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周年|在港两院院士:身在香港、心怀祖国、放眼世界

美国现任总统2022-08-28  29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港两院院士:身在香港、心怀祖国、放眼世界

香港回归祖国后,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建设越来越好,风景也越来越美。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新华社香港6月25日电。题目:香港两院院士:身在香港,心系祖国,放眼世界。

新华社记者张雅诗

“当我看到习主席的指示时,我感到非常激动。香港科技界多年的愿望实现了。我们要有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多做贡献。”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HKU名誉教授陈清泉说。

2017年6月,24位在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致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并迅速部署相关工作。

陈清泉是发起写这封信的两院院士之一。

陈清泉出生在印尼的一个华侨家庭。1953年,陈清泉回到祖国学习电子工程,然后去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在香港。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回忆起这封信的由来,陈清泉说,在2017年3月的一次座谈会上,香港的院士提出,内地与香港的科研合作交流有两个限制:国家科研经费过境香港使用的问题,以及香港科研仪器设备进入内地的优惠关税问题。所以,他们决定给习主席写信反映这些情况。

“我们会一步一步来,征求大家的意见,逐字考虑,定下来再提交。”陈清泉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强调,推动香港加强与内地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科技界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他强调,要重视香港院士来信反映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合理解决。

“习主席很关心、很关心香港,指示很具体。”陈清泉说。

近年来,国家支持香港科研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科技部、财政部等。出台了内地科研经费过境香港使用、香港科研仪器设备免税进入内地、港人更广泛参与国家科技建设项目等政策措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向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开放“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

“现在内地科研经费可以过境香港使用,内地人类基因资源以研究为目的过境香港已经放宽,香港科学家参与内地科技项目的规模和力度也加大了。”参与联名信撰写的另一位中科院院士、HKUST教授叶玉如说。

叶玉如在香港土生土长,高中毕业后赴美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香港发展。他是香港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

“我于1993年返港,一直在HKUST工作。多年来,我与大陆科研机构和人员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叶玉如说,过去科研经费不能过境使用,一些需要内地与香港合作的科研项目不得不搁置,香港科学家不能直接申请国家科技项目,限制了香港与内地的科研交流。

叶玉如表示,如今,内地与香港在创新要素交流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为香港科技发展,尤其是生命健康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作用。

“更多的资源,加上比以前更方便的物流,促进了香港科研的发展,使香港的整个创新氛围更加活跃,并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联署的香港科学院首任院长许立志说。

习主席在批示中充分肯定了香港科技界长期以来为香港和国家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指出,香港科技基础雄厚,拥有众多爱国爱港的高素质科技人才。这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习主席的关心,极大地激发了香港科技界为祖国发展创新科技服务的巨大热情。

许立志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看来,国家陆续出台的措施对香港的科研人员帮助很大。他希望在香港建立跨学科研究院,聚集香港各大学的前沿研究学者参与跨学科研究,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定位,把香港打造成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习主席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及科技中心。我们身在香港,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应该利用‘一国两制’多做贡献。”陈清泉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768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