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张志超案”问责检察院系统十人当事人曾被错误羁押十五年

山东“张志超案”问责检察院系统十人当事人曾被错误羁押十五年,第1张

山东“张志超案”问责检察院系统十人 当事人曾被错误羁押十五年

来源:封面新闻

2020年1月13日,张智超(中)被判无罪,并在法庭外举行宣判。封面新闻记者柴凤菊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戴瑞

6月23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山东“张智超案”当事人处获悉,当日,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临沂检察院)工作人员向张智超通报了检察系统对该案的处理结果,山东检察系统10人因“张智超案”被问责。

张智超封面新闻记者回忆,当天上午,临猗检察院的三名工作人员来到他们的住处,口头汇报了问责结果。被问责的10名检察系统工作人员涉及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三个检察院,问责结果从党内严重警告到批评教育不等。

张智超回忆说,报告问责结果只用了几分钟,他不记得具体问责人的名字。“看完了,就走了。”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表示,最高人民检察院从2018年开始对已经改判纠正的246起刑事错案进行责任追究,对张玉环案、张智超案等22起被错误羁押超过十年的案件进行直接监督,严格追究511名检察人员的责任,其中包括134名相关检察队伍成员和122名退休人员。张军指出,“终身问责”不是一句口号。纠错不能止于国家赔偿,问责必须落到责任主体身上。

现年32岁的张智超是山东临沭二中强奸杀人案的受害者,该案也被称为“张智超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封面新闻对该案件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报道。从15岁到30岁,张智超被错误地关押了近十五年。

2005年2月,临沭二中15岁的高三学生张智超被控强奸并杀害同校一名女生后被拘留,被临沭中院判处无期徒刑。同年级的王光超被控包庇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一审宣判后,张智超没有上诉,但在服刑五年后提出申诉,否认这是他的行为。

2017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决定,认为本案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责成山东高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2020年1月13日,山东省高院重审并认定张智超无罪。当年6月1日,张智超代理律师向赔偿义务机关临猗中院提交国家赔偿申请书,申请国家赔偿780余万元,其中侵犯人身自由赔偿金180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600万元。

2021年1月26日,张智超与临猗中院达成国家赔偿协议,获得赔偿金共计332万元。3月30日,张智超向临沂市监察委员会、临沂市检察院递交申诉书,要求追究“张智超案”错案责任人的责任。

张智超在诉状中要求对12名责任人进行问责,其中8人为原临沭县公安局侦查人员、法医,4人为原临沭中院法官、书记员。据举报人张智超及其代理律师了解,截至目前,除检察院外,公安部门和法院部门均未向其通报对相关责任人的问责结果。

案例回顾

最高法下令重审13年前的张智超奸杀案:她派人调查张穆7年的申诉之路。

2018年2月2日上午,来自山东临沭县的马玉萍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电话,有记者,有久违的朋友,也有同事。当天,“最高法院下令重审13年前山东中学生张智超强奸杀人案”成为新闻热点。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看最高法院对张智超案的再审决定

作为张智超的母亲,马玉萍百感交集。“天黑了,天黑了,天黑了,我想白天过去。”

从2005年正月初四凌晨,张智超被警方从家中带走开始,马玉平就一直认为儿子不可能做出那种事(强奸杀人)。直到2011年,张智超服刑5年多后,她亲口从儿子那里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从此,这个年近半百的女人走上了为儿子申诉的道路,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监狱探望儿子。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山东临沭,见到了为儿子张智超奔走多年的马玉萍。53岁的她戴着口罩,遮不住花白的头发和沧桑。

马玉萍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生活改变

我儿子13年前被带走了

后来离婚了,孩子的父亲去世了。

的父母张和马玉萍是临沭县百源世界的员工。他们的父亲是经理,母亲是推销员。“那时候他们家条件挺好的,生活也很幸福。”百元世界前员工马军(化名)说。

2002年,张被查出患有脑瘤;2006年,张智超因犯罪被判刑;2007年,张与马玉萍离婚;2012年,张病逝。家庭破碎,马玉萍的人生彻底改变。

“正月初四凌晨一点多,突然有人敲门。”回忆起儿子被带走时的场景,马玉平告诉红星新闻,16岁的住在一楼,他和张住在二楼的阁楼。“他父亲病了,行动不便,我下楼去开门。几名警察走进他儿子的房间,问他:"你的名字是张智超吗?"然后问出生日期。有人叫我去拿件外套,我进来拿出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走了。”

2006年3月6日,临邑中院一审判决张智超犯强奸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但是张智超没有上诉。

当年一审判决(部分内容)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7年上诉之路

为了吸引她的儿子,张穆在法院附近工作。

从2005年1月初三到2006年张智超一审宣判,除了在刑警队里的一瞥,马玉萍再也没见过儿子,更别说和他交流了。就连庭审和一审宣判,她和张都“因故”未能出庭。马玉萍说,当时他们还没有接到通知。

对于这个案子,马玉萍说:“我一直相信,不是张智超干的。”

2006年4月,张智超开始在少管所服刑。5年后的2011年,临近夏天的一次会议,马玉萍回忆道,“快到开会时间了,儿子突然说,妈,你信不信我就是因为那个进来的?”从此,马玉萍决心为儿子申诉。她找了个律师,开始四处奔波。

马玉萍来到民警带走张志加班的住处。现在房子已经租出去了。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为了方便获取最新消息,马玉萍在临沂中院附近的一家粥店打工。“上午忙的时候,下午去法院问了问,守大门的都认识我。”

2012年3月19日,临邑中院以“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驳回了张智超的第一次上诉。“当我走在路上时,我的律师打电话告诉我,申诉被驳回了。我呆在原地,眼泪都出来了。”

马玉萍以前很少出远门,但这几年,她平均一个月要出远门一次——去济南请案子,去淄博看儿子,每三四个月去一次北京。每次旅行需要两天。马玉萍早上5点开始上班。她有时去济南,然后去淄博,有时顺序相反。当我最近去看我的儿子时,她因为大雪被堵了七个多小时。

马玉萍说,“自从儿子出事以后,我不知道搬了多少次家。原来的家具都丢了,现在连儿子的照片都找不到了。现在网上发的照片都是他在少管所的时候拍的。”

据网络报道,张智超在少管所的照片。

马玉萍现在和父亲住在一起。她告诉红星新闻,她的父亲不久前摔断了腿。她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儿子张智超。她不上网,很少关注时事,但“呼格案、聂树斌案、念斌案”她都耳熟能详。她说,“我为他们感到欣慰。”

此案作为案例讨论。

专家指出,缺乏现场物证违反了基本常识。

采访中,马玉萍不时咳嗽擤鼻涕。除了儿子的投诉材料,他随身的包里还放着一打厚厚的纸巾。多年的跑步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看起来也比同龄人苍老。她经常头痛,胃口不好。

在马玉萍心里,还有一个疑问:谁是真正的凶手?

根据一审判决,在公诉机关的指控中,在学校洗手间强奸了高,致其窒息死亡。根据判决,第二天,张智超再次进入盥洗室强奸尸体,并在多处割伤。

本案一审判决的部分内容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但近日,最高法院对此案的再审决定称,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

2016年4月27日,在“完善刑事案件申诉启动程序高端论坛——以张智超案为例”研讨会上,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在会上指出,本案最重要的物证:精液、指纹、脚印等现场证据都没有。这个案子只靠口头证据。口头证据也充满矛盾。

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永生也在研讨会上指出,张智超案中很多案例是不合理的。“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本案中没有提取阴道内或阴道周围的精液进行鉴定?这是违背基本常识的。”

“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该恨谁,该骂谁。我的愿望是抓到真凶,然后希望他(张智超)自己的事情能够明朗。”马玉萍告诉红星新闻。

马玉平等待着儿子重审的消息。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最高法院立案审查

会见律师和家属,并派工作人员到当地了解情况。

从2014年开始一直为张智超提供申诉服务的律师李迅告诉红星新闻,本案申诉先后被临沂中院和山东高院驳回,从提交申诉材料到最高人民法院最终立案的过程并不轻松。他坦言,“这个案子不是交材料那么简单。可以说今天的成绩是举国之力。”

2016年4月以来,最高法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三次了解案情,并已调取案卷进行审查。2017年5月正式立案审查后,最高法法官在北京约见律师及家属,并派员赴临沭了解情况。

此案的另一名律师王回忆说:“我与最高法院的法官交谈了近两个小时,他们想从律师和家人那里了解更多有关此案的情况。”

林二中校长透露:“去年通过市中院的法官把最高法(法官)带到学校,(我们)有什么说什么,如实说。”

律师王说:“最高人民法院下令重审此案,这意味着在刑事诉讼中应更加重视人权保护,更严格地审查关于犯罪和非犯罪的有利证据,特别是对未成年人。”

在听到最高法再审消息的当天上午,马玉平说,“我盼了好几年了,还是要再听一次。我还没有收到(书面)通知。”律师王说,“根据最高法规定,收到再审决定书后,需要在6个月内结案。”

采访的最后,马玉萍说,“我一直相信法律的公平正义。”

整理投诉材料的马玉萍。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976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9
下一篇 2022-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