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20年后

战略合作伙伴2022-09-07  30

中国新经济的前后二十年

导读:6月10日至11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全球创业投资大会在青岛举行。本文是资本创始人、执行合伙人李世默在大会上发表演讲的实录,由大会组委会整理,授权观察者网转载。

李世默:

青岛的朋友们,下午好。

中国的新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最近两年,作为风险投资(VC),我们对行业、公司、技术的认知和投资逻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以前把新中国的历史分为改革开放的“前30年”和“后30年”。今天我想借用这个概念,把中国的新经济分成两个十年。

前二十年当然是从2000年到2019年。在此期间,中国GDP增长了9倍,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链和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正是超大规模的产业和市场,造就了中国新经济的高速发展。

前二十年,中国新经济最重要的成就是消费互联网平台的崛起。我们熟悉VC。背靠中国巨大的市场,一个平台只需要利用金融资本支持其不断扩张,最终获得垄断地位。以未来的垄断为目标,将目前巨大的净现值(NPV)进行折算,然后将这个NPV作为估值融资,帮助其实现垄断。这就是消费互联网平台的金融闭环发展模式,所以中国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

但在科技发展方面,国外某智库学者做过一项研究,定位了各个国家在“微笑曲线”上的位置。根据她的研究可以发现,从2000年到2019年,中国经济产业规模虽然增长了很多,但一直处于中间位置,也就是制造和组装环节。相比两端的RD和销售环节,附加值相对较低。

然而,中国也在少数领域实现了产业升级,如高铁、新能源和5G。但这些RD投资高的硬科技产业都是政府部门主导的,政府要么是他们的投资者,要么是他们的大客户。

因此,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给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了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需要切实加以应对和解决。

在我看来,中国新经济的前二十年,本质上都是“资本杠杆国家”。互联网消费主要靠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含量不高。比如我们平时扫描的二维码,其实是上世纪90年代发明的。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是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正外部效益,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物流运输的改善、信息技术的普及等。这些都是国家做的,不是我们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做的。但其资本驱动、赢者通吃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外部效应由国家承担,造成了整个社会的“黄金时代”问题,如收入差距扩大,外卖骑手没有社会保障等社会经济问题。

因此,中央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优化分配结构,为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避免“内卷化”和“平躺”。这是中国新经济的重大转折和重要机遇,也是中国新经济下一个二十年的开始。

中国新经济的下一个二十年,应该是“国家杠杆资本”。在国家大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可以通过资本驱动的产业升级,实现从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在微笑图上,中国不仅要大规模地做,还要不断向左上方移动。向上流动意味着增加产业附加值,从而带来更多高技能岗位,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同时,技术赋能可以降本增效,保持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向左移动是为了提高RD能力,从而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投资应该着眼于“高质量发展+普遍受益”。我们公司主要围绕三条主线:第一是供应链的改造和优化。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产业链供应链,但目前仍比较分散,普遍缺乏技术和信息转化能力,因此有巨大的价值空可以挖掘。

二是硬技术的进口替代。例如,芯片是中国每年进口最多的产品。因为疫情后全球半导体短缺,油价跌了不少。2020年中国进口芯片3500亿,是第二名原油的两倍多。

再比如医疗器械。国内很多药品、医疗器械都要高价进口,国内替代空非常大,一旦国产化,可以大大减轻老百姓的就医负担。

第三是可持续发展。现在全世界都在努力实现碳中和,中国很早就在这方面布局,投入也最多。比如光伏发电,国外发展初期每千瓦时100美元,但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现在成本已经降到每千瓦时几分钱,因此可以大规模应用。类似的还有电动车(EV)电池。中国制造的电池大大降低了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所以电动汽车近年来发展很快。

中国新经济未来二十年会成就什么样的企业?我给大家分享三个案例。

第一家公司百步,是国内最大的纺织面料智能供应链平台。纺织是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全球90%的纺织品都是中国制造的。然而,中国的纺织品供应链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数万家制造商分散在长三角和珠三角。

所以,百步是纺织行业的工业互联网,链接信息不对称的上下游,高效配置,把实体工厂变成云工厂,把几十万台织机连接起来,优化产能,降本增效。

第二个公司叫大熊星座。焊接是传统制造业,也是一个庞大的行业。焊接几乎涉及造桥、造船、造车、建房等所有工业领域,市场规模也是数千亿。

然而,焊接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非常依赖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现在好焊工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意干,所以我们面临着80后和90后人才的窘境。大熊星座通过AI训练焊接机器人,可以又快又好的解决焊接工人短缺的问题。

第三家公司叫百奥恒,也是从事一个不起眼的行业——水泥行业。多年前,一位法国人发明了一种胶凝材料技术,可以将冶炼工业的矿渣制成与水泥性能相近的混凝土。这项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发展了很多年,然后澳大利亚人接着做,最后没有投入实际应用。因为这些国家冶炼厂不多,所以找不到很多矿渣做原料。其次,这些国家对水泥的需求并不多。最后几个中国人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冶炼业,大量的炉渣处理不掉,这是企业很头疼的事情。另一方面,中国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水泥。而且国务院对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有严格要求,水泥生产因为石灰石是煅烧过的,所以是碳排放大户,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0%左右,所以国家严格限制水泥产能。百恒的这种地聚合物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石灰石,也不需要煅烧,碳排放量很小,只有水泥的30%,一举达到三得,在全国各省落地非常快。

上面提到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创业型企业,却通过一项关键技术,撬动了一个规模巨大的行业,并迅速成长为细分行业的佼佼者。这种现象在其他发达国家也存在。一个大规模的产业链可以支撑几百个“隐形冠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肯定有几百个“隐形冠军”。所以,在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二十年,投资人不应该再像以前那样盲目追求金融驱动的规模,而应该聚焦质量,构建对产业链供应链更深层次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中国新经济的理解,以及对其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一些思考。最后,希望能从《求是》杂志总书记上个月发表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讲话中有所借鉴。有两点特别触动我,希望分享给大家,作为我们在未来投资中要时刻谨记的指引。

第一点是要注意共同富裕的方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应该寻找创业机会,在投资中创造包容性价值。

第二点是总书记关于资本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没有遇到大规模的资本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来的。资本最本质的特征是追求利润,这是刻在资本DNA里的。但是,在中国,资本必须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把自身的投资回报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第二,要避免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与国家的长远利益和人民的福祉背道而驰。

所以,中国新经济的下一个二十年,也将为我们的投资行业带来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把握时代的机遇,为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带来价值,我们就能够在新时代有所作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那是我的一份。作为投资者,我们将挽起袖子,共同努力,打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

谢谢大家!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天阅读有趣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262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