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昨天怎么了

美国昨天怎么了,第1张

今天这个结果,美国很不安!

笔/唠叨妹子剑笑

不出所料!

哥伦比亚选出该国历史上首位左翼总统,立即引发了美欧舆论的“夸张解读”:中国正在哥伦比亚“悄悄推进它的棋子”。他们甚至用哥伦比亚正在建设的第一条地铁线作为突出案例,来证明哥伦比亚的外交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意思是“违背美国意愿,亲近中国”。

他们也想知道这对波哥大来说是否是一次“冒险”。

显然,彼得罗的当选让当前拉美“粉红浪潮”回归的势头更加强劲,但也让视拉美为“后院”的美国感到焦虑,开始“担忧”哥伦比亚的外交走向。

一个

5月29日哥伦比亚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一结束,美欧舆论就把目光聚焦在哥伦比亚所谓的“加速中国触角延伸”上。当时,彼得罗遥遥领先于对手,被认为“可能是哥伦比亚第一位左翼总统”。


哥伦比亚选出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左翼总统

20天后尘埃落定,petro正式赢得第二轮投票。美欧一些媒体对哥伦比亚的外交走向早有“担忧”,现在突然变得更加“迫在眉睫”:

波哥大会离中国更近吗?

有法国媒体称,哥伦比亚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进行投融资,北京完全有能力增加在哥伦比亚的影响力。

哥伦比亚的第一条地铁,据说就是两国这种“亲密互动”的典型案例。

首都波哥大的这条地铁线正在建设中。据说,哥伦比亚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设想修建一条地铁,几十年后,他们的梦想,甚至是一个“古老的梦”,终于实现了。整个项目耗资近40亿欧元,预计2028年完工。


地铁建设

西方媒体关注的是,波哥大地铁1号线被委托给一家中国企业,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虽然这个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哥伦比亚本身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但中国企业只承担建设。但毫不奇怪,西方的一些“专家”马上从这条地铁线上挖掘出“重大意义”:

这是“中国新野心的象征”和“中国崛起的象征”,因为中国正在进一步到达美国的后院。

看到“不出几年,中国的建设项目在离美国这么近的哥伦比亚成倍增加”,一些所谓的“专家”甚至说,他认为“中国不会冒险攻打哥伦比亚”,因为哥伦比亚在地理上和政治上离华盛顿太近。但现在,他说,“显然不是这样”。

波哥大地铁1号线项目“属于中国”被夸大为“哥伦比亚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如何做出转折?

违背美国的意愿,亲近中国,甚至“讨好中国”。随着哥伦比亚“不得不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做出选择”,这对它来说是“冒险的战略”吗?有法国媒体问。

尤其是考虑到哥伦比亚“亲近北京”是由一个“习惯于看美国而不是看东方中国”的保守政府发起的,西方舆论更加“紧张”。

哥伦比亚于2017年成为北约在拉美的首个“全球伙伴”。今年5月,刚刚被拜登政府授予“非北约主要盟友”地位。

但杜克2018年就任总统以来,大大加快了深化发展对华关系的步伐,加大了对北京的开放力度。他于2019年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如果不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他计划进行第二次访问。据说杜克政府正在考虑效仿其他拉美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现在,彼得罗当选为哥伦比亚历史上第一位左翼总统,这不仅为拉美“粉红潮”的回归增添了动力,也给哥伦比亚带来了“脱离美国老大哥怀抱的机会”,在许多美欧媒体看来。

2

毫无疑问,哥伦比亚离美国很近。

哥伦比亚和美国已经建立了201年的外交关系。在去年两国建交200周年之际,时任总统杜克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高度评价了哥美合作,特别是安全合作。

“两国之间的密切合作促进了哥伦比亚更好的‘法律和秩序’。”“哥伦比亚计划”是美国与拉丁美洲关系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外交成功”...

哥伦比亚计划真的这么好吗?

“哥伦比亚计划”于2000年8月正式启动,是近年来美国对哥伦比亚最重要的外交政策。这个计划一开始就描绘了一个极其美好的愿景:严厉打击贩毒集团,加快和平进程,根除腐败和犯罪,促进经济发展,等等。

杜克和拜登

实事求是地说,在美国提供的军事援助下,哥伦比亚在打击贩毒和犯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美国还以摧毁毒品贸易为名,鼓励打击哥伦比亚游击队,使哥伦比亚国内问题进一步复杂化,难以推进和平进程。

时任哥伦比亚驻美大使的佩特森曾毫不掩饰地说:“华盛顿以扫毒为契机,帮助哥伦比亚军队对付其马克思主义对手(即左翼游击队)。”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官员腐败、贫困等衍生问题。比如哥伦比亚计划(Plan Colombia)给出的禁毒措施之一就是喷洒除草剂杀死古柯,但这也把农田变成了不毛之地。

有一种说法是,美国对哥伦比亚的援助将哥伦比亚拖入了“更严重的深渊”。

显然,美国在与哥伦比亚的接触中更注重自己能得到什么、能取得什么,而不考虑会带来什么或留下什么。


地图

我们在美国的对外交往中已经看到了很多这样的跋扈和自私。光是放在哥伦比亚身上,难免让人心寒。

在两国建交20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哥伦比亚都不遗余力地追随美国。

哥伦比亚是唯一卷入朝鲜战争的拉美国家。哥伦比亚士兵在上甘岭和汉江地区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发生了直接对抗。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常年居住在北京的哥伦比亚汉学家恩里克·波萨达曾写道:“这种无用的冒险的结果是……一面被中国志愿军子弹打穿的哥伦比亚国旗陈列在他们的军事博物馆里……我看到它就脸红。”

近年来,哥伦比亚在大多数重要外交场合,如严厉谴责俄罗斯等,始终与美国保持一致立场。类似的举动一度让一些哥伦比亚学者质疑其外交政策的独立性。

拜登说,两国之间有着“独特而密切的关系”,“哥伦比亚是南半球的关键”。

华盛顿习惯了这些虚情假意的“口惠而实不至”来换取更多的实际利益,尤其是对哥伦比亚来说,它让美国太重要了。

就地理位置而言,哥伦比亚是南美洲唯一拥有两大洋的国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此外,它离美国太近:波哥大距离迈阿密不到4小时的飞行时间,距离海岸不到3小时。

就自然资源而言,哥伦比亚是美国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和第七大石油出口国。

就经济而言,哥伦比亚是拉美第四大经济体,第三人口大国,市场体量大。

长期以来,哥伦比亚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很强。它是哥伦比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进口国和最大的出口国。

仅次于美国,中国是哥伦比亚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国。

在去年福克斯的同一次采访中,杜克对记者的问题“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是否令人担忧”做了长篇回答。核心意思是,他不认为中国在拉美的战略贸易和基础设施投资是“威胁”。

“我总是呼吁其他国家积极参与我们的基础设施招标……他们必须更多地参与,不仅是哥伦比亚,还有其他拉美国家,因为他们的招标是透明和公开的”。

“中国投资基础设施是负面的吗?不,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是一次透明的投标。”


杜克接受采访

显然,杜克政府对中国在哥伦比亚的投资一直持开放态度。

2019年7月杜克总统访华时,哥伦比亚与中国签署了15项合作文件,涉及经济、工业、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合作。当时他还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到哥伦比亚投资,希望更多的哥伦比亚优质产品能进入中国市场。”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中哥两国的经贸合作不断增加。

据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家(地区)指南》(2021年版)统计,2020年,中国企业在哥伦比亚新签合同项目183个,新签合同额28.13亿美元,营业额2.57亿美元。共派遣劳务人员679人,年末哥伦比亚劳务人员606人。

除了前面提到的中国港湾承建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1号线,2019年中资企业新签大型工程承包项目还有华为承建哥伦比亚电信项目、中兴通讯2017年承建哥伦比亚克拉罗服务项目等。

美国和哥伦比亚的经贸合作怎么样?

杜克提到,美国和哥伦比亚有着“基于原则和价值观的长期关系”因此,100多家美国公司在该国经营了50多年。

这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是目前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企及的。

但仅此而已。一些美国媒体还在眼红,甚至不惜歪曲其他国家与哥伦比亚的正常经贸往来。他们真的把哥伦比亚当成了美国的“后院”。

殊不知,这样的“门罗主义”思想早已过时。

图片来自互联网

来源:补一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2943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1
下一篇 2022-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