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重大业务变更


年内33家上市公司主动更名 超七成与主营业务变化相关

本报记者吴宇轩

见习记者吴

天邦食品、TCL中央、绿能惠崇、李生体育、普天科技、百花医药、白娜前程……这些看似陌生的上市公司,都是简称,不是资本市场上的“新兵”,而是“历练”已久的老面孔,只是本月刚刚换了个名字。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除了“戴帽”、“脱帽”等被动更名外,还有33家上市公司主动变更证券简称并已生效。另有一批上市公司正在进行更名,如金田铜业,拟更名为金田股份。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上述33家上市公司中,有24家因“主营业务”更名,占比超七成。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证券原有简称已经不能反映企业当前主营业务的全貌,通过更名模糊了主营业务的属性。比如科学、工程、环境科学的简称,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业务特点和发展方向,容易对投资者造成一些误解,所以改为科学、工程、能源科学。

二是企业主业优势在发展中越来越突出,或者业务更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然后通过更名来增加企业的认可度。6月21日,天邦股份正式更名为天邦食品。公司表示,这是根据公司“逐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向优质食品供应商转型”的发展战略做出的决定。

三、公司因战略转型、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而更名。例如,6月16日,江泉实业更名为绿能惠崇,公司主营业务将围绕新能源充电和储能的业务布局。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更多的上市公司因主营业务而更名,既符合监管方向,也有利于上市公司突出主营业务,做强做大,有助于上市公司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认可度。”

有些上市公司更名,除了更好地说明主营业务外,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企业主变更就是其中之一。以东网时代为例。2021年7月,公司完成控制权转让,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东阳东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东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基于此,浙江广厦从1月20日起更名为东网时代。

中华全国并购重组联盟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永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名称是企业的标志之一,但不能代表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和管理实力。任何名称变更都应当源于公司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体现公司的主营业务、商标或品牌以及与公司业务特征相关的其他元素。”

近年来,公司更名行为逐渐规范,大部分公司在更名时更注重展现行业属性或对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但也要看到,近年来,还是有少数公司或“热点”。港股中国天华化工公司是“热点小能手”。自2001年上市以来,它曾7次试图更名,其中4次成功。每次更名基本都和资本市场的热点有关。

对此,知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蹭热点”的行为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拉高股价,但热点消退后,这类公司的业绩能否支撑相应的股价,最终取决于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从长远来看,上市公司无故更名,只会损害公司自身的商誉,降低投资者的信任度,让投机者有机可乘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4073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