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疫情防控指挥部重申健康码仅用于疫情防控服务人民身体健康

河南疫情防控指挥部重申健康码仅用于疫情防控服务人民身体健康,第1张

河南疫情防控指挥部重申:健康码仅用于疫情防控 服务人民身体健康

最近河南村镇银行多名储户莫名其妙被刷了红色代码。

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各地严格执行《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卫生编码管理办法》和卫生编码转码规则。健康码仅用于疫情防控,为人民健康服务,绝不允许在国家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规定的情形之外使用,或在与疫情防控无关的场景中使用,或在规则之外增删健康码风险人员数据库。

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再次要求各市县加强卫生编码管理,对因卫生编码使用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阅读延伸

卫生编码“色变”的逻辑:主要负责人签字审核,然后上报省级部门分配编码。

本周以来,多家媒体报道称,河南省部分村镇银行储户健康码被“贴上了红色代码”。在健康码被广泛使用的今天,公众普遍担心健康码会被滥用,使用范围会扩大到非防疫场景。

然而,在公众关注多天后,公众仍然想知道,谁应该为此负责?哪个部门有权力给公众一个红色代码?杜南记者致电河南省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均未得到明确结果。

新冠肺炎的疫情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虽然健康码的第一行已经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但是这个数据系统的运作模式还是未知。对于具有警示色彩和社会约束功能的健康代码,公众十分关注其赋码标准和程序。在公示情况不同的情况下,南都记者试图全面公布相关文件,以呈现该制度的一角。

河南一些农村银行的储户被贴上了红色代码。

源地图

工作流程:代码分配表需要委托人签名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卫生代码管理与服务暂行办法》,红色代码表示处于高危状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红色代码: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正在接受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 在高风险地区被隔离不到14天的人,以及正在接受集中或家庭医学观察的移民。

目前各地出台的配套文件普遍延续前述规定。但是编码和转码的管理权限是不一样的。在一些地区,权力集中在省一级,而在另一些地区,权力分散在各级。

例如,山西兴县防控办下发的文件显示,县疾控中心负责收集整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复发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亚密切接触者等需要赋码的人员信息,上报县防控办。县防控办结合县疾控中心、各乡镇单位和查控情况,梳理出需要纳入红码(黄码)管理的人员信息,填写代码分配表,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实时报送市卫生健康委审核,由市卫生健康委上报省卫生健康委进行代码分配。

源地图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一位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官员表示,他所在的省编码转码的权限在省大数据管理部门,所辖市县只有审核上报的权限。“比如某地要给拒绝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的居民分配黄色编码,需要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名义向省大数据管理部门提交说明,说此类人员有潜在感染风险,并提供证据,省部门会给此类人员分配编码。”这位官员说。

而在广西,转码权是层层分配的。今年1月发布的《广西卫生编码管理与服务暂行办法》地方通知显示,广西卫生编码分为区管理员、网格管理员、采集员5级。区管理员负责下一级区管理员和本级网格管理员的账户管理,进行账户的审核、开通和删除。其中,一级至四级的区管理员拥有卫生编码转码权限,负责按照广西卫生编码转码规则,对辖区内符合转码条件的人员进行转码。

一级地区管理员是地区管理员;二级区管理员为市级管理员,由自治区派驻各设区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三级分区管理员为县(区)级管理员,各市为所辖县(区)开设自己的账户;四级区划管理员账户为街道、乡镇、重点场所管理员,由各地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开设,面向街道、乡镇、机场、车站、隔离点等需要转码工作的单位;第五级地区管理员是行政村和社区的管理员。全区各级各单位、公共场所向本级区管理员申请本单位(社区、场所)的网格管理员账户,并根据实际需要为工作人员开设收款员账户。

总的来说,两个模型都设置了明确的代码分配流程和层次,“签名”和“评审”这两个词也表明了代码分配所需的职责。

分工:转码权限分配给行政部门

综合媒体报道和公开信息,编码工作大多与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挂钩。作为特殊时期的组织协调机构,其成员单位包括公安、医疗卫生、交通、大数据等多个政府部门。各部门在分配代码时是如何分工的?

一位参与中部某省卫生编码开发的技术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当地省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大数据类通过后台系统将需要分配编码的人员推送给卫生编码运营机构,系统自动分配编码,运营机构不直接参与分配工作。《中国经营报》的一篇报道也提到,卫生代码系统的开发者和执行者没有转码权限,转码工作属于行政部门。

前述开发者介绍,卫生部门掌握的医疗数据和通信管理部门掌握的行程数据,通过大数据类汇总到公安部门,在其内部系统进行比对分析,最终公安部门将结果输出到卫生码平台。“都是在大数据类的机制下完成的。具体实施就是公安在这里推数据。”

一些省份采取不同的分工模式。2020年发布的《河南省“卫生代码”使用管理办法》显示,各级部门,如卫生健康、公安、交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负责分别统计本系统中涉及疫情的重点人群信息,并推送给本级大数据管理部门。市大数据局每天18: 00前向省大数据局报送相关信息。

另据财新报道。com报道,因为卫生编码涉及到各种信息的收集,比如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秘密接触者、亚秘密接触者的信息都是卫健委和疾控部门负责的。同时,大数据识别的空风险人员信息由公安部门掌握,所以卫生编码管理一般由市或省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

海南5月份出台的几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批红码所需的流程。文件称,海南大数据管理局响应100多批次红黄码需求,各市县指挥部安排本市县负责健康码转码的同事扫描分发二维码加入海政通通信群,在海政通传输相关数据,避免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少于100个红黄码的需求,请市县指挥部自行操作分配代码。

值得一提的是,宁夏今年出台了规范处置“红色代码”的文件。文件红色编码分为多种情况,包括确诊病例密切联系、确诊病例二次密切联系、大数据编码风险人群、核酸检测阳性人群。当红色代码人员为非疫情相关人员时,由新冠肺炎应对疫情领导机构协调解除代码分配。

类似的缓解措施也出现在其他省份的文件中。海南12345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发现卫生编码没有按照防疫以外的规范方式使用,可以及时拨打。“我们会如实反映,让相关部门自行调查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276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