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是它
新华社重庆6月20日电(记者古埙)“蝉鸣声四起。你要知道现在是5月中旬。”北京时间2022年6月21日17时10分,“夏天”这一天如约而至,大自然进入了生命的“旺季”。在二十四节气中,这个特殊的日子是最早确定的。
它的建立是因为这一天比其他日子更容易衡量。公元前七世纪,先民用土规测量日影,根据一年中影子的变化观察一些特殊的日子。人们发现,夏至是在每年的日影最短、白昼最长的时候确定的。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前田说,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考古学家在陕西省陶寺村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天文台和指南针。到了周朝的时候,夏至的特征已经明确了。《李周地官》中有记载:“夏至,日影尺有五寸。”
节气多与农事活动有关,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现的农事与季节的关系。正如一句农谚所说,“夏至不锄根草,犹如养毒蛇咬人。”从芒果到夏至,农民辛勤劳作,不敢停歇,在大地上谱写了劳动的赞歌。
夏至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夏至这一天,古人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求救灾和繁荣。在民间,流行的习俗是夏至吃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冬至饺子面”。因为夏至前后,新的小麦成熟,在这一天吃面条也意味着尝试新的东西。
还有在这一天给人打电话的习俗。在夏天,人们经常因为炎热而没有食欲,体重下降。因此,人们在夏至称体重,并在初秋再称一次,以作比较。
夏至仍然是一个浪漫的节气。“夏至初九,羽扇在手”。在古代,女性在夏至互赠折扇、粉等物。《酉阳杂礼义》载:“夏至日,有入范、粉脂囊之言。”都是避暑纳凉的好产品。
前田说,这些习俗最初来自古代王室,后来逐渐传播到民间,今天在许多地方仍能发现。
海报:杨世炎
视频制作:杨腾飞(实习)
视频资料由重庆市铜梁区宣传部、重庆市荣昌区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