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卓学籍造假,仝卓改学籍事件

聚客2022-05-26  53

专家:仝卓修改学籍难度不小,相关环节或存漏洞必严查

童卓,中央戏剧学院本科毕业生,歌手、演员,近日在直播中声称自己在高考期间通过一些手段从以前的学生变成了新生,引起舆论热议。继29日教育部新闻办回应“坚决追究到底”后,山西省教育厅30日发表声明,称已配合相关部门和市政府全面开展调查核实工作。

网友:篡改高考成绩会有什么后果?有哪些“一些手段”,背后有哪些“帮凶”?

篡改高考状态会有什么后果?不盈利也无所谓?

童卓在直播中表示,自己喜欢的学校只招应届毕业生,所以通过“一些手段”改变了自己的应届毕业生身份。如果是,这种篡改高考身份的行为如何定性?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教育考试机构和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考试结束后,发现有伪造文件、证件、档案等材料取得考试资格、加分和考试成绩行为的,应当认定相关考生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

“如果童卓确实存在‘从往届学生变成新生’的行为,那就是高考作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

《办法》明确,考生以作弊手段取得考试成绩,从而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等学业证书、资格证书或者入学资格的,由发证机关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没收;已被录取或录取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其录取资格或学籍。

直播中,童卓说“最后没进去”。没有直接利益也无所谓?

“是否从作弊中获益不是判断高考作弊与否的依据。即使你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没有从中获益,那也是欺骗。”熊丙奇指出。

什么叫“有些手段”?谁参与了?

29日,童卓通过微博道歉,称已向学校申请撤销学历。网友指出,这可能是对他的一个‘及时止损’,也有网友关注‘一些手段’背后的漏洞。

据熊丙奇分析,修改学籍信息并不难,通常需要当地户籍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相关人员的配合。一个学生很难靠自己轻易抹去以前学生的痕迹。只要篡改身份信息的事实被确认,一般都会有一个作弊的利益链。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蔡元培表示,如果工作人员帮助当事人更正信息,涉嫌失职、滥用职权,可以对该工作人员进行处分。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刑事犯罪。

“有些手段”到底是什么?谁参与了?熊丙奇表示,此事的处理不会随着当事人的主动道歉而结束。“在国家严控高考作弊的情况下,如果还有人能篡改其身份信息,说明相关环节可能存在漏洞,必须一查到底。”

部分高校只招应届毕业生,对往届毕业生不公平?

“童卓事件”引起网友热议,关于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区别的讨论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认为,部分高校只招应届毕业生,对往届毕业生不公平。也有网友认为往届学生比新生多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学习时间,如果和新生一视同仁,对新生不公平。

“目前少数高校只招应届毕业生,这是由于办学定位不同。无论如何,篡改身份报考,对往届学生和新生都是不公平的。”熊丙奇认为,高考报名和录取的既定规则可以被质疑和讨论,但这不能成为个别考试作弊的借口。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29日声称,教育部注意到童近日在网络直播中更改学籍参加高考,已要求山西省教育厅、相关高校和中学进行调查。教育部表示对造假等违规行为零容忍,此事将坚决追查到底,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30日下午,关于事件的最新调查进展,教育部新闻办相关负责人回应人民网称,以教育部29日的回应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01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