁和方便,学校并不担心安全问题。家长不找学校扯皮吗?

面对这一问题,侯表示,校园体育活动涉及的安全问题不仅要靠保险来保障,还要转变观念。他举例说,学校的攀岩墙建好后,还设置了围栏,因为担心孩子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会爬出危险。但后来孩子玩的热情高了,学校研究后把围栏拆掉了,没有什么问题。

九个孩子有漂移板训练。

“安全是孩子需要获得的一种能力,也就是保护自己的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拆除围栏后,我做了一个特别的观察。当孩子爬到自己觉得失控的地步,就自己下来了。他们都非常聪明。除了安全意识,还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我们选择独轮车作为一个大家都可以参与的项目,因为这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运动,可以发展孩子的协调性。孩子的协调性更好,在运动中受伤的概率也低很多。很多体育教育都是从技能开始的,我们认为应该从基础能力的培养开始。基础能力一个是体能,一个是协调。孩子运动的基础能力提高了,安全的风险自然就降低了。”

九个小学生骑独轮车10公里。

成立五年来,浑南九小体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赢得了绝大多数家长的支持,学校重视体育的美誉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侯告诉记者,学校的攀岩墙和陆地冰球训练场是由家长和市民捐赠的,两台大型地下滑雪机由一名雪原免费提供和使用。由于学校的划船项目发展迅速,新建的桨池得到了政府资金的支持。用侯的话说,“有出息就能有一席之地。”这些支持是大家对浑南九小体融合实践理念的认可。

九名学生接受划船设备训练。

“孩子的变化,父母都能看出来。我校学生肺活量优秀率为71.55%,近视检出率为13.88%,远低于全国平均近视率,学生肥胖率不到3%。”

尽量让孩子每天在户外呆3个小时

侯说,影响学生视力的最重要因素是阳光和户外运动。所以,保证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是保护视力的最好方法。在浑南九小,体育课受到高度重视。除了体育课,学校还尽量优化课间休息时间的整体利用,保证孩子有两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此外,足球,篮球,攀岩,滑雪,划船和柔道被加入到延长到晚上7点的课后服务中。总的来说,孩子们每天花大约3个小时锻炼。

九个学生进行篮球训练。

侯告诉记者,浑南九小的体育设施虽然丰富,但要满足1800多名孩子的体育需求并不容易。所以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需要先安排好操场的使用时间。学校每个学生的体育课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选择项目,跨班上体育课。

九名小学生创作的轮胎游戏

“原来体育课的安排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强调老师组织的科学性和各个环节的衔接,但不利于孩子体育素质的提高。我们的理念是对标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关注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有晨跑,跳绳,白天有体育课,课间有整合的运动时间。再加上课后延时服务,保证了孩子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也有利于孩子从兴趣中掌握一项甚至多项运动技能。”对侯说道。

再联系侯时,浑南九小已经复课,他又发来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名小学高年级的女生一口气完成了11个引体向上。不远处的攀岩墙上,孩子们正在自由攀爬玩耍。

执笔人:王靖宇、刘洋、张逸飞

参与记者:李佳、马、魏华

编辑:刘洋、牛、郑、(实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320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