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自身机制的缺陷是制约其野心的障碍。
▲6月26日,数千人在西班牙马德里市中心参加反对北约、呼吁世界和平的游行。图/新华社
Text |徐立凡
在西班牙马德里数千人的抗议声中,北约峰会将于当地时间28日举行。
峰会设置了三个主要议题:讨论北约如何继续支持乌克兰;考虑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采用新的战略理念来指导北约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
与前两个议题相比,即将采用的北约新战略构想更引人关注。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每10年公布一次战略构想,马德里峰会将通过第四次北约战略构想。与2010年在里斯本公布的2010版北约战略构想相比,北约新战略构想在冷战措辞上有诸多变化。
俄罗斯被重新列为“集体安全威胁”
在2010年北约战略构想中,北约认为与俄罗斯的合作具有“战略意义”,希望与俄罗斯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
6月27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透露,北约将在未来10年的新战略构想中将俄罗斯列为“对集体安全的威胁”。这基本上把俄罗斯等同于冷战时期的苏联。
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一直坎坷不平。
1994年,俄罗斯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但1995年北约发布东扩计划研究报告,导致双边关系降温。当时北约一直声称北约东扩不针对俄罗斯,没有引起俄罗斯足够的警惕。1998年,俄罗斯在北约设立常驻代表处;2000年,普京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不排除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当然,前提条件很多。
“9·11”事件后,出于全球反恐的需要,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俄罗斯-北约理事会成立于2002年5月。
然而,北约自1999年以来的五次东扩导致双方关系恶化。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彻底恶化。2016年北约华沙峰会认为俄罗斯将是“主要威胁”。
但2010年北约战略构想公布时,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恶化,因此俄罗斯仍被定义为可能的“战略伙伴”。北约的新战略构想可以看作是在翻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和2022年俄乌冲突的账——当然,北约不会将其东扩视为“威胁”。
▲6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敦促北约停止以意识形态路线挑起对抗,停止散布针对中国的错误信息和挑衅言论,停止试图发动新冷战。图/外交部网站
首次提到中国显示出“全球竞争”的迹象[S2/]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将首次在北约新战略构想中被提及。
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一直以欧洲为防务,以威慑苏俄为战略任务。2010年的战略构想中没有提到中国。
在北约新战略构想出台之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美国驻北约大使朱利安·史密斯等人多次表示,将首次在新战略构想中提及中国。
事实上,2020年11月,北约发布北约《北约2030:团结一致迎接新时代》,2021年6月,北约《布鲁塞尔峰会公报》,以及今年北约各路人物的声明中,中国都成为高频词,将中国的发展描述为“系统性挑战”。
这种措辞透露出试图与中国“全球竞争”的迹象。在2010年版北约新战略概念文件《积极接触现代防务》中,已经划出了“全球竞争”的大致范围,将网络安全、贸易通道安全、对外-太平洋空技术、气候变化等列为影响安全的主要领域。
北约欧洲是防务重点,大部分军事资源投入欧洲。但在上述“全球竞争”的大部分领域,未来十年很可能与中国展开一定强度的竞争。此外,还可能通过拉拢日本、韩国等北约的“全球伙伴关系”,以及亚太地区的“独立伙伴关系”来制造麻烦。对此我们应该高度警惕。
▲6月13日,瑞典首相安德森(右)和到访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席新闻发布会。斯托尔滕贝格说,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北约的过程比预期的更复杂,两国获准加入北约的具体时间“不确定”。图/新华社
战略构想和实际操作是两回事
还应该看到,北约自身机制的缺陷才是制约其野心的障碍。
比如北约成员国有自己的安全利益,与北约的集体安全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法国、土耳其和北约的矛盾就是一个例子。
此外,北约中欧盟成员国的科技发展道路与美国不同。台外空方面,欧盟台外空计划与美国台外空计划竞争。
此外,北约国家的短期政治特征也制约了其战略规划的执行。如今,拜登政府强调联盟体系。如果下一届美国政府强调美国优先,玩“独狼战术”,北约可能会再次陷入怀疑,就像2016 -2020年那样。
规划就是规划,实施就是实施。上一版北约战略构想未能解决军费、难民、叙利亚、乌克兰东部危机等问题,甚至仓促从阿富汗撤军。新的战略概念能做什么?
采写/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徐秋英
校对/陈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