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发布的最后一款手机

罗永浩发布的最后一款手机,第1张

国产手机混战十年后,又与罗永浩“狭路相逢

来源@视觉中国

文|互联网前线,作者|赵

在手机行业最辉煌的时代,也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场面。那时候消费者空的需求是白色的,是多样的,手机行业依然是变幻无常,草蛇灰线,一脉千里。任何影响行业的东西,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放下。手机行业十几年的发展史,就像一部文明史。

在这个过程中,苹果登顶,摩托罗拉、诺基亚、HTC、西门子等行业龙头被拉下,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中国后起之秀改变了世界手机行业的格局。

但是,存量竞争下,行业高度参与,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是红海,甚至是血海。

随着人口红利见顶、疫情、政策等因素,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谁知道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产手机十年混战

中国手机行业十年的发展,产品从廉价的代名词到世界知名。这期间有起有落,一些曾经的主流品牌消失了,一些新的品牌出现了...

2012年的国内手机市场可以说是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四家独大,“中华酷联”的格局正式形成。

当时国内运营商大力推广3G和4G网络的普及,所以中华酷联可以从运营商那里拿到不少补贴。但运营商这把双刃剑让中华酷联在功能机时代崛起,并没有陷入智能机浪潮。

虽然运营商让中华酷联赚得盆满钵满,但手机很难形成品牌价值,打入中高端市场,因此逐渐被市场淘汰和抛弃。

直到2014-2015年,风生水起的手机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

曾经有人用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手机市场。“富人出货过亿,穷人无立足之地,知名厂商倒闭,中小厂商默默褪色。”

老牌势力厂商中,曾经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大部分份额的“中华酷联”,只剩下华为在手机新势力中分一杯羹。

2016年,新格局逐渐形成,华为、小米、OPPO、vivo正式成为新的一线阵营。其中,除了来自老牌势力的华为,其他几个品牌或多或少都带有互联网基因。

就像接力赛一样,旧势力把手机行业交给了互联网新势力,“中华酷联”被“华米OV”组成的新势力彻底取代。

登顶之后,便是深渊。2017年,手机行业在经历了高光时刻后,掉头潜入地狱。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出现整体下滑,中国智能手机进入“零增长”时代。只有小米的销量暴跌了36%。

寒冬中,知名厂商金立倒闭,锤子和一些中小厂商也默默褪色。锤子的没落也让人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无情。在错误的时间面前,人格和感情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力。

这时候手机厂商才意识到行业已经到了天花板。不上进,就会陷入低端监狱。只有向上突破,才能出活路。

如果你只是产业链末端的组装者,很容易失去产业链的话语权,高端市场的竞争本质上是底层技术的话语权。

此前,苹果打败了诺基亚,重新定义了手机市场,依靠的是软件和硬件的配合,芯片和系统等多个领域的技术突破。

目前,国产手机面临着新的挑战。就是这样对标苹果,创造下一个手机时代的?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扎根底层技术对标苹果。比如vivo说自研图像芯片只是第一步,未来目标是对标苹果。小米也宣布,“正式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荣耀是长期实践技术研发和用户体验“双轮驱动”的极致产品主义,立志做全球标志性的科技品牌。具体来说,荣耀在全球市场,与最强的苹果PK,在国内市场,只有华为和苹果要超越。

底层技术曾经是苹果等国外巨头的护城河。现在国产手机都在努力追赶底层技术。但苹果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强大的自研芯片,更重要的是过去十几年沉淀下来的软件能力、系统生态、AI能力。这种积累的技术沉淀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的。

国产手机要掌握高端技术的话语权,任重而道远。

下一代平台即将问世

时间不会停止,手机行业的发展还在像水车的轮子一样旋转。

一周前,无债一身轻的罗永浩宣布从互联网退休,为下一代智能平台的启动做准备。在一次后期采访中,罗永浩宣布将进入下一代平台,在AR领域创业。至于选择AR的原因,罗永浩表示,他和他的合作伙伴认为A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收购苹果失败后,罗永浩选择AR取而代之。这次创业,老罗不像10年前那样鲁莽,而是多了一份商业上的成熟。在他的感觉下,他做好了B计划,C计划,九死一生,ar五年不景气的准备。

但需要明确的是,罗永浩希望在ar时代做出类似2007年iPhone+iOS的东西,成为平台上下一个类似苹果的公司。

2007年,iPhone发布。当时的手机霸主是诺基亚,但老霸主并没有意识到iPhone会带来一场平台革命,成为新世界的主宰。

当时苹果意识到,下一个时代的时机,不仅需要硬件,更需要系统和生态。而苹果,缺的是“生态”这个谜题。

应用商店出现在2008年,最后一个谜题出现了。新世界的大师们彻底砸碎了壁垒,将一批功能机厂商敲到了出局的边缘。

苹果通过iPhone+App Store的模式,构建了一个近乎完整的手机生态系统,一下子拿下了当年美国智能手机市场30%的市场份额,并且每年保持高速增长,打通了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

这个时候,连诺基亚也不得不承认,苹果改写了游戏规则,使得多元化设备的竞争变成了生态圈的竞争。

可见,当平台革命到来的时候,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而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载体。

现在,AR计算平台有没有可能成为2007年的iPhone+iOS+App Store?

对此,罗永浩表示,随着AR产品商业化接近时间点,大量拥有资源的科技巨头会蜂拥而入,创业公司将很难有机会。那时候做手机还来不及,到处都很被动。

诚然,一个行业,只有不完美的时候,创业者才有机会。AR的各种问题为罗永浩等创业者打开了突破口。

对于电子产品来说,价格合理、显示优秀、内容丰富、系统成熟、bug少是一个产品快速发展的基础。

现在AR产品销量增长缓慢,没人愿意开发软件,生态处于初级阶段。目前AR主要面向B端,但随着系统和生态的成熟,硬件成本逐渐普及,AR会吃掉上千亿的C端蛋糕。

进入AR行业,罗永浩势必会再一次遇到苹果和一批手机厂商。

苹果在研发AR设备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传闻2023年会有产品。不过,在罗永浩看来,苹果虽然会在硬件或技术上做出一些全世界都赶不上的指标,但产品创新能力已经大不如前。

国内传统手机厂商也盯上了这个新的硬件赛道。包括华米OV在内的手机厂商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自己的产品。很多专利和概念产品已经推进,也有一些量产产品在售,比如去年年底OPPO发布的单目ar眼镜。

此外,在最新的I/O大会上,谷歌曝光了一款正在研发中的AR智能眼镜原型产品。

如果传言成真,那么无论如何2023年都会有一两款大公司的AR设备问世。谁能先完成对消费者的市场教育,无疑就能在挑战手机的战争中获得先机。

面对四面楚歌的行业格局,谁抓住了时间窗口,完成了市场教育,谁就获得了下一代平台的入场券。

AR会杀死手机吗?

如今,小米、华为、OPPO、VIVO、荣耀的组合已经成为国内手机市场所有消费者的首选。

国内格局已经形成。回顾十年手机市场,乱是每个时代都逃不开的主题。

每个巨人都在混乱中开始和结束。新品牌取代了老经典,手机产品本身在审美和设计方式上也发生了变化,从直板屏,到全面屏,再到折叠屏。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持续时间很长,软件创新层出不穷。但话说回来,手机产品应该只是一步一步迭代,10年前的快速变化不会再发生了。

而下一代革命性的AR产品还在未知的道路上,但真的是因为时代、混乱还是未知导致了巨头的没落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165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1
下一篇 2022-08-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