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叫指南针不叫指北针

为什么要叫指南针不叫指北针,第1张

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 指南针为什么指北却叫指南针

指南针指向南方有两个原因。首先,古代中国人用北极星代替指南针。北极星指向北方是中国人的常识和传统习惯。另一个原因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南方是阳,北方是阴,所有活着的人都尊重阳。在古代,朝南的位置一直受到尊重,有“南为王,北为朝”的说法,意思是朝南的叫皇帝,朝北的叫朝臣,朝臣是拜王的。皇帝的座位和议事都是朝南的,所以标明方向,以南为主。

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新浪。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就用天然磁铁矿雕刻出一个瓢形的东西,放在光滑的盘子上,盘子上刻着方位。利用磁导功能,可以识别方向。瓢指向南方,所以后来叫指南针。

新浪的改进

不过,司南用天然磁铁制成,因为磁勺是通过思考形成的,所以磁勺的磁性减弱了。同时磁勺和方板之间有摩擦力,所以新浪的灵敏度不够。而且磁勺不会固定在光盘中心,每次使用都需要手动拨动磁勺旋转然后定向。这种方法在颠簸的状态下不方便使用,甚至无法定向。

两晋南北朝时,人们注意到磁铁可以吸引和磁化铁针,于是试图将四纳的勺形天然磁铁改为磁针,从而实现了磁铁材料和形式的改进。新浪原来是一方领地。当它的勺形磁铁换成磁针后,圆形领地取代了方形领地,更适合磁针的指向需求。

但是磁针直接放在草皮上是不能自由旋转的,所以如果要用磁针代替勺子磁铁,还是需要考虑如何让磁针在草皮中心自由旋转,使其定向。古人也想出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种方法:吊针法。将磁针用细线挂在无风处的部位,让其自由旋转,然后定向。发现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容易受风的影响,会不停的摇摆,颠簸的状态下还是不能用。人们把磁针改造成蝌蚪形或鱼形的薄片。这种方法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才真正使用。

第二种方法:浮针法。把新浪的中心圆做成凹形,装满水,然后让小磁针浮在上面定位。正如我国科技史学者潘继兴教授总结的那样,这种方法解决了站点放置磁针的问题,对新浪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按照这种方法制作的导向装置,其实在北宋的文献中就有记载,也就是水罗经的原理,但实际上这种导向装置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444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6
下一篇 2022-08-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