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文化情怀“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

习近平的文化情怀“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第1张

习近平的文化情怀 “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在当地博物馆的一个小会议室里,他观看了良渚文化保护纪录片,听取了情况汇报。

良渚,意为“水美之地”。5000多年前,这里曾经有一座巨大的城市,成就了灿烂的文明。

新世纪伊始,良渚遗址正处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之中——

遗址内有30多个石矿,噪音大,尘土飞扬。当地人说,家里的桌椅可以长时间不擦就能写字画画,考古学家更是痛批这一带“炮声隆隆如战场”。

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良渚遗址是证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稀世珍宝。我们必须保护它!”

"习近平同志很有决心。"良渚遗址的发现者、考古学家石新庚的后人石世英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

很快,这片“圣地”从“枪炮声”中回归平静,青山依旧绿,遗址重获新生。

"此后,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良渚遗址的保护."时任杭州市余杭区委书记的何冠新表示,良渚遗址保护已经形成了立法、规划、建设、环境整治全方位的工作格局。

考古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继续迎来新的高潮。

2007年,格局完整、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现于世;2009年至2015年,由11座大坝组成、控制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周边水利系统露出了真面目...

2019年6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宫殿区。新华社记者黄宗智摄

2016年,四位考古学家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推动良渚遗址早日申遗。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对古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开展系统的考古发掘,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2019年7月,在里海之滨的阿塞拜疆巴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会议得出最终结论——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到会庆祝的人群中,时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刘斌感慨万千:“总书记的关心让良渚遗址焕发了光彩。申遗成功,意味着我们未来的责任和使命会更大。良渚考古一定要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回报总书记的关怀。”

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以南约2公里处,不久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站长陈明辉和他的同事们对北村遗址进行了发掘,相关发现有助于回答“在建城之前,良渚人从哪里来”等问题。

"探索文明的起源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陈明辉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这是我们考古工作者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记者:史玉玺、徐壮、冯媛

视觉|编辑:蒋晓、唐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295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1
下一篇 2022-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