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欧洲央行正式宣布结束持续多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作为欧债风险的晴雨表,意大利和德国国债收益率之差本周扩大至2.4%,接近危险区域。
欧元区内部财政状况严重分化,通胀高企。与此同时,欧元“跌跌不休”,欧元区崩溃的风险加剧。
债务风险
在欧洲央行发表鹰派言论后,欧洲债券市场价格继续下跌,收益率进一步创下多年新高。投资者纷纷抛售南欧等边缘国家的国债,尤其是负债累累的意大利。
投资公司Abrdn的投资经理詹姆斯·艾希(James Athey)表示,意大利的经济和信贷远弱于德国。过去十年,这些经济体一直在分化,变得越来越不平衡。之前利差如此之低的唯一原因是欧洲央行一直在干预,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欧盟委员会上月指出,意大利在2022年春季仍受到其宏观经济“过度失衡”的困扰,称“意大利经济正面临政府债务高企、生产率增长乏力、劳动力和金融市场低迷等问题”。目前,意大利的公共债务比率仍然很高,部分原因是GDP增长持续疲软,给金融可持续性和金融部门带来风险。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公司亚洲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陈东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欧洲的形势更加微妙。由于欧洲受到俄乌冲突的直接冲击,消费者信心已经跌至非常低的水平,能源价格的飙升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商业预期也开始恶化。欧洲的通货膨胀主要是能源价格推动的,需求推动的不多,工资涨幅落后于美国。在此背景下,面对快速上升的通胀,欧洲央行变得更加鹰派。
“意大利传统上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近期由于通胀上升和市场对央行收紧的预期,从历史经验来看,意大利和德国国债收益率差进入了一个相对危险的区域。目前央行想收紧以对抗通胀,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其他冲击是非常大的考验。”陈东说。
德国经济顾问委员会警告称,如果实际利率上升,可能会在中期内给“债务负担高、增长前景低的国家”带来困难。
浙商李超宏观团队认为,考虑到欧债危机爆发时的薄弱环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主要欧债压力国的政府部门杠杆率)在危机后并未进行实质性的结构调整和风险降低,本轮全球货币共振收紧可能继续是容易出现尾部风险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滞胀环境下基本面恶化的压力(与2012年欧债危机不同,本轮欧盟与俄罗斯的能源脱钩压力将导致德国等经济火车头面临基本面下行压力)将加剧这种风险的脆弱性。从上一轮欧债危机的经验来看,德意利差在意大利债务压力初期(Q2,2011)迅速跃升至300BP以上并持续扩大,意大利债务压力开始发酵。
欧元下跌
本周,美联储将宣布继续提高利率。美联储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美国的利率远高于欧洲。欧元在5月中旬跌至五年低点,年内对美元累计下跌8%。
据彭博新闻报道,随着美国收益率攀升,投资者撤出风险资产,使得空欧元兑美元仍然是空的“避险交易”。
富国外汇策略师埃里克·纳尔逊(Erik Nelson)认为,欧元有望在一个月内与美元达到平价,因为欧洲央行没有那么鹰派。美国的潜在经济增长也强于欧元区。
联合国最新发布的《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俄乌冲突将对欧洲经济体产生巨大影响,推高通胀,阻碍经济从疫情中复苏。基于能源价格将保持高位的假设,该报告对欧盟和英国GDP增长的预测大幅下调。2022年欧盟GDP预计仅增长2.7%,而不是1月初预测的3.9%。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石成认为,欧元将继续走软。从长期来看,欧洲央行加息对整体通胀的抑制作用有限。持续加息将提振实际利率和短期利率预期,欧元区融资成本上升可能导致本已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大幅价格调整,金融敏感度上升将加速资本外流。
责任编辑:王哲曦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