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渝铁路

新中国成渝铁路,第1张

新华全媒+70年,成渝铁路书写成渝发展新篇章

新华网成都6月30日电(记者江毅、李立科、陈庆冰)山谷中汽笛长鸣,一列满载航油空煤油的列车缓缓驶入成渝铁路庙子沟站。站长赵福秀指挥提前等候的调车人员开始工作,利用内燃调车机将航油列车推入航油专用线,运往1.4公里外的中国航油天府中转油库。航油在这里沉淀化验,然后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24公里外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2021年,庙子沟站运输航油超过10万吨,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是6月27日拍摄的成渝铁路庙子沟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薛辰摄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正式通车,使成渝两地的通行时间从7天缩短到13小时。

2020年12月24日,成渝城际铁路升级提速。司机李志刚吹着风笛,驾驶着G8608次复兴号动车组从重庆沙坪坝站开往成都东站。复兴号动车组将成都到重庆的时间距离缩短至62分钟。

6月24日,李志刚驾驶复兴号动车组从成都东站开往重庆沙坪坝站。新华社记者达蒙摄

在李志刚的心目中,这个风笛是穿越时空的召唤。70年前,正是他的祖父李洪生敲响了成渝铁路第一列火车的汽笛。他的父亲励国芳作为火车司机也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时代。从“柴油味”到白色制服,从13个小时到凌晨一点,三代火车司机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

2021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成渝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完善重庆和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6月24日,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运行在成都成渝城际铁路上(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达蒙摄

2021年,设计时速350km/h的成渝中线高铁正式开工,未来成渝通达时间将进一步缩短至1小时以内。在成渝之间,一张更大更密的立体轨道交通网正在编织:成渝中线高铁、成大万高铁、成自高铁...“轨道上的成渝双城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

成都和重庆正通过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走廊,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产业。

6月30日,中欧班列(成都-重庆)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达蒙摄

“我们正在逐步将80%的欧洲订单产能转移到成都。”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表示,TCL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项目利用综合保税区的保税功能,通过加工贸易生产电视机等零部件。

2021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到7.4万亿元,成渝两地联系越来越紧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101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3
下一篇 2022-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