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研究员

公募基金研究员,第1张

磨练期"培养投研新人 公募基金经理大量"上新"

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的管理人数量已经超过3000人。不断扩大的公募基金经理队伍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生力军”。近期不少基金产品宣布更换基金经理,一些工作年限较短的基金经理开始管理旗下产品。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部分公募基金公司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场热度有所下降。在这样的“培训期”,是公司培养新人投研的好时机。一些公募基金公司表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加强新人培训,扩充基金经理队伍。

大量新人上岗。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近两年新增基金经理1056人,国内基金经理总数达到3019人。这一数字在6月19日达到了3032人,公募基金经理队伍继续扩大。然而,在扩大的公募基金经理队伍中,很多是工作经验较短的新人,500多名公募基金经理担任基金经理不到一年。

不过,基金公司似乎很乐意把投研的“接力棒”交给这些新手,让他们去体验和成长。

比如,日前惠安趋势动力股票基金新增单柏林为基金经理。公告显示,单柏林为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具有五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曾任华融证券研究部股票研究员。2020年7月加入惠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股权投资部基金经理。但是没有数据显示证券投资管理的年限。

此前,田弘基金也发布公告称,田弘恒生沪深港创新医药精选50ETF发起联接基金聘请何雨萱担任基金经理。公告显示,何宇轩具有7年证券从业经验,6年证券投资管理经验。2012年7月至2016年9月任国鑫证券电子商务总部数据挖掘工程师;2016年10月加入田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智能投资部研究员、指数与数量投资部高级研究员。但公告显示,其管理公开募集基金的最早开始日期为2021年7月1日。

此外,近期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公布旗下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变更,其中多位初级基金经理成功“上岗”。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新手”成功成为基金经理,大多是从与他人共同管理基金产品开始,“新老搭配”成为主流模式。

磨练和储备

针对大量“菜鸟”基金经理“上岗”的情况,华宝基金分析师表示,基金经理“新老更替”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国内公募基金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样的情况还会继续大量出现。“会有很多年纪比较大,在海外市场工作时间非常长的基金经理,但在国内很少见。公募基金的管理人队伍还在不断扩大,人员流动高速,队伍不断更新。”

的确,在基金公司这边,补充和更新团队的压力很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已有多位基金经理离职,或转行私募,或在公募基金领域开展新业务。例如,今年以来,市场上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如、董、、周英博等相继宣布辞职,加入私募机构或创办自己的公司;而很多基金经理在公募平台之间“转岗”,于是前“冠军基金经理”赵毅离开农银基金加入新的公募平台等等。

“这两年上市和私募都很常见,所以公司投研团队的流动性比较大。目前公司的策略是加快内部培训投研团队的成长,希望新基金经理通过新老结合、带老带新等方式获得经验。预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公司的投研团队将大幅扩充,人员来源主要是内部培训。”华南某中型基金公司高管表示。

此外,有基金公司表示,今年以来,在市场趋于理性平和的情况下,培养新的投研人员,帮助他们成长为优秀的基金经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251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7
下一篇 2022-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