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半导体、船舶……韩国的三大支柱产业,正在被中国取代

新能源、半导体、船舶……韩国的三大支柱产业,正在被中国取代,第1张

新能源、半导体、船舶……韩国的三大支柱产业,正在被中国取代

正文|中国商人的策略吴锐

中国和韩国的制造业优势高度重叠,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中国制造”和“韩国制造”的较量已经持续了20年。最近,这场竞赛已经显示出有利于“中国制造”的信号。

今年5月,韩国对华出口额为134亿美元,进口额为149亿美元。这是自1994年8月以来,韩国首次出现对华贸易逆差。

中国一直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但现在中国的出口正在反超,这说明韩国人越来越依赖中国商品。

注:三星

为什么“宇宙第一”的韩国突然掉队了?说到这其中的原因,其实还是要感谢美国。

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六分之一是半导体产品。今年5月,半导体出口激增40.9%,对这种贸易格局的逆转产生了很大影响。

什么,三星半导体打不过中国芯片?

这件事还要从2019年美国政府限制向中国出口芯片说起。美国的禁令意味着韩国公司对中国的出口也受到限制。2018年,韩国半导体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24.7%,由于美国的禁令,到2021年已降至19.2%。

人们总说“危机中蕴含机遇”,中国芯片企业在这次危机中抓住了机遇。进口芯片“卡脖子”,给了国产芯片难得的市场空。再加上国家对国产芯片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国产芯片迅速抢占进口芯片空的市场。

一方面抓紧研发,另一方面抓紧扩大产能。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芯片企业芯片制造设备订单增长58%,半导体产量激增至3594.3亿片,同比增长33.3%。半导体行业总收入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为历史最高。

今年第一季度,SMIC、华虹集团和京河基业三家中国大陆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为10.2%,也创下了新的纪录。

另一方面,韩国三星由于高性能4nm芯片改善率不佳,第一季度代工厂收入负增长,环比减少3.9%,市场份额下降两个百分点至16.3%。

注:三星芯片

这两年,中国让韩国在芯片设计上感受到了危机。韩国《朝鲜日报》焦虑地指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上海威尔首次进入全球十大半导体设计公司,而韩国企业在榜单上默默无闻。

目前中国从事半导体设计的企业有2800多家,而韩国只有100多家。面对这种劣势,韩国媒体很不服气中国是“人海战术”,“中国半导体已经到了韩国的下巴”。

现在摸摸下巴,离脸不远了。显然,韩国人很焦虑。

让韩国人担忧的制造业竞争不仅仅是芯片领域。

中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曾经处于同一起跑线上。2020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和现代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不相上下。现在比亚迪全球销量已经上升到第二,仅次于特斯拉。现代远远落后,销量只有比亚迪的五分之一。

即使在韩国传统的造船领域,与中国的竞争也越来越困难。2008年,中国造船订单首次超过韩国,随后在附加值更高的LNG船制造方面,韩国订单开始被中国抢走。

近20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美国、日本等国的企业都在努力向科技含量更高的产业链上游发展,以避免与中下游的中国进行成本竞争。

韩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达国家,实力有限,要跟上美日的步伐有点困难,而“中国制造”和它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是韩国人的焦虑。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认识风云人物,阅读韬略传奇。

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3795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5
下一篇 2022-08-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