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路国产化,首度披露技术路线

全链路国产化,首度披露技术路线,第1张

全链路国产化,OpenCloudOS首度披露技术路线

导读:2020年12月,美国RedHat宣布从2022年1月1日起停止维护CentOS 8服务器操作系统,2024年6月30日停止维护CentOS 7。服务停止后,CentOS无法获得官方升级和补丁,用户将面临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一年后,OpenCloudOS操作系统开源社区正式成立。社区致力于研发本地化、独立可控的下一代云原生操作系统OpenCloudOS。其特点是创建了经过生产验证的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发行版,构建了基于社区的操作系统开源生态系统。

[文/观察者网吕东编辑/周]

“中国操作系统公司正在从开源用户转变为贡献者,甚至是技术领导者。”

6月22日,2022 OpenCloudOS社区开放日,国产开源操作系统OpenCloudOS正式发布了首个源码社区(L1)项目和首个全尺寸软件包(L3)版本,并首次披露了其技术研发路线图。

这意味着OpenCloudOS将成为中国首个具备全链路本地化能力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自主可控的上游版本和满足企业稳定性要求的软件供应版本。

“操作系统作为基础设施,确实需要投资建设L1源码版到L3稳定版,保证国内RD供应链的安全,才能实现全栈的国产化和完全自主化。”OpenCloudOS社区TOC(技术监督委员会)主席、腾讯云副总裁郭振宇在会后接受Observer.com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如何理解所有环节的本地化?

郭振宇解释说,如果把操作系统比作一条河流,基于整个发行版的来源,比如最著名的Linux内核社区、GCC编译器社区和OpenJDK社区,Linux的整个发行版可以分为从L1到L3的不同阶段:

版本L1是一个操作系统从各种来源取出后的上游版本。它需要从成千上万的源社区中拼凑出来,然后需要保证组件包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所以需要持续的、大的投入。L2版是基于L1的稳定版本,需要在企业中广泛使用,有完善的支持和服务。L3是基于L2的衍生版本,就像河流分支的下游。稳定且经过验证的L2版本可以免费开放给社区中的其他合作伙伴或其他公司免费重用。

“L1到L3是一个完整而成熟的RD模式的操作系统。只有通过这样的模式,从源头社区切入,才能真正摆脱对外依赖国外的RedHat或者SUSE,从源头上自主可控。”郭振宇说。

操作系统是基础软件的核心,是科研开发必备的底层技术。此前,国内操作系统行业长期处于“多、小、散”的状态,操作系统成为国内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科技产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国在基础软件领域面临着被封锁和压制的风险。

在过去的两年里,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21年12月22日,OpenCloudOS操作系统开源社区正式成立,由操作系统、软硬件厂商和个人开发者共同发起。该社区致力于OpenCloudOS的研究和开发,OpenCloudOS是本地化和自主可控的下一代云原生操作系统。其特点是创建稳定、可靠、经过生产验证的操作系统发行版,依托社区构建操作系统开源生态系统。

目前已经成立了理事会、技术委员会(TOC)等OpenCloudOS社区管理机构;围绕社区中的核心RD模块,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SIG)。

同时,47家知名企业/机构参与了社区共建,腾讯、英特尔、中兴、京东云、宝德、北京红旗、腾飞、浪潮、龙芯中科、OPPO、中科方得、赵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都是社区的重要成员。截至目前,OpenCloudOS社区及衍生版本装机量已超过1000万台,覆盖银行、保险、证券等12大行业。

2020年12月,美国RedHat宣布从2022年1月1日起停止维护CentOS 8服务器操作系统,2024年6月30日停止维护CentOS 7。服务停止后,CentOS无法获得官方升级和补丁,用户将面临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此事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本次社区开放日上,OpenCloudOS社区主任、中兴通讯操作系统产品总工程师、操作系统专家委员会委员徐利锋介绍,今年1月,OpenCloudOS首个版本初步满足了业界对CentOS的替代需求,此次发布的全尺寸软件包版本将进一步提升企业和开发者的体验。

同时,OpenCloudOS首个源码社区项目的推出,凸显了其全面、自主、可控的愿景,将为国产操作系统生态系统提供上游核心技术供给,并支持各大企业基于此开发自己的商业版本。

目前,OpenCloudOS源码社区已经完成了上百个软件包的构建。后续,OpenCloudOS将发布第一个正式版源码社区(OpenCloudOS Stream 22.12)和第二个大版本社区,满足企业自主可控需求。

云原生时代,操作系统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OpenClouds社区主任、京东云混合云首席架构师何晓峰介绍,OpenClouds将从同一个来源,同步支持服务器、桌面、嵌入式、边缘操作系统场景。目前以服务器操作系统为主要方向,针对桌面、嵌入式、边缘场景将陆续成立SIG小组,根据相应场景打磨相关产品。

腾讯作为OpenCloudOS社区的主要发起者和主要技术贡献者之一,在操作系统领域积累了超过10年的技术。腾讯自主研发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内核TencentOS Server和物联网操作系统TencentOS Tiny也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开源,向全球开发者全面开放技术积累。

OpenClouds社区主席、腾讯云副总裁谢明表示:“OpenClouds社区聚集了多元的技术力量。基于自身在操作系统技术上的积累和能力,腾讯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全力投入OpenClouds的建设。”

“自去年年底成立以来,OpenCloudOS社区发展非常迅速。”OpenCloudOS社区副主席、英特尔开源技术中心总监杨表示,“我们的生态伙伴横跨多个行业,包括整机厂商、操作系统厂商、芯片厂商、云厂商、运营商等。这些来自操作系统上下游的生态伙伴的参与,使得社区能够健康发展。”

开源文化最早起源于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开源基金会和商业公司都通过快速的技术进化为全球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接过开源文化的大旗。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百度等互联网和科技巨头纷纷进入开源社区,中国开源事业突飞猛进。

在OpenCloudOS社区之前,OpenHarmony、OpenEuler、Dragon Lizard等开源社区相继建立。尤其是OpenEuler,是一款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支持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应用场景。这在一定程度上与OpenCloudOS的定位不谋而合。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双方会合作吗?

OpenCloudOS社区TOC(技术监督委员会)主席、腾讯云副总裁郭振宇告诉Observer.com记者,面对国产操作系统的大目标,我相信中国操作系统的所有开源社区都是一致的,构建国产操作系统生态的大方向是一致的。而且在源头上,基于Linux内核和一些开源软件的生态是一样的。

“这为与更多国内开源社区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我们对此非常期待。未来也希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共同推进操作系统相关标准的统一。在标准的统一下,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在不同产品之间切换,甚至可以联合开发。”郭振宇说。

他认为,从整个生态来看,技术和社区的多样性有利于社区创新,并引发本地化操作系统的进一步蓬勃发展。“Linux整个开源社区之所以蓬勃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社区,是因为受到了全球几乎所有头部公司和开发者的青睐和支持。这与恒多衍生社区和产品密切相关。比如服务器端有RedHat、SUSE、Ubuntu这样的产品或社区,还有Android这样的一些子支出,包括RTLinux。”

郭振宇认为,通过一些分支,针对不同的相关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RD,这种合作或者一定程度的竞争会导致百花齐放的局面。只要统一不同操作系统社区的大方向和标准,不同社区和方向的合作可以进一步促进国产操作系统社区的活跃,同时也可以在generate上有更多的创新。

观察者注意到,本次OpenCloudOS社区开放日还推出了“开源摘星计划操作系统百人”项目,支持参与OpenCloudOS开源社区贡献的开发者和高校师生。通过导师辅导、实践练习和激励政策,让更多开源爱好者参与到操作系统开源社区的建设中,帮助他们跨越开源鸿沟,共同推动国内开源操作系统的生态繁荣。

“操作系统OpenCloudOS的全链路本地化是一个起点。坚持多元化的技术投入和长期的技术路线,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必将在开源共建中成长壮大。”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032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0
下一篇 2022-08-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