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智飞生物,智翔金泰欲上市“求生”

背靠智飞生物,智翔金泰欲上市“求生”,第1张

背靠智飞生物,智翔金泰欲上市“求生

(文/李鹏涛编辑/马媛媛)志飞生物实控人蒋仁生即将收获又一家IPO公司。

向金泰近日向科技版提交了招股书。本次将发行9,468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39.8亿元,用于抗体产业化基地一、二期项目、抗体药物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由于产品尚未获批上市,志祥金泰自成立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近三年累计亏损8.04亿元;同时,公司在上市前夕终止了两个在研项目,合计亏损2.12亿元。

虽然志祥金泰背靠市值千亿的生物,但公司的余生物在股东、高管、关联交易等方面涉及较多,可能会影响志祥金泰的独立性。

亏损或持续扩张

智享金泰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创新驱动的生物制药企业。其主要产品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治疗领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志祥金泰尚未上市任何产品,无主营业务收入。目前公司共有12个在研产品,临床适应症涵盖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轴性脊柱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狂犬病被动免疫、多发性骨髓瘤。

由于志祥金泰目前还没有产品上市,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11万元、108.77万元、3919.02万元;同期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3.25亿元和-3.22亿元。

一直以来,生物创新药物的研发都是一个漫长、复杂、昂贵的过程,需要数年的研发和数千万到数亿美元的投入。

“以创新为导向”的志祥金泰也不例外。2019年至2021年,公司在RD的投资分别为1.25亿元、2.28亿元和2.95亿元。相比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RD费用(6.82亿元),志祥金泰确实有一定差距。

RD进展方面,目前RD进展最快的产品是重组全人源抗IL-17A单克隆抗体GR1501注射液。该产品的主要适应症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和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其中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适应症有望于2024年初获批上市,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适应症有望于2025年获批上市。这意味着公司近几年仍将处于亏损状态。

虽然智翔金泰的上述产品将在未来2-3年内上市,但该产品上市后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截至目前,已有三种进口IL-17(R)靶向单克隆抗体注射药物获准在国内上市。同时国内有10个抗IL-17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试验,包括恒瑞医药SHR-1314、君实生物JS005、康方生物AK111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款在国内上市的产品中,诺华的斯库珠单抗注射液的强直性脊柱炎和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适应症已纳入医保,礼来公司的依西珠单抗注射液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适应症已纳入医保。这也说明,芝香金泰做的药品一旦上市,将面临降价的风险。

向金泰还在招股书中提示,“未来公司预计将持续亏损,累计未赔亏损将继续扩大;产品上市后,未来销售收入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公司产品的营销力度、医生和患者对公司产品的接受程度等因素。公司产品商业化进度可能低于预期,现有亏损金额可能继续扩大,可能导致公司终止上市标准。股票将直接被终止交易。”

果断用后背“割肉”

除了上述正在研发的产品,芝香金泰还在今年3月终止了两个药物的研发项目,分别是针对PD-L1的GR1405和针对EGFR的GR1401。

其中,针对PD-L1的GR1405产品是2014年12月智享金泰开始的研发项目。2018年5月才批准该产品进行药物临床试验。当时,GR1405在CDE注册了五项临床试验。截至2022年3月,该产品仍处于II期临床阶段。

目前,君实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企业的PD-1/PD-L1通道单克隆抗体药物已获准在国内上市并纳入医保。由于知香金泰研发进展缓慢,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决定终止该药的研发。

GR1401的目标是EGFR,在研发终止前仍处于1期临床阶段。至于终止的原因,志祥金泰表示,“公司观察到GR1401在有效性上无法超越相同的目标药物,但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因此调整了RD战略,未来将与GR1405合并。”

国内上市的抗EGFR单克隆抗体有两种,分别是默沙东西妥昔单抗和拜替尼妥珠单抗,已经纳入医保。此外,中国还有许多创新的抗EGFR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物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终止日,上述两款产品共投入研发费用2.12亿元。很明显,超过2亿的RD费用流向了水漂。

其实,志祥金泰果断“割肉”的背后,是有大佬们“支持”的。

在业务往来中,志祥金泰在收入上非常依赖前五大客户。2019年至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00%、100.00%和99.96%。

其中,志飞生物的子公司安徽智飞龙马可生物制药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智享金泰出资50万元和3900万元,分别占总营收的45.97%和99.51%。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初始业务若干问题解答》的规定,关联交易占比超过30%的,需充分说明关联交易是否影响发行人的经营独立性,是否构成重大依赖等。

向金泰认为,“公司业务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不存在对发行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以及严重影响独立性或明显不公平的关联交易。”

此外,智享金泰与志飞生物为同一实控人姜仁生,通过智睿投资持有72.73%股权;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单吉宽也是君实生物的创始人,直接持股5.29%。此外,公司上市保荐机构海通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海通创新也是志祥金泰的股东,持股0.91%。

值得一提的是,志祥金泰的高管也在名单之列,其中不少人曾在志飞生物、泽润生物、中和医药任职。

董事向金泰、董事会秘书李春生、监事范宏先后担任志飞生物“董事会办公室助理、副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证券事务代表”、“部门负责人、经理、董事”。公司董事、总经理常志远曾任泽润生物部董事、经理、总监;公司副总经理戴力曾任泽润生物部部长;此外,公司首席技术官钱俊华、副总经理王伟都曾在中和医药任职。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1265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4
下一篇 2022-08-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