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找一个支点撬起生活

半月谈丨找一个支点撬起生活,第1张

半月谈丨找一个支点撬起生活

找到撬起生活的支点

作者:苏北

展望2022年,我们仍然看到一幅严峻的画面。

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难认清它清晰的样子了。全球疫情挥之不去,国家防控难有尽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贫富分化难以逆转;百年巨变风险重重,人类前途未卜…

日常生活正在给普通大众带来越来越多的真实重量。就业、育儿、医疗、养老...各种焦虑,无力感,迷茫,令人不安。

找个支点撬起生活。这个支点在哪里?

主体意识的成长,

让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努力工作

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体。主体意识的成长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自由萌发和系统建构。

我们是否都有独立自强的主观意识,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主观自由和主宰自己前途命运的主观能力?显然,这还是一个问题。

首先要反思如何突破传统社会化机制的束缚,为主体性的成长开辟更广阔的空空间。教育是起点。教育的意义在于更新孩子自我觉醒的意识,开拓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增强孩子独立选择的能力。但是,与现实有很多偏差。在家庭中,他们接受的大多是“好孩子”的教育。在“直升机父母”和“割草机父母”面前,他们享受着过度保护的痛苦。在学校,他们经常被要求跟着老师的节奏,在格式化的教学、标准化的答案、与赛道的竞争中,努力做“好孩子”。独立意识的淡薄,质疑精神的忽视,创新发展思维、团队合作意识、社会情感能力、人文素质的缺失,使得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维、封闭的茧房。从这种“半教育”中,各种缺乏独立锻炼的“问题制造者”步入社会。他们为什么要经历风雨,迎接惊涛骇浪?

我们都是国家的公民。公民素养的培养、公民人格的塑造、公民精神的弘扬,是支撑社会主体成长的基石,是滋养主体意识发展的能量。

盛行多年的全能政府和整体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仍在人们的心理留下深刻的烙印。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过度干预,人民群众对政府管理服务的过度依赖,一时还难以根除。

没有一个政府可以被称为全能的,每一项权利都需要被论证。公民素养是指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意识,是公民的公共参与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确保人民在改革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前提是促进和激发人民在改革发展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感。

5月11日,上海浦东新区北蔡镇甘景雅苑小区门口,负责团购的小区“负责人”(中)和保安在查看送货员的健康码。金摄。

每个个体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环顾四周,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社会巨婴”,或者任性,极端自私,自恋;或者无止境的要求,难以独立生存,被世人所不齿。“没有不动声色的岁月,却有人在负重前行。”如果每个人都是指望着别人负重前行,自己也能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的成功,为什么这些年那么漫长而平静?

每个公民都应该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呼应国家治理决策,切实遵循公共生活规范。同时,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努力捍卫公民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性表达个人利益和诉求,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中,在自由与秩序的有机结合中,建设全面进步的现代文明和共享尊严的体面生活。在权力欺凌面前,那些选择逃避隐忍甚至阿谀奉承的个体,那些属于困难群体的个体,选择自暴自弃甚至互相践踏,是对破坏法治的行为的纵容,是对现代公民精神的放弃。

寻找生命的意义,

让每一页平凡的纸都闪耀吧

性的本质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对生命价值的坚持,对生命愿景的奋斗。

生活充满了点点滴滴,但也充满了缺点。再看人类安全,有自然灾害,有生物病毒,有地缘冲突,有经济危机,有社会交往,有欺骗,有欺凌,有身份歧视,有竞争,这些都是生命的本来面目。理性的选择是接受生活,争取生活,赢得生活。我们不能拔头发离开大地,也不能过滤掉泥沙。苦难是生活的一部分。沉湎于我们梦想中的想象空,大言不惭的装饰,一厢情愿的虚构,我们无法长久的隐藏内心的想象空。

苦难磨砺我们的意志,生活滋养我们的成长。当初,汶川地震现场,震撼人心的救援落下帷幕,最惨烈的一幕已经落下。在死一般的寂静和废墟中,笔者读到“看见厨房冒烟”的新闻,再次被深深震撼:生命不会屈服,希望自己不要死,生活还在路上。

马克斯·韦伯说,“人是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意思是人总是在自觉不自觉地寻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每一次灾难对人类来说都是一次生命的提炼和灵魂的洗礼,是对生命本质的重新认识,是对未来目标的重新出发。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Victor Frank)曾解释说,你所经历的苦难,最终会成为你人生的意义。当你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你就能面对前方的任何挑战。

很多普通人,虽然注定要躲避生活中的各种磨难、风险和灾难,但心里却有一盏灯。这就是生活,所以他们能默默承受,而且极其顽强。有一个梦想在我们面前飘扬,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在期待着它,所以我们努力奋斗,不断奋斗。

看着曾经被媒体报道的陈晖在浙江余姚梁弄镇菜市场摆摊谋生,她在生活中历尽艰辛。她3岁被父母送人,13岁回到父母身边。高中毕业后,因病不得不终身服药。27岁嫁到浙江,40岁离婚,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到现在。她没有被苦难压垮,一直致力于生活。摆摊设点,维护日常生活尊严;写作滋润着精神世界的繁茂生命。她的作品《穿越你的人,很久以后还会再来》《世界上的小孩子》都出版了,人也“出名”了。陈晖的童年以苏中平原和浙东小镇为背景,描写了她的养父、养母、邻居等。,以及在镇上菜场摆摊时匆匆遇见的世间形形色色的人的命运,记录了生命的无奈与庄严,卑微与珍贵。她说:文字是坚固的东西——也就是说,这种坚固的东西已经锻造到我的骨子里了。

陈晖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无论他们如何迈出一步,总会有得与失。人到中年,可以靠一个好的人生信念支撑。剩下的就纠结了。在底层社会,“陈晖人”努力生活,坚强生活,爱他们,享受他们,生活的光彩在他们身上闪耀。

打造社区文化,

让每一次社交之旅更有力量

个体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是社会的进步,是时代的呼唤。同时也要警惕,其中个人主义的兴起也导致了原子化、陌生化和丛林社会的混乱。

实际上,生活中的主体指的是个人、社会、自我和我们。组织合作的主体是社团,会有更大的力量,可以走的更远。

上海在疫情中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在抗击疫情的人群中,学校老师、企业白领、媒体编辑、全职妈妈、全职社区工作者……很多不同职业身份的人扮演了“团长”的角色,开辟了一系列“团购”战线。“上海之首”带领下的集体自救,帮助人们找回了城市成长中的顽强力量,居民生活中的充足自信,以及每个社区中失落已久的家园文化和公共情怀。这是主体意识的提升,是社区力量的展示,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文本。

抗疫实践再次揭示,一个由政府与个人的各种关系所联结的社会,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实现与政府更有效的共治。这是一种特别珍贵的治理资源,应该好好呵护。显然,进一步加快社会建设,培育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共同体力量,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探索更多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参与协商民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构建体现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善治”格局。

社区的培育也是新文化的建设。千百年来,我们依赖的是宗族社会,追求的是差序文化。进入当代,单位社会构建,集体文化支撑。进入市场经济,开始盛行的是互惠社会,流传的是人类文化。现在,我们要构建的是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彰显现代文明的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的培育侧重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和积累、信任意识的建立、平等观念的普及、和谐关系的构建和合作精神的弘扬。比如“上海掌门人”热心服务他人的奉献意识,积极参与管理的敬业精神,传承了商业文明传统的上海市民的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和合作品格,在抗疫运动中展现出来,我们可以领略到这座特大城市社会资本发展的无限潜力,也可以感受到基层社区自主创新的蓬勃生机。

生命的支点,是我们应该始终抱在心中的生命的意义、价值和信仰,是我们在一生的学习和成长中应该始终保持的独立的主体意识、蓬勃的主体精神和强大的主体力量。

(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6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053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0
下一篇 2022-08-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