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考生三年三次考上北大,同学:他在广州读高中,曾考上中山大学

广东考生三年三次考上北大,同学:他在广州读高中,曾考上中山大学,第1张

广东考生三年三次考上北大,同学:他在广州读高中,曾考上中山大学

新报记者杨曹雪娇

6月27日,网上报道广东茂名一学生全某某在2022年高考中得了高分。按照广东前几年的排名,学生的分数足够考上北大。但有网友发现,权某某在2020年和2021年两次被北大录取,并出现在多个不同学校的宣传文章中。有网友称权某某高考成绩优异获200万奖学金,质疑其为“高考唯利是图者”。


网上喜讯(来源:互联网)

28日,全某某的高中同学告诉吉姆新闻记者,全某某201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当时被中山大学录取。他多次复读,因为成绩始终达不到理想分数。

三次都上北大,网友怀疑是“高考雇佣兵”[S2/]

近日,网上一则高考新闻显示,广东茂名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学生全某某在2022年高考中以694分的高分获得茂名市高考第一名(广东省第16名)。按照广东往年的排名,这个成绩足够考上北大了。

有媒体发现,该校微信公众号曾发布文章称“全某某以高考总分694分获得茂名市第一名(广东省第16名)”,但该文章已被删除。据上游新闻报道,该校相关老师表示:“某某都在学校学理科,其他细节不清楚。”

有网友说,权某某2020年考上北大,2021年回了一所平民学校,又考上了北大。三年间,该生三次被北大录取,一等奖总金额200万,质疑全高考唯利是图。

澎湃新闻记者搜索全某某的名字,发现在广东省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2020年发布的一则快乐新闻报道中,也有一个叫全某某的学生。那年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该校招生老师告诉新报记者,2020年确实有一个叫全某某的学生考上北大,但他并不认识这个学生,对网传的情况也一无所知。

此外,据天目新闻报道,2021年,湛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的另一则喜讯显示,全某某等3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记者从该校工作人员处证实,权某某确实是该校2021年毕业的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但对于网上流传的学校花100万元从衡水中学“买”回权某某一事,该工作人员并未做出具体回应,称“当时并不了解招生情况”。


2020年,全某某再次考上北大(来源:湛江日报)

另有媒体报道,权某某实际上在2022年就读于衡水一中复读班,只是“挂名”在化州青鸟实验学校。2020年,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的一条推文中,高三介绍的“学星”与全某某同名同姓。

同学叫他达到理想的结果,他就重复了很多次

据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解,权某某此前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就读初高中,201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附中毕业生李翔(化名)告诉记者,他和权某某是高中同学。权某某从初中就在附中读书,后来直接上了我们学校的高级中学。

“当时权某某考上了中山大学。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去复读了。但是我们学校没有复读班,所以他选择了在其他学校复读。”李想说。

据李想回忆,全某某在第一次复读后被北大录取,他曾在朋友圈晒出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还在评论区恭喜权某某。“但我不知道他没有去北大,而是继续复读。看了新闻才知道。印象中,他已经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院。”

另一名附中毕业生张华(化名)也向记者证实,权某某已于2019年被中山大学录取。此外,张华还告诉吉姆新闻记者,权某某是广东人,在广州完成了完整的初高中教育,有在广东参加高考的资格。他只是在其他学校复读,一直没有达到理想的分数。

衡水一中全某某的同学肖瑶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全某某的身份证号前两位是“44”,是广东身份证,在广东高考有资格。该校招生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学校确实在招收外省学生复读。

小姚说,他复读是为了考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要求全省前20名。而权某某之前的复读在全省排名100多名,未能达到本专业的录取线。此前,权某某也曾在衡水实验学校就读。

多位清华大学毕业生告诉吉姆记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确实很难考,分数很高。有些省份只有高考状元或全区状元才能进经管学院。

“清华其他学院的学生也可以在大一大二的时候申请转到经管学院。每个学院转专业的标准都不一样。有的院校要求专业前20%才能申请转专业。不过要看学生的面试表现。转学后可能进不去。”这位清华毕业生表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些学生在证券、银行和其他行业工作。

私立高中设置高额奖金吸引优质生源

对于权某某的3年复读经历,有网友称之为“高考唯利是图”。有网友说,“这个学生去年被别的学校100万买走了,今年被青鸟130万买走了。”

全某某复读高考有可能获得百万以上奖励吗?记者查询化州青鸟实验学校《2021年高考复读招生简章》发现,该校当年对复读生的优惠条件如下:“凡高考成绩在600分及以上就读我校者,根据其成绩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学杂费全免,特别优秀的还会补贴面试。”

同时,基于2022年高考成绩,化州青鸟实验学校将对考上清华、北大、985等重点大学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助学。此外,该校在2022年秋季招生简章中提到,高中毕业并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可以获得百万奖学金。


摘自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高级补充部招生计划(来源:微信官方账号)

湛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2020年发布的《高考辅导招生简章》中提到,“凡在本省北大、清华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下10分以内就读我校者,给予一次性预交30万元奖励,免收学杂费。”湛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将根据2021年高考成绩和录取情况,对以裸分被北大、清华录取的人员奖励100万元,奖励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摘自湛江北附件:2020年高考招生简章(来源:微信官方账号)

目前很难确认权某某是否真的被这些私立高中百万元“收买”。但如果他在两校复读期间多次被北大录取,或许真的能拿到巨额奖学金。

一位湛江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弟弟曾在湛江复读。湛江确实有很多民办高中开设高考补习班,对于复读高考或者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有一定的奖励措施。“但悬赏金额大多是几万元,没有100万元那么多。我哥的同学高考考上名牌大学就拿了奖金。”她说。

对于民办高中花钱“买”优质生源复读,该家长表示,确实有部分学校用高价奖金来吸引高考高分仍想复读的考生,但这期间是否存在催促其入学和“雇佣高考”的行为就不好说了。

全某某多次考上北大拿200万奖金是真的吗?是否涉嫌“雇佣高考”?化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吉姆新闻记者,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关事件的工作组。要了解目前的处理结果,需要联系化州市委宣传部。

化州市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清楚此事详情,需要联系茂名宣传部。随后,记者多次致电茂名市宣传部,均无人接听。

延伸阅读:

考生换3个地方甚至考北大3年赚200万?官方调查

茂名今年高考第一名,两年前考上北大?6月27日,上游新闻记者发现,广东茂名化州青鸟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青鸟实验学校”)一名叫“全某某”的学生,在2022年高考中以694分获得广东省第16名。有网友指出,“‘全某某’2020年考上北大,所以要求自己放弃。他选择复读以获得百万奖金,今年他拿了第一名。”对此,上游新闻记者致电青鸟实验学校,相关招生老师告诉记者:“某某都在学校学理科,其他细节不清楚。”当地教育局27日下午回应媒体:“已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

承认权某某在校,宣传文章删除。

近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22年,广东茂名化州青鸟实验学校高考生“全某某”以694分考取茂名第一名。后来有网友发现,该考生与2020年就读于湛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并被北大录取的全某某同名。有网友透露,这位同学一共获得了200万元的奖金。

在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认证的微信官方账号中,上游新闻记者发现一篇名为《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2022级高补充部招生简章》的文章,上面显示“全体学生以高考总分694分获得茂名市第一名(广东省第16名)”;题为《喜报》的文章显示,“(1)班全XXX以704.5分获得茂名市第一名。”

不过,这两篇文章现在已经被删除了。

全某某2022年茂名高考第一名。茂名华洲青鸟实验学校官网截图

在湛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官方微信官方账号中,一篇名为《湛江北附:北京大学的贺信》的文章中提到,“2020年高考,学生全部考上北大。”

上游新闻记者发现,2020年,“全某某”考上北大后,还为湛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录制了一段视频。

2020年,权某某考入官网,北大湛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先后就读于两所中学的“全某某”是同一个人吗?6月27日,上游新闻记者拨通了化州青鸟实验学校“2022年高补部招生简章”的电话咨询。相关老师说:“某某同学都是学理科的,其他细节不清楚。”

专家:民办学校利用“职业考试霸权”炒作。

网友发现“全某某”在2020年12月河北衡水实验学校的官方推文中以同样的名字出现,疑似同一人。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河北衡水实验学校官微《星空D-Star的态度——高三D部每周明星秀》中发布的“学星全某某”照片,与化州、湛江等地出现的“全某某”长相极为相似。

河北衡水官方官方通报高三学生全某某是学习明星学校官网截图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健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如果查实‘权某某’是同一人,那么他可能属于多次高考的‘专业考霸’。”

臧敦健认为,这暴露了民办学校花重金炒作的一种手段,即“出租”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复读。如果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将支付100万“奖励”;第二年,另一所学校“租借”他复读。考生考上上清北等名校后,学校大力宣传,打造所谓“名校”的名声。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化州青鸟实验学校和湛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都是民办学校。化州青鸟实验学校高补部招生简章中提到:高考600分及以上的学生免试;成绩优秀者给予生活补助,学杂费全免,特别优秀者给予面试补贴。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将获得丰厚的助学贷款。"

对于高考中的“职考霸”,臧敦健主任进一步建议:“国家应该出台措施控制高分复读。在加强高考考生资格审查的同时,应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的多维度改革,避免出现以分数论为主的“职考霸”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444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6
下一篇 2022-08-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