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基础在耕地。第32个全国土地日前夕,新华社记者深入黑龙江、山东、四川、内蒙古等粮食主产区采访发现,各地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创新地下储粮和科技储粮措施,不断坚定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信心。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必须把耕地保护红线放在第一位、优先位置。
保护黑土,让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九井村党支部书记姜有了一个新头衔:田长。从今年春天开始,他已经在村里治理了一万多亩黑土。
今年,黑龙江省在全省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了省、市、县、乡、村、网格、户“5+2”七级田长责任分工体系。
黑龙江的黑土地面积占全国的45.7%。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要求,黑龙江把耕地保护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问责,用“咬牙”措施保护好每一寸土地。
5月18日拍摄的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建伟摄
在山东,有126,000名田间负责人活跃在田间。这些田长由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和基层党员担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和动态巡查,做到每一块地都有人管。
加大对耕地违法行为的监控力度。以山东空基础信息平台为载体,将各类数据整合为一张完整的自然资源“一张图”,统筹运用人工智能、IOT传感、5G等技术,建立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网格员、公众参与的空。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处长孟庆丰表示,山东对耕地违法现象“零容忍”,智能监测手段如同“长了翅膀和眼睛”,监管能力大大增强。
提高耕地质量
耕地保护既要数量,也要质量。耕地质量提高,丰收。
在位于河套灌区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黄羊村,许多村民正在几个月前平整过的土地上给玉米施肥浇水。村民王说:“种的60亩玉米都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旱可以灌溉,涝可以排干。亩产提高100公斤没问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呈网格状布局,田渠相连,拔节期集中连片种植玉米。赵庙镇镇长乔小青说,“全镇经过秋收春播空休闲,把7万多亩分散的零散农田改造成了高标准农田。”
内蒙古河套地区的粮食生产基地。新华社记者李运平摄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内蒙古高标准农田总面积已增至4589万亩。自治区农牧厅农田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林说,高标准农田平均每亩粮食产量提高10%-20%,平均每亩可节本增效300元左右。
各地都在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记者了解到,山东今年已安排99.54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均每亩补助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1950元;到今年年底,黑龙江省将建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
此外,促进土壤肥力的恢复和提高,结合实际进行探索。根据黑龙江省不同土壤类型和积温带,探索出以秸秆还田、秸秆覆盖免耕为主的黑土地保护“龙江模式”和以水稻秸秆还田、旋耕、原茬制浆还田为主的“三江模式”。到去年底,黑龙江省耕地质量等级为3.46,比东北黑土区高0.13。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6.2克/千克。
求科技输出
各地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应用,要求科技产出。
设定经纬度坐标,无人收割机开始工作。遇到障碍物时,它会自动避开。到了地面,它会自己转。过了满仓,它会停下来一边卸下货物,然后返回地面继续收割...
这一幕发生在麦收时节的山东淄博生态无人农场。淄博禾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建设了这个生态无人农场,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科研育种的智能感知、预警和分析。
6月7日拍摄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麦收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朱伟摄
四川产粮大县中江县77%的土地是丘陵。2022年计划整治土地面积5万亩。6月中旬,记者在中江县永泰镇长河村看到,机械改造后的浅丘里,玉米已长到齐腰长,青豆苗已长到20厘米左右。
在进行适机改造的同时,四川也在很多地方进行“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的整合。据介绍,今年四川还将在20多个县投资1亿多元,继续在土地上“做文章”。
目前,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潘琪村万亩节水农业示范园,村民们正在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玉米,促进肥料高效利用,提高耕地肥力。
内蒙古耕地数量超过1亿亩。今年,在下大力气稳区、挖潜、出提货单的同时,重点开展农业绿色优质高效行动,推广使用高标准农业节水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
记者:邵琨、李运平、王健、高建军
编辑:王乃水、郭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