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生态工程

建极绥猷2022-08-29  18

“绿色施工”打造黄河上游生态环保电站

湍急的黄河水,被施工围堰阻挡,冲出导流洞,卷起左岸一堆堆浪花;水电站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施工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走进正在建设中的阳曲水电站工地,恢宏之感油然而生,其“绿色施工”理念和细致的环保措施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6月22日,施工人员在阳曲水电站施工现场工作。新华社记者张洪祥摄

阳曲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贵南县交界处。是黄河干流龙羊峡水电站上游规划的“次哈、班多、阳曲”三个梯级水电站中最低的一级。作为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点配套工程,阳曲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黄河上游清洁能源调控的重要枢纽。

“阳曲水电站是‘青鱼DC’UHV输电通道的重要调峰电源。这个UHV主要输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因此,阳曲水电站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目标之一就是打造绿色枢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总经理孙说。

为了保护黄河两岸的生态,阳曲水电站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型,大大减少了狭窄河谷的开挖。在施工现场,充电(更换)重型卡车替代部分传统燃油汽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引入了智能灌浆技术,大大减少了施工产生的污水。

这是6月22日拍摄的在建阳曲水电站一角。新华社记者罗摄

“在水处理方面,我们已经实现了对黄河的‘零排放’。”孙说,对于项目中的洗沙尾水等废水处理,施工现场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废水处理回用装置,项目尾水和生活污水经沉淀净化后全部回用。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为了减少工地的粉尘污染,洒水车不时洒水降尘,渣土堆放场周围有2米多高的防风抑尘墙;对于建筑材料包装产生的垃圾,现场有人负责随时收集整理。

这是6月22日拍摄的在建阳曲水电站一角。新华社记者韩芳芳摄

相关资料显示,阳曲水电站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投资占电站总投资的9.57%。

阳曲水电站秉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环境保护的系统性。工程设计充分考虑了流域内陆生植物、水生动物和水环境保护等因素,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采取移植和就地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保护陆生植物;对于水生鱼类,电站工程设计了鱼类通道和放流增殖站设施;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设计建设了临时性和永久性生态排水隧道等设施,最大限度地保护黄河生态环境。

据了解,水电站建成投产后,计划通过放流增殖站每年向库区增殖放流30万尾鱼苗。

按照计划,阳曲水电站首台机组将于2024年底建成投产,2025年竣工。

这是6月22日拍摄的阳曲水电站一角。新华社记者韩芳芳摄

阳曲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水电站全部投产后,年均发电量47.3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消耗14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1.2万吨。同时,阳曲水电站建成投产后,将支持“青雨DC”UHV输电通道满负荷运行,每年向中原输送超过400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记者罗、张宏祥、韩芳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867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