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新疆好地方|新疆十年在“死亡之海”西南入口处建起一道绿色屏障

我们新疆好地方|新疆十年在“死亡之海”西南入口处建起一道绿色屏障,第1张

我们新疆好地方|新疆十年在“死亡之海”西南入口处建起一道绿色屏障

一边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边是麦盖提县防风固沙生态林。(麦盖提县委宣传部提供)

背靠叶尔羌河的新疆麦盖提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三面被沙包围,像一块镶嵌在沙海中的翡翠。这是中外探险队进入“死亡之海”的西南入口。从2012年至今,这里的人、树、沙演绎了一个十年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的故事。

今年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记者从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出发向东,进入一段乡道,到达麦盖提县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基地。

麦提县治沙中心副主任宁忠帅指着基地周围的新疆杨说,2012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十年来,麦盖提县30万各族群众植树46万亩,种植新疆杨、梭梭、胡杨苗木2.4亿株。特别是今年春天,基齐尔阿瓦提乡和库木库萨依特乡的防风固沙生态林连成一片,像一轮明月,把麦盖提县30万各族群众和叶尔羌河沿岸的原始绿洲一起,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隔离了出来。

宁中帅介绍,塔克拉玛干沙漠有南移的趋势,入口处的麦盖提县是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的第一门户。如果不采取行动,原来的胡杨林、沙棘林湿地和后方的人们将从这片土地上消失。在2012年之前,就有农民的农田和房屋被沙漠侵占,不得不搬离家园的先例。

植树造林对其他地方来说是环境美化的问题,对麦盖提县30万各族人民的生存至关重要。

根据规划,麦盖提县防风固沙林北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前进水库,南至麦盖提县与莎车县巴格瓦提乡交界处,南北跨度50公里,东西跨度20公里,总面积667平方公里,每年建设3万亩至5万亩,累计建设100万亩。

买提县防风固沙生态林。新华社记者港督摄

种树很难。十年来,每年春秋两季,当地30万各族群众都要投入一个月左右的植树造林。县治沙中心的工作人员甚至连续三个月在沙漠里工作,睡在临时指挥部里。

由于沙土太贫瘠,每个种植坑要放5公斤土、5公斤农家肥、100克有机肥、1公斤草木灰,然后与湿沙充分混合。杨树根系发达,树冠高大,抗风能力强。是新疆农田防护林和绿洲外围防护林中常见的树种。经济效益高的盐碱地选择梭梭、沙枣、沙棘、枸杞。

有人问我,在这场植树防沙的“持久战”中,谁表现突出?当地一位干部说,“各族群众30万人是英雄。”

图:麦盖提县防风固沙生态林种植现场。(麦盖提县委宣传部提供)

沙漠种树,三分七分。为了防止兔子吃小树,人们会在每种下的小树的树干上缠上一层铁丝网;水从哪里来?虽然地处沙漠边缘,但地下水丰富。总共已经钻了450口井,所以光是输电线路就有350公里。同时,荒漠化控制中心目前雇用了253名当地管理人员。

130号井的管理者默罕默德·明·依米儿,2020年5月带着妻子来当管理者,管理两口井和1500亩林地,吃住都在井边的房子里。“我刚来的时候,白杨树只有两三米高,树下有零散的沙子。现在都五六米了,林子里还是杂草丛生。野兔野鸡很常见,狐狸也能见到。”他说我们的祖先从来没有在沙漠里种过树。这里的活树种就像是点石成金。

6月15日,130号井的管理人员穆罕默德·明·伊米尔在麦盖提县防风固沙生态林检查滴灌情况。新华社记者港督摄

默罕默德笑着说,他的孩子可能再也看不到沙暴吹倒一棵树带着一个粗水桶的画面了。据当地气象部门统计,十年来,各类苗木整体成活率达到95%以上,沙尘暴天气从2010年前的150多天减少到现在的50天以内。

站在沙漠与林地交界处的宁中帅说,捍卫绿洲文明,是我们各族儿女一直坚持的。此时,夕阳穿过叶尔羌河,把防风林染成了微红的颜色,一望无际的沙漠显得格外安静。(记者港督、郭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2735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7
下一篇 2022-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