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严肃处理!复旦大学刚回应!实习生骗毕业生写研报,券业“小黑工”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将严肃处理!复旦大学刚回应!实习生骗毕业生写研报,券业“小黑工”现象为何屡禁不止?,第1张

将严肃处理!复旦大学刚回应!实习生骗毕业生写研报,券业“小黑工”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日前“券商实习生假冒分析师,骗一批毕业生写研究报告”,引起媒体圈关注,有如下。

6月24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发布声明称,自接到举报后,学校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进行深入调查,并与学生本人、举报人及实习公司进行了多次了解和核实。目前,相关情况仍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待相关情况调查核实完毕后,将依据学校规章制度严肃处理。

这件事背后更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一个普通学生可以撒谎写几个月的研究报告而不被察觉。证券行业这么多年司空见惯的“小黑人现象”是否有进一步规范空的空间?

复旦大学回应:会严肃处理!

日前,证券时报·E公司报道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刘以分析师的名义,在多家证券公司招聘实习生,并表示实习半年以上就有机会留下。有实习生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被骗的10个月里,他们已经完成了上百万字的研究报告,甚至除夕还加班。这些实习生一直以为自己是在证券公司实习,但辛苦写好的报告却是刘以个人名义交上去的。详情点击“券商实习生假分析师,骗一群毕业生写研究报告!有的人春节还在加班,10个月写了百万字!多位券商紧急发声“

受骗的实习生错过了校招和春招。也有已经被某知名公司录用的实习生,却因为这段存疑的实习经历,最终被取消了offer。据悉,这起“实习生骗局”的受害者已达8人,其中不少人还因为这起“假实习”影响了就业进度。

据证券时报此前报道,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刘在东方证券、安信证券、国信证券、东北证券实习。而且,刘的一些实习经历在时间上是重合的。在得知刘在实习期间的不当行为后,相关证券公司也已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得知刘某是复旦大学研究生后,一名受骗学生于5月23日向复旦大学校长邮箱发送举报信,举报刘某利用某证券公司员工身份,在实习期间私自招聘实习生帮助其免费完成实习工作,导致多名学生上当受骗。据悉,在复旦大学6月8日公布的2022届优秀研究生候选人名单中,经济学院的刘名列其中,随后该事件在网络平台上发酵。

刘自己也为此事付出了代价。据悉,东北证券曾向刘发出要约,但在今年1月底得知刘的不当行为后,终止了与刘的聘用协议。6月10日,德邦证券人力资源部发布声明,称公司关注到外界热议的“实习生事件”。“得知此事后,我公司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学校调查核实。该同学的校招流程将暂停,直至学校反馈调查结论。”

6月24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网站发布《关于我院学生校外实习期间被举报的情况》。

学院表示:“自接到我院学生刘在校外公司实习期间以公司员工名义招聘实习生的举报后,学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深入调查,分别与学生本人、举报人、实习公司多次了解核实情况。目前,相关情况仍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学院一直重视立德庶人的工作和学生的品德表现。待相关情况调查核实完毕后,将依据学校规章制度严肃处理。”

经纪行业“小黑人”现象普遍。

“这件事很快引起了身边同学的普遍愤怒,因为一个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只有一次,这样做真的很缺德。”刘的复旦大学同学文(化名)对中国证券经纪公司记者说。

事实上,这位姓刘的同学的极端案例,揭开了证券行业长期存在的“小黑人”现象的冰山一角。

不可思议的是,在刘被骗的学生中,有的学生被骗了10个月,完成了近百万字的研究报告,还有不少学生被骗。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卖方分析师行业会发生这么长时间骗人做实习的恶性事件?

多位同学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能明显感觉到现在的学生“从大二到读研,每一届求职都是一届多一届”。经管类学生从大三到读研都会有很多实习,很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都是从卖方研究(行业研究)或者投行的“小黑人”开始的。

同时,2020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很多实习转向线上,包括券商、基金、快消品、咨询等行业的远程实习,也给了“假实习”可乘之机。

中国券商记者了解到,其实在券商研究所的实习生招聘中,实习生招“小黑工”给自己打工,或者正式分析师招实习生不签实习合同的情况并不少见。

以文先生的经历为例。在券商实习过两次,都是前十的大型券商。

“我在第一家券商研究所J实习的时候,我们组最多三个实习生,但是每个月只有一个正式实习生名额,所以要轮流拿实习证。虽然当时我们三个人都干了三个月,但是最后的实习证只有一个月。当然,我们还有实习证明。”温同学说。

他还表示,“第二家券商Z证券研究所相对好一些。它会跟你签实习合同,但是一次只能签一个月。我懒,没续费。其实工作了半年,只签了一次劳动合同。当然,我可以继续签合同,但我其实觉得这并不重要,因为在这个行业里,人们会认为你其实并不需要实习证明来证明你做过这个实习。”

另一方面,默认了很多研究所可以不发实习工资就招实习生,这也导致了没有流水,让学生短时间内发现不了自己被骗。

但是对于更多的同学来说,在现在的就业环境下,“小黑人”的存在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多位从业者告诉记者,当年,一个“无名”的小黑人救了他的第一份实习,当年的支教老师至今心存感激。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特别在乎‘小黑人’,因为对我们来说,我们需要实习经验,没有实习经验我们就找不到工作。所谓‘小黑人’,就是不留人,不给你钱,但是你可以有真正的学习机会,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你是小黑人,老板也会支持你背景调查。”温同学说。

说到底就是目前国内卖方分析师行业部分机构“重服务轻研究”的风气。一些研究报告充斥着二手资料东拼西凑的现状,让业界出现了一层层给实习生发研究报告写“怪像”的现象。

而且,“小黑人”现象本不该成为“常态”。作为证券公司,既然有用人的需求,是否可以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流程更加规范?

此前已有多家券商发布声明。

中国券商记者注意到,当类似的假分析师事件发生时,包括CICC、广发、国鑫和开元在内的许多公司都发表声明,提醒求职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5月25日,国信证券发布公告称,相关人员谎称自己是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分析师,通过微信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电话面试后,他们告知对方学生已被录为正式实习生,实习半年以上可获得留用机会,并通过微信向对方学生发送实习协议等文件,以假乱真。国信证券借此机会提醒同学们提高警惕,分清真伪,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5月23日,开源证券研究所表示,近日,开源证券研究所发现网络平台上有部分机构和个人,冒用开源证券研究所和研究员的名义发布虚假实习机会,对相关求职者造成误导和损失,严重损害了开源证券研究所的声誉和形象。

CICC也曾发布声明称,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冒用CICC的名义,以提供面试、实习、内部晋升机会为由,向求职者发布虚假信息并索要相关费用,或冒用CICC员工的名义发布虚假实习机会。

CICC说:“CICC的人力资源部会直接与应聘者沟通,不会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拟录用人员由人力资源部直接沟通办理入职手续,所有入职手续办理完毕后方可开始工作。”

编辑: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8083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8
下一篇 2022-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