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董宇辉

新东方在线董宇辉,第1张

“暗中观察新东方董宇辉火了,谁能赚到钱?

【采访/观察者网赵诺亚】

新东方的线上直播带货了,一下子就火了。六天时间,东方精选直播间上涨近600万元,累计直播销售额超过1.16亿元。多次登上微博热搜...人气效应也带动了股价。新东方在线港股股价5个交易日上涨500%,也带动教育板块大涨。

这种流行的主角之一是董,她曾在新东方在线担任英语教师。他在直播间用双语宣传牛排的视频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走红。而他引经据典,大谈人生经历和卖书的视频,让不少网友感叹“知识的魅力”。

6月16日,董给观察者网微信官方账号留言,我们也借此机会采访了他。面对短时间内汹涌而来的关注,董表示自己很“冷静”。东方精选直播火了,可能跟新东方的品牌、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同行之间的“同理心”有关,但跟他关系不大。

但这些顾虑让他单调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睡眠也少了。他希望如果有空闲的机会,可以回到农村老家,去熟悉的环境,吃熟悉的饭,见熟悉的人,读一两本书。

以下为采访实录:

观察者。com:六天内价格上涨600万,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3000万,一下子上了微博很多热搜...面对汹涌而来的关注,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董:我觉得没什么。这两天我很平静。首先,这几天真的很热,但不是我,因为大家其实都想要一个更好的新东方,更好的余老师。其实很多人以前都是新东方的老学生吧?也许我们以前不为人知,但现在人们开始了解我们了。

其次,我觉得很多媒体对我们的关注,其实从侧面反映了大家都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农业中来,通过社会各界的力量,真正帮助三农。

最后,我觉得大家对我们的关心,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一群和我们一样的同龄人,出生在相似的家庭,努力工作,读完大学来到大城市打拼。其实很多人看直播。他们最终看到了什么?我觉得是一种“感同身受”,一种类似的生命记忆。为什么说起仲夏夜躺在院子里左手拿玉米右手拿西瓜的人会哭?我觉得可能是这个原因。

所以你要问我的心情。我真的没什么感觉。我很冷静。只是感觉这两天睡眠越来越少,有点累。但我想,背后的原因(直播火了)应该是这些,和我个人无关。

董受访者在直播间供图

观察者网:你以前是教知识的英语老师,现在是带货直播的主播。而且一开始很少有人关注你的工作室。如何看待当初身份的转变和进入这个行业的阵痛?

董:其实真正能做一份工作一辈子的人很少。坦白说,大部分人一生可能要做好几份工作,换工作有时候也意味着换一个领域。

换了领域之后,人原有的能力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其实相当于从头再来。坦率地说,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我们必须重新学习。然而,这就像自然规律一样。环境改变后,物种不得不适应并进化才能生存。这是自然规律。不进化就会死,进化本来就是痛苦的。

所以,我一开始觉得不好,但我觉得这是对的。我曾经是一名教师。你认为它有价值吗?很有价值。当老师可以影响年轻人,给他们知识、方法、快乐和理想,点燃他们内心的火。当老师还可以把年轻人培养成优秀的公民和各方面的人才,最终改变自己,造福社会。

但是,做主播也有做主播的价值。拉动经济和就业最直接的方式其实是消费。但我们可能是最不像主播的一群人。我们在直播间里聊诗词歌赋,聊人生理想,聊河流,聊星球。其实我们并不是那么优秀的主播,只是碰巧被大家喜欢而已。

我们在主持这个赛道,做农产品。这是最苦、最累、最委屈的地方,也是看起来最辛苦的地方。我们选择这个领域,还是遵循了于老师的初心。另一方面,我们也觉得“同甘共苦”是对的。从难到简,从简到难,从农产品领域入手,是一个“修炼”的过程。

所以关于身份的变化,我的结论是,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价值,社会的分工是以需求为基础的。本质上,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能让别人受益。

Observer.com:你受到了这么多的关注,所谓“树大招风”。你未来的言行,必然会像在显微镜下一样被审视和放大。你怎么看待这个挑战?

董:我在镜头前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批评不自由,表扬就没有意义。”

就像老师在上课一样。如果学生做得不好,老师必须批评他们。所以,谢谢大家的监督,我会努力改进的。

其次,人不可能取悦所有人。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追求所有人的喜欢,那么他会痛苦一生,无果而终。我想通了。想清楚就好。

观察者网:近日,于在微信官方账号中表示:“希望东方精选能打开新局面,为新东方的发展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这和你的职业密切相关。我们来谈谈未来。怎么策划,直播多长时间?

董:我们公司对员工很开放。比如有人想在镜头前做主播,那就做主播。同时,我们公司有很多业务团队直接联系世界各地的农场、农业合作社和公司寻找产品。如果一个员工的志向又在这里,他就能做到。

网上新东方也想直接进入市场做一些农产品,可以更直接的方便和惠及农民。如果有员工想这么做,也可以。

余老师为我们农业定下了基调。

董受访者在直播间供图

观察者网:俞老师当初为什么定下这个基调?

董:余先生一直自称“农家子弟”。他去很多地方演讲,都提到他的农村奋斗史,提到他的父母,提到他在农村的快乐时光。我觉得余先生是有乡土情结的。

如果你现在去农村,你会发现很多村子都是空,而我的父母和家人还在农村。我爸妈今天还在种地,但是一群记者赶过来采访,很尴尬。

其实我不想家人被打扰。他们是朴实的农民,紧张到一看到镜头就说不出话来。这会打扰他们。

所以俞老师选择了农业,因为她的感情很单纯。它是农业的第一产业。如果能做得更好,农贸市场能受益,快递小哥能受益,售后能受益,我们也能受益。农业是一个大产业链,只要产业链上的人都能切实受益。买一袋大米可以让农民挣钱,快递小哥挣钱。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普通工人。

那么,我们没有关注他们,而是在关注谁呢?选择农业一是因为余先生的个人感情,二是这个社会的现实背景。

Observer.com:最近你很忙,日程排得满满的。如果你有空闲时间,你想做什么?

董:如果能抽出时间,这几天我想去老家看看父母,因为他们都很担心我,睡不好。我自己这两天睡眠也不好。其实我一般都是回农村老家睡个好觉。我去熟悉的环境,吃熟悉的饭,见熟悉的人,看一两本书。其实我平时的生活就是这样,很单调。

这次能联系到你也是机缘巧合。我在微信官方账号看到了你给我们的留言。有没有平时“偷偷观察”的观察者网?也对我们的读者说几句吧!

平时默默关注观察者网,“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我会在网上看一些政治经济类的文章,对这些话题感兴趣。

我想对观察者网的读者们说:和你们一样,我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作者,是社会上千百万普通奋斗者中的一员。我们关注的也是同一个微信官方账号,在这里我们寻找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真谛的追求。我在这里祝大家健康、快乐、平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267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7
下一篇 2022-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