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集团

复星集团,第1张

“6000亿债务风波”下的复星集团:短债暴增,开启“卖卖卖”模式

文|金薇

围棋理论得到了郭广昌的投资。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酷爱围棋,他用围棋比喻富银河的投资理念——让旗下子公司遍布全球,通过上市、发债等方式在全球融资。

围棋术语里叫“使眼”。眼睛越多,“气”就越多,生命力就越强。

有了这一套投资理念,郭广昌一路买买买,打造了一个资产超8000亿、横跨多个行业的复星帝国。很多媒体给了郭广昌“中国巴菲特”、“内地李嘉诚”的美誉。

然而最近围绕复星的画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buy buy里的买,变成了卖。

今年5月以来,复兴公司在a股和港股市场连续减持,规模近50亿。同时,复星国际被穆迪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关于复星集团“6000亿负债”的传闻达到顶峰。复星集团怎么了?

国际债务和回购

6月15日,复星国际被评级机构穆迪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穆迪认为,公开债券市场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上升将对复星国际本已紧张的流动性构成压力,其境内外债务将在未来6-12个月内到期。受此影响,复星国际美元债迎来三个月来最大跌幅。

几天后的6月20日,复星国际宣布回购其2023年8月17日到期、票面利率为5.5%的美元债务,以及2022年10月9日到期、票面利率为3.3%的欧元债务。复星的国际美元债务有所反弹。

在穆迪下调债券评级后,复星提出回购以稳定市场预期。

截至目前,复星国际共有10只离岸债券,规模为53.98亿美元,规模超过360亿元人民币,其中14.4亿美元为一年内到期。

国际债务以美元计价。今年美元继续走强,人民币贬值。复星不仅要承担利息负担,还有汇率损失。复星的评级下调和债券市场动荡被形容为国际债务的撕裂。

最近,同样是在资本市场,复星的几次减持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6月15日晚间,中山公用披露,其股东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复星集团”)拟减持不超过6%股份。按照当日收盘价计算,复星集团减持股份对应市值达到7亿左右。

本次减持前,复星集团持有中山公用10.35%的股份。此次减持后,复星的持股比例将降至5%以下。对于减持原因,中山公用表示是股东复星集团自身商业计划要求。

这并不是复星集团第一次大规模减持。

5月31日,复星国际(00656.HK)在HKEx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同意以每股62港元出售约6680万股青岛啤酒h股。出售完成后,富银河将不再持有青岛啤酒h股。对于清仓的原因,公司称之为“正常安排回报和投资”。

2017年,复星国际以约66.17亿港元的总价收购了朝日集团持有的2.43亿股青岛啤酒h股。收购完成后,青岛啤酒h股持股比例达到17.99%,为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

收购后,郭广昌发表了一篇文章《青岛啤酒和我的故事》,讲述了他宁愿喝一瓶青岛啤酒也不愿吃饭的命运。他还充满激情地表示,将与青岛啤酒长期共同发展,创造下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然而,感情无法与现实相匹配。不到5年,双方“分道扬镳”。此次复星国际减持套现共计4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

3月14日,泰禾科技发布《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计划预披露公告》,称公司股东上海复星创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复星创鸿”)拟减持公司股份7.5%。

按照当时的收盘价,复星创鸿预计套现超过3亿元。6月15日晚间,泰禾科技披露复星创鸿减持过半。对于减持原因,泰禾科技也表示是股东的资金需求。

近期富银河频繁减持a股和港股,都是因为自身资金需求,套现规模近50亿元。联系到最近国际评级机构将复星列入观察名单,6000亿债务危机,复星是不是也缺钱?

拥有8000亿资产的复星

复星集团成立于1992年,前身为广信科技。它是由复旦哲学系的同学郭广昌和梁信军创办的。2007年,复星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复星拥有健康、幸福、繁荣、智造四大业务板块。

复星表示:公司为全球家庭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是一家创新驱动的全球家庭消费产业集团。

2021年,复星集团总资产达8064亿元人民币,在2021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459位。

这是来自复星国际财报的公司架构图,旗下拥有47家公司,横跨医药、保险、科技、资源、白酒、零售、旅游、文化等领域。

仅在a股和港股市场,郭广昌的富银河控制的上市公司就有11家,包括复星医药、南钢股份、豫园股份、上海钢联、海南矿业等。,以及复星拿下的两家a股公司金辉酒业和舍得酒业。至此,郭广昌共有7家a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郭广昌旗下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复星国际、傅锐医疗科技、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和傅宏翰林。此外,复星在海外还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资本。

2021年,复星国际营收1612.9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增长26%。

但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复星国际的营收在增加,但净利润却有些停滞。

早在2016年,复星国际的利润就达到了102亿元,此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一直在130亿元以上。2019年,复星国际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达到148亿元的历史峰值,但一年后,这一指标降至80亿元,缩水近一半。

2021年,公司净利润恢复至100亿元左右,但仍远未达到疫情前水平。

从财报来看,健康和幸福依然是复星集团的基本盘,收入占比近70%,幸福占比40%。

但在疫情影响下,以品牌消费和旅游文化为主的快乐板块,如今成为拖累业绩的主力。2019年该板块净利润22.33亿元,2020年扭亏2.8亿元,2021年亏损继续扩大至5.9亿元。

2019年至2021年,复星国际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78.34亿元、88.85亿元和-32.86亿元。财务报告显示,现金流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合同负债减少、税金缴纳增加、已完工待售物业增加、存货增加等。其中,投资合同负债减少导致复星国际经营性现金流减少112.67亿元,主要原因是其葡萄牙保险公司寿险产品占比下降。

如果再稍微往后看复星国际的现金流量表,2018年和2019年复星国际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分别为-118亿和-124亿。到2020年,复星国际投资活动的现金流为正,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共计6.13亿元。2021年,这一指标将折算成现金5.72亿元。相比疫情前几百亿的规模,这次现金流出差不多了。

复星的财报解释称,疫情发生后两年内,复星国际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主要来自于金融资产处置、债权投资和合资企业。

也就是说,在疫情的冲击下,复星国际加快了出售资产的动作,转而对增持持持谨慎态度。即使增持,也主要是白酒等抗周期和消费类资产。

截至2021年末,复星国际总负债6031.58亿,资产负债率74.49%。其中,流动负债3377.74亿元,短期借款1052.27亿元。相比短期债务压力,复星国际的流动资金略显紧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62.78亿元,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

从财报来看,2018年至2021年,公司期末短期借款总额分别为677.41亿元、827亿元、893.39亿元和1052.27亿元。复星国际及其子公司的短期贷款大幅增加。

在评级下调的背景下,关于复星6000亿美元债务峰值的说法不胫而走,有平台发布了《6000亿美元债务峰值?账不是这么算的!对此回应,“6000亿债务”是复星国际合并报表的数字,包括豫园、葡保等几家子公司的债务,并不是复星国际本身的债务,复星国际不承担连带责任。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财务问题。复星国际的报表属于集团合并报表,包括子公司在内,负债总额6031亿,或者多个星系的负债6000亿。

但无论是合并报表还是子公司负债总额,复星集团仍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尤其是疫情后短期贷款激增。

利润下降和杠杆风险

2020年疫情以来,复星系的文化旅游、消费、地产等板块景气度大幅下降,冲击了复星系的盈利能力。

复星国际旗下的豫园,主营黄金珠宝、房地产、酒业(舍得酒业、金辉酒业)。去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77亿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下降40%,其中房地产收入已经连续三年下滑,毛利率已经跌至低谷。

作为复杂银河地产业务的主要上市平台,截至今年一季度,豫园流动负债达593.9亿元。此外,复星作为疫情重灾区的文化旅游领域,也遭遇重挫。2020年和2021年,整个复星旅行社分别亏损约27亿元。

疫情之下,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低迷,旅游业的衰退,也增加了信用利差的风险和复杂银河的流动性压力。

在疫苗业务上,复星集团也受到了投资者的质疑。有投资人在去年年中的业绩会上不耐烦地说:“疫苗上市了,这已经变成贾跃亭下周回国了。”

郭广昌对外界表示,“你们看复星医药,不要只看疫苗。我们还有很多好产品。”

在市场资产价格下行的趋势下,复银河的杠杆风险被同步放大,尤其是国际债务问题引人关注,复银河不得不采取抛售抛售的模式收缩规模,回笼资金。

拥有8000亿元规模的复星,如今也面临着疫情的冲击。一方面,复星旗下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疫苗业务受到了质疑。我们将持续关注复星“6000亿债务危机”后续消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131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1
下一篇 2022-08-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