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内蒙古亿亩草原“带薪休假”的背后
近年来,内蒙古一些曾经“寸草不生”的地方变得水草丰美,风景优美。环境的巨大变化得益于2011年国家在内蒙古等地主要草原牧区启动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的地方禁止放牧,有的地方根据草畜平衡的要求减少牲畜数量,给牧民相应的补贴,相当于给草原“带薪休假”。迄今为止,政策资金累计达455亿元,每年惠及140多万户、490万牧区群众。
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改变了牧民的生产方式。人们不再多养,而是追求精耕细作,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内蒙古牧区的生态、生产、生活形成了持续向好的良性循环,以休闲旅游为主的绿色产业在草原上“发芽”发展。
十多年来,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推动下,全区草原生态、牧民生活和畜牧业得到了全面持续的改善。草原自我更新和恢复能力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自治区草原植被平均覆盖率将达到45%,比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
记者:叶紫嫣、邹建普
新华社音像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