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杨蓉编辑/张雅琪]6月25日,广东清远英德多云。
水文监测信息显示,6月25日5时,北江英德(5)站水位自6月18日7时水位突破警戒水位(26米)以来,首次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
英德防汛救灾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救灾复产上来。据英德市农业农村局初步统计,该市农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82亿元,所幸无人员伤亡。
在广州读书的罗辰终于给失联3天的爷爷打了个电话;北京女孩小杜剑在五百人救援微信群的话题从救人变成了募捐,她自己也忙着把粉丝站捐赠的物资送到英德;前海军欧运东和他的兄弟们可以收起自己购买的冲锋舟。他们也想为家乡的灾后重建贡献一份力量。
从21日中午开始,北江英德站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22日下午,#英德洪水#冲上热搜,23日下午洪峰过境,水位下降。英德,一个常住人口不足100万的广东县级市,却因为一场“破历史纪录的洪水”引发了更多人对其灾情的担忧。
对于英国和德国来说,“龙船水”几乎每年都有。用罗辰的话说,“家里的老人都有了抗洪的经验”。但是为什么今年这么严重呢?
在肆虐的洪水中,除了官方的救援力量,来自英国和德国的社会组织和学生……也向观察者网讲述了他们的自救经历。
21日江南村对比图
“英德是我的家。我能做些什么来拯救我的家?”
截至6月24日凌晨,罗辰已经三天无法联系到他在英德老家的爷爷。
“我想回家。”在穗就读的罗辰(化名)面临着最后一周,但她无法阅读或睡觉。
21日中午,北江英德站水位达到34.57米,超警戒水位8.57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看到新闻,陈洛才知道自己的家乡又被淹了。她急忙给独居在英德市西牛镇鲜水村的爷爷打电话,但当地停电停水,他的电话也打不通。最后,她从邻居那里得到了消息。
但是当罗辰第二天想再联系爷爷时,邻居的电话打不通了。22日,英德站水位一度涨至近36米,超过1931年调查的最高水位,逼近珠江流域“传说中”最大洪水1915年7月的水位。堪称百年一遇的超级大洪水。
远在130公里之外,她只能通过微博@媒体密集发声。在她阅读量最大的一条微博中,罗辰急切地写道,“英德是我的家。我能做些什么来拯救我的家?”
更多的人涌入各种明星求助。从国内娱乐流量到韩国艺人,再到体育明星,到处都有英国人和德国人,或者关注他们的人。
22日下午,“英德洪水”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榜首,罗辰的微博也上了热点。微博只有600多粉丝,但这条微博至今阅读量过百万,转发量超过25000次。@韶关发布也在她的微博下留言。
几份表格,串起近千个求助请求
“能不能建个档案,把大家的求助信息都列在桌子上,一起传播?”
小不记得他是什么时候看到的私信的。小杜是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的学生,但她的另一个身份是Yamy微博粉丝站运营。
作为英德土生土长的Yamy也是最早在微博中呼吁关注英德的艺人之一。看到Yamy转发英德的消息后,小杜和伙伴们商量,能不能为当地的灾情做点什么。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小杜第一个想到的是接受网上投稿,核实后收集求助信息、安置点、捐款渠道等信息,利用站内影响力辐射出去。但随着投稿越来越多,她决定开一个微信互助群,避免信息重复。
“当时没想到后来会有这么多人入群。”到现在,小杜已经建了五个互助小组,他还加入了几个抗洪小组,每个小组至少有两三百人。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些群体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志愿救援的地方社会组织,有参与救灾多年、负责核实信息、联系人员的退伍军人,也有专业处理灾情信息、协助救灾资源对接的民间志愿组织。
23日下午,“广东省防汛核查信息先锋群”里弹出一条消息:“绵镇XX花园XX栋,老婆带着两个孩子。昨天开始缺水缺粮,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急!”英德青年商会看到群里的求助需求后,立即派商会成员欧运东前往最近的地方。
“其实,我们不是专业的救援组织。我们的商会充满了当地的年轻企业家和企业经理。”欧东告诉Observer.com,很多地势低洼的乡镇被淹后,22日中午几个商会成员一起从广州买了一艘冲锋舟,方便运送物资到洪灾严重的地方。船那天下午刚到。
英德青年商会使用自购船只运送物资。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们都在英国和德国做生意。再加上我也是退役海军士兵,接受过水上救援相关的训练。我觉得我有义务回馈社会,为家乡做贡献。”运东和商会的朋友们自费购买了几万元的矿泉水、八宝粥、方便面、蜡烛等物资,还动员企业内的员工分区域一起运送,每天持续七八个小时。
为了运输方便,欧运东在“出任务”前都要把物资打包成三四十个左右的袋子,出发前基本都是把船装满。此时,英德大部分灾区积水仍有一人高左右。有的情况下已经退到1.56米,有的情况下还是1.89米高。沿路差不多三四百米都有人呼救。只要他们看到它,他们就会靠在船上。平时对方都是一根绳子荡下来,有时候上面绑着篮子和袋子,有时候还带着钩子,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把物资带了上来。
被困者用绳子吊起供给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但是,更多时候,群里的信息是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或者是截图。这时候就会有人抛出表格提醒对方:请按照格式填写,提高救援效率。
这些表格的背后指向不同的资源对接中间商,但都写明了求助者、被困人员、被困地点、信息核实等信息。
其中,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在线文档是流传最广的形式之一,也是对被困信息描述要求最高、最严谨的一种。它将登记的内容细化到被困地点、水深、水流等特征,以及具体需求和周边被困人员。目前,该组织已经收到并检查了1000多条求助信息。
这个诞生于汶川地震的民间组织,已经成立了14年,拥有自己的志愿者人才库,在“并肩作战”的岁月里,与各大民间救援队和社会组织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郝楠介绍,在这次救灾活动中,大家互相响应,建立了微信群交流。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这次召集了100多名志愿者,分为水文雨情信息组、求助平台组、一线救援对接组、人力组等。,在救援队和求助者之间搭建桥梁,提供行动参考建议,提高工作效率。
郝楠透露,灾害发生后,英德市几乎每个镇都部署了1-3支民间救援队。但他也指出,虽然在网上求助可以增加获救的可能性,但救援队在一线的实际工作中不太可能“指哪打哪”,只有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才能帮助它。
“前面还有很多限制。”郝楠还指出,救援队经常去不熟悉的地方救援,已经加大了定位和寻找的难度;然而,灾害现场的道路情况非常复杂,洪水也可能淹没门牌号等关键位置信息,这就更加难以找到位置。
他强调,能在网上求助的,永远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一小部分人。“救援队一直在一线巡逻,所以他们会在现场看到更多的求助需求。不可能把楼里的人丢在前面不救,去找网上求助的人。”
那些没有加入救援小组的英国人和德国人也想出一份力。
洪水过后,英德市的所有学校都关闭了,但初二的男孩谭留在家里,但一直想出去帮忙。他发现,清远的一批民兵从21日晚到达后,一直在北江江湾大桥防洪堤边救援,一直到22日下午。
清远救援队躺在江湾大桥防洪堤旁休息。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此前,水利部门预测北江大堤面临洪水风险。22日凌晨开始,英德市组织协调英德监狱干警、清远军分区民兵、部分志愿者赶赴北江大堤,夜间堆沙袋防汛。在英德江湾大桥附近的北江防洪堤上,清远军分区的官兵和民兵继续加高加固堤防。
6月22日早上7点,近百名部队官兵在英德市城区北江防洪堤上堆了一夜沙袋。此时,北江洪水已将堤面夷为不足十厘米。
“他们一路赶来。我觉得他们很辛苦。当他们累了,他们只能躺在地上休息。他们发自内心地想帮忙。”谭找了几个同学,一起买了20多箱矿泉水、八宝粥和包子——都是即食方便食品——开着他们的小货车来到河边。
说到这,谭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我们也送了点方便面,但是感觉没用。他们没有继续送,因为没地方泡。”
英德市中心地势较高,排水系统较好,乡镇出行没那么难。但是谭先生还是会碰到有除水的路段,所以只能绕道。短短几公里的送货路线,他花了四个多小时走了三趟。
经过民兵队日夜奋战,江湾大桥旁的北江防洪大坝上筑起了1米高的蓝色“生命坝”。22日晚,他们已经离开,继续投入到其他地区的救灾工作中。
6月22日,北江部分河段漫坝,抗洪抢险人员在江湾大桥附近用沙袋加高加固河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截至6月24日,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已调集17个支队、1625名消防员、278艘船艇奔赴英德开展抢险救援,争分夺秒转移被困群众。22日至23日20时,消防救援队共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694人,向群众送水52吨,解决3870余人的饮水问题,发放急需物资5万余套。
“破纪录的洪水是什么样的?怎么预防?”
受季风降水和锋面降水影响,华南地区降水集中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中旬。它也被称为“龙舟水”,因为它在端午节前后落下。
作为一个被河流环绕的农业大县,英德市有北江、茂江、练江三条河流,16条支流的雨水收集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
对于英国和德国来说,“龙船水”几乎每年都有。用罗辰的话说,“家里的老人都有了抗洪的经验”。但是为什么今年这么严重呢?
曾深度参与2021年河南、山西抗洪救灾的郝楠认为,主要原因是近一个月来,当地因持续降雨压力不断,土壤含水量饱和,中小型水库基本满库。降雨期结束,有一场极端暴雨突然来袭,产生叠加效应,打破部分地区堤坝的防线。
公开资料显示,6月12日至22日,广东韶关(英德上游)、清远等地出现400毫米以上降雨,个别地区甚至超过600毫米。6月的前20天,英国和德国的总降水量已经超过1200mm韶关30天平均降雨量已达近700毫米,是常年同期的近2.5倍,均大幅刷新历史纪录。
图片:中央气象台
此外,今年“龙舟水”期间,广东省平均降雨量达514.5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多54%,18个县市“龙舟水”打破历史纪录。
21日中午,北江英德站水位超过历史极值。“一个地方建坝,一般都是以历史最高水位为基准。但是历史破纪录的洪水是什么样的,如何预防?大家都没经验。”郝楠说。
郝楠说,与北江沿线相比,飞来峡前与北江汇合的支流练江受灾更严重,水位较大幅度超过历史记录。“水直接溢出了大坝”。
很多人对英德这次洪灾的印象是,人们普遍被困时间长,频繁求救。郝楠指出从专业角度来看,延长洪水时间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式。面对“损失”的大坝,有时我们只能酌情选择损失最小的方案。
“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是这次洪水中最关键的一点。就像一个喇叭口。如果排得慢,英德乃至北江上游的水就退不了。它排水很快,下游承受不了。”
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介绍,从上游到下游、水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要科学配合。抗击北江洪水。阻挡北江来水的是上游主要水库,支流水库和干流错峰,以减少飞来峡来水。莱霞水库尽力为下游洪水削峰。此外,还将重用蓄滞洪区,将北江大堤洪峰流量控制在19000立方米每秒以内,确保重要防洪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郝楠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如果洪峰特别急,它的水深一定很高,很容易危及生命。所以我们水文调度成功的一个标志就是它的洪峰宽而长,就是它的高水位持续时间长,但是洪峰相对稳定。”
但相对来说,当地人被困在家中的时间也延长了。一方面,生存物资已经到了谷底;另一方面,由于乡镇空现象严重,受害者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如果联系不上,家人更是焦虑。
英德市石鼓塘镇的梁先生告诉记者,当他听说洪水涌入城市时,他第一时间给家乡的亲戚打了电话。幸运的是,几位老人很乐观。“当地在其他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几乎都集中在下游的珠三角地区,所以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即使淹了家,也不能淹了珠三角。”
停水后的重建之路怎么走
23日17时,英德市三防指挥部调整防汛ⅱ级应急响应。从22日晚开始,英德市根据用水户所在地地势由低到高,用水户所在地到水厂的距离由近到远,开始逐步恢复供水。
24日早上,罗辰的父亲终于和爷爷通了电话。好在爷爷身体很好,以前也有亲戚坐船给他带东西。
随着交通的畅通,小杜也开始寻找爱心车辆,帮助把车站捐赠的物资送到需要的地方。
据英德市农业农村局初步统计,6月12 -23日16时,该市农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82亿元。幸运的是,这次洪水没有人员伤亡。
6月24日,清远市财政下达2022年防汛救灾紧急补助资金5000万元。当日上午,清远市相关部门已向英德市受灾农户和企业先行支付保险赔偿金2500万元。
郝楠指出,英国和德国已经基本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但在一些地势低洼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连江下游和北江至飞来峡一带,仍有救援需求。
清远市三防办也提醒,虽然本轮强降水已经结束,但由于前期持续强降水,河流水位处于高位,土壤含水量饱和。后期太阳变暖容易导致土壤疏松,地质灾害风险极高且具有滞后性,崩塌滑坡风险极高。从危险区域转移出来的人员,在确认安全之前,不得擅自返回。近期由于高温高湿,各种细菌病毒容易滋生,水源容易被污染,容易造成各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还要注意防暑防晒,做好前期水淹地区的卫生消毒工作。
6月23日,广东英德市王步镇水位缓慢下降,居民清理家中积水和淤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郝楠认为,参与救援的民间救援组织已经成熟,与政府部门和外部社会力量形成了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但他指出,社会组织可以进一步向专业化道路靠近,让各方力量各司其职,提高救援效率,理顺成本分配。
6月23日,广东英德市,王步镇水位缓慢下降,居民涉水走出村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财经》报道,华南理工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黄指出,由于防洪标准较低,农村地区一直是防洪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沿河居住的村民,面临的风险更大。他建议,未来的水利工程应该更多地向中小河流、小河流的治理倾斜,提高全流域的防洪能力、调度能力和预警能力。
“如果发生暴雨,我们仍然要依靠骨干力量项目(来防御),如水库和堤防。近年来,国家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进一步加大投入。”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