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羌塘家乡

大美羌塘家乡,第1张

大美边疆|他们,守护着大美羌塘

普洛岗日冰川,位于双湖县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新华社记者丹增尼玛曲珠摄)

“所有的精灵都在这里茁壮成长,美丽的羌塘,我深情地为你歌唱……”

这首新创作的歌曲《大美羌塘》让那曲市双湖县的管理者们倍感自豪。作为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员,他们默默奉献,守护着羌塘高原的“美”与神奇。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平均海拔5000多米,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县。空气体含氧量只有大陆的40%,每年有200多个8级以上大风天...

出发前,巡逻摩托车由关江巴调试。(由受访者提供)

37岁的强巴五年前成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业管理站的一名经理。每天早上,他骑着摩托车出去巡逻。冬天是最难熬的季节。“这是藏羚羊的交配期。降雪会导致藏羚羊觅食困难。我们要在藏羚羊的聚集区投放草料,帮助它们安全度过交配期。”强巴说。

强巴曾经是日喀则南木林县的一名牧民。当了经理后,为了做好这份工作,他加强了普通话的学习,学会了使用摄像头和红外监控设备。

“这是野生动物的家,也是我的家。我想保护这个地方。”强巴说。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新华社记者金美多吉摄)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那曲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各类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数量都在恢复和增加,野生动物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那曲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那曲藏羚羊种群数量从3-5万只增加到15万只左右,藏野驴从1万只左右增加到8万只左右。野生动物环境和栖息地基本保持了原始的自然状态。今天的羌塘就像《大美人羌塘》里唱的一样——“野生藏羚羊悠闲地迁徙,这里是所有精灵的天堂……”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藏野驴。(新华社记者孙飞摄)

白玛桑佩是双湖县雅曲乡的一名90后管理员,2016年12月到双湖县阿木管理站工作,现在是该站站长。

清晨,在双湖县城北的阿雅牧管理站,白玛桑佩正在生火做饭。“夏天比冬天暖和多了,但是巡逻的时候轮子更容易陷进泥里。”他说他们一天最多要开100多公里。一路上,他们要了解各个点的野生动物数量,营救被困的野生动物,发现并禁止野生动物偷猎,并帮助处理保护区的相关问题。

双湖县的管护人员一边巡逻一边吃饭。(由受访者提供)

在距离阿木管理站数百公里外的阿加隆巴管理站,90后站长让琼(Jean Joan)正在收拾办公桌上的群众感谢信。“这是留在这里的牧民送来的。”让琼小心地把信放好。不久前,措哲强马乡一个牧民家里,四只雪豹袭击并杀死了80多只羊,这些羊是他们站管理的。琼很快就知道了这一情况。

“这里的羊屠宰率不高,冬天长,羊瘦得快。一只羊出栏要四五年,80多只羊没了,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巨大的损失。”让琼说,他们很快向上级部门报告了情况,上级部门向受损牧民提供了野生动物事故赔偿。

据了解,西藏各地已开展野生动物事故赔偿商业保险业务。截至目前,已发放补偿资金7.22亿元,实现了维护群众利益和保护野生动物的双重目标。

琼琼说,曾经这里通讯不便,他们要开十几公里才能找到手机信号。现在,每个管理站都配备了全新的卫星电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余晖落下,远处成群的藏羚羊和野驴悠闲地低头吃东西...多美的羌塘啊!

彩虹下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野驴。(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记者:金一清、刘

编辑:廖怡、栾若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816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8
下一篇 2022-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