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聋人日百科,聋人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国际聋人日百科,聋人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第1张

国际聋人日(让无声世界充满爱的声音)

国际聋人日
今天(9月26日)是国际聋人日。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听力残疾人,约有2780万人,占全国残疾人的30%以上。
过度疲劳、高度紧张、耳部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长期接触噪音也会导致耳聋。按照国家专业标准,暴露在85分贝的噪音中不能超过8小时,而很多手机和MP3播放器的最大音频输出功率在115分贝左右,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尤其是婴幼儿,其内耳不发达,易受药物影响,更应引起重视。不要用硬工具,如小木棍、发夹等掏耳朵,以免损伤耳道或鼓膜的皮肤,引起感染,影响听力。耳朵拍打的频率不要太频繁,一个月2-3次即可。积极治疗感冒、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会影响鼻腔通气,鼻涕中的细菌容易进入耳腔,引起中耳炎,影响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耳聋的重要方法。听力具有“用即弃”的特点,因此重度耳聋患者尽早佩戴助听器有助于延缓听力下降的进程。信息来源(www.chuangzai.com)
12年爱心接力三胞胎聋儿更换人工耳蜗
前不久,河北汤山一个三胞胎听障儿童家庭,在残联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三个孩子都换上了新的人工耳蜗,他们的世界变得更加清晰。
黄家三兄弟13岁。他们天生就有先天性耳聋,这是非常罕见的。如果你想听得和正常人一样好,就要尽早植入人工耳蜗。12年前,在唐山和北京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三胞胎感受到了声音的世界。现在,三个孩子都上了中学,原来的人工耳蜗已经不适用了。近日,当地残联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援助这个残疾人家庭,为孩子免费更换了新一代人工耳蜗,让他们更好地聆听世界,书写人生。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残联党组书记刘支良:
因为唐山大地震,唐山市对残疾人有特殊照顾。知道这个家庭的特殊情况,我们残联责无旁贷,一定要让三个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听到最清晰的声音,希望他们以后能学到东西,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专题故事:让寂静的世界充满爱的声音
国际聋人节前夕,全国200多个城市的400多个城市广场举办了一场以听障儿童为主题的公益音乐会。
在我面前,这个小女孩的名字叫多多。她四岁半了。虽然她很年轻,但她唱歌很有激情。但可悲的是,多多生来就是先天耳聋。后来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给她装上了人工耳蜗。通过康复训练,她学会了唱歌。


多多奶奶田淑芬:
我唱歌之前压力很大,因为她父母也是听障。她自卑,自信,害怕心里有阴影。通过唱歌最大的改变就是快乐,她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唱歌,一起在大舞台上表演。她特别开心。
听力障碍儿童可以依靠人工耳蜗打开声音之门,但长期的生理缺陷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创伤。是音乐让多多的心里充满了爱的声音,帮助她树立了信心。和多多一样,这些天,全国有8万多名听力残疾儿童走上了自己的舞台。


公益儿童音乐会策划人吕敏:
我们希望音乐能帮助更多的听障儿童,不仅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更要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站在我们的舞台上,自信地歌唱,得到社会同样的关注,赢得同样的掌声,拥有同样快乐的童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80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6
下一篇 2022-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