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大使:个别国家应汲取教训,认真反思

张军大使:个别国家应汲取教训,认真反思,第1张

张军大使:个别国家应汲取教训,认真反思

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消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0日在联合国大会打击仇恨言论国际日非正式高级别会议上发言,呼吁各国坚持相互尊重,开展平等对话。

张军表示,中方支持联大举行高级别会议,纪念首个反对仇恨言论国际日。去年,第75届联大通过了第75/309号决议,将6月18日定为打击仇恨言论国际日。中国荣幸地成为这项决议的共同提案国。

张军表示,中方赞赏联合国在打击仇恨言论方面所做的努力,支持进一步落实《联合国消除仇恨言论战略和行动计划》。

张军说,仇恨言论侵蚀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影响社会稳定,诱发暴力冲突,破坏和平与安全,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严重毒害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努力。

张军在发言中提出了与仇恨言论相关的三点担忧。

第一,污名化言论拖累抗疫进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种污名化言论和不实不实信息引发了新的“信息疫情”,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际团结和抗疫合作。比如,“反疫苗”言论煽动和助长“疫苗犹豫”情绪,导致无辜平民死亡,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等最基本的人权受到严重威胁。

第二,种族主义言论推高仇恨犯罪。当前,歧视非裔、仇视亚裔等极端思潮甚嚣尘上,种族主义袭击事件频发,令人痛心。尽管《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已通过20多年,但非洲人后裔仍然面临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的威胁。根据联合国的报告,自新冠肺炎病毒爆发以来,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亚裔女性面临性别和种族的双重歧视,无辜受害的悲剧重演。

第三,仇恨言论导致“伊斯兰恐惧症”日益严重。当前对穆斯林的仇恨已经上升到了“流行病”的程度。个别西方媒体报道暴力事件的肇事者是穆斯林,比非穆斯林多近8倍,长度长2倍多,诱导公众加深对穆斯林的仇恨和偏见。为此,大会在3月份通过了一项决议,将3月15日定为“打击仇视伊斯兰现象国际日”。中国很荣幸成为该决议的共同提案国,并与各方合作消除仇恨言论和伊斯兰恐惧症。

张军还说,处理和消除仇恨言论,各国应该坚持相互尊重,进行平等对话。个别国家应该吸取教训,认真反思,摒弃傲慢和偏见,切实尊重其他国家的关切。他们不应以言论自由的名义纵容仇恨言论和传播虚假信息。要坚持开放包容,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民沟通,消除隔阂和误解,破除仇恨言论滋生土壤。各国应重视教育在消除仇恨言论中的基础作用,培养年轻一代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高民众识别和批判信息的能力。政治领导人和新闻媒体应承担特殊责任,阻止仇恨言论的产生和传播,并促进包容性的和平文化。

张军说,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面对全球性挑战,加强团结,在联合国旗帜下携手合作,才是根本出路。中国愿与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280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1
下一篇 2022-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