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险的“兴”与“困”:近家险企争相入局,去年保费增速约%,承保利润率却只有%

汤博乐2022-08-23  27

农险的“兴”与“困”:近40家险企争相入局,去年保费增速约20%,承保利润率却只有0.4%

每经记者:涂袁媛每经编辑:陈旭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2022年要在产粮大省县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全覆盖,这也对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期待。”谈及农业保险的发展前景,多位财险公司人士对国家商报记者表示,未来大有可为。

银监会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并与健康险、责任险等非车险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全国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976亿元。

业内预计,到2025年,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有望超越责任险,成为仅次于健康险的财险公司第二大非车险险种。

然而,随着规模的增长,近年来农业保险经营也面临着承保利润降低的现状。据了解,随着经营主体的不断扩大,激烈的竞争抬高了经营成本,2019年农业保险的承保利润“转负”,近两年仅保持小幅盈利。2020年和2021年的承保利润率分别仅为0.17%和0.4%。

《全国商报》记者根据2021年各大财险公司农险业务数据统计发现,披露农险保费的20家公司约占93%的市场份额,多家保险公司的农险业务去年增幅超过50%。从盈利能力来看,很多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超过了100%。

农业保险业务的市场结构是怎样的?业内财险公司为谋求未来的长远发展做了哪些探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采访了参与农业保险业务的相关保险公司,以了解这些问题。


20家财产保险公司占据93%的市场份额

2004年,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作为全国首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在上海成立,安华农业保险与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同年成立,注册地为吉林。

目前,市场上有五家专业化的农业保险机构,分别是安华农业保险、国源农业保险、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中原农业保险和阳光相互农业保险。

从专业农业保险机构的发展来看,其业务已基本覆盖全国各地。具体来看,太平洋安心农业保险的业务范围主要在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华农保险的业务范围包括吉林、内蒙古、辽宁、山东、北京、青岛、大连、四川、河北、黑龙江和广东。国源农业保险的业务范围包括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贵州省、上海市和山东省;中原农业保险的业务范围包括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在业务范围逐步扩大的同时,专业农业保险机构保费收入连年增长。2021年,除安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个位数外,国源农业保险、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中原农业保险等农业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而同期财险公司整体保费收入增速仅为0.68%。

从市场份额来看,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只是农业保险市场的“第二梯队”。国家商报记者梳理2021年财险公司年报显示,20家财险公司约占93%的市场份额,其中PICC PC、中华联合PC、CPIC PC、中国人寿、平安PC合计份额超过78%,占市场份额最大的PICC PC农业保险保费426.54亿元,占比超过40%。

农业保险市场前20家财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保费

以上海的农业保险市场为例。目前,独资经营的格局已经被打破。自2021年以来,PICC PC保险、平安PC保险、中国人寿、迪达保险等四家财产保险公司加入市场,与太平洋安心农业保险共同服务上海农业保险市场。

“市场供应商的增加对产品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预见,未来上海农业保险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必然会越来越高。”有市场人士在采访时告诉记者。

从保费增速来看,2021年,只有诚泰财险的农险保费同比下降8%,其他保险公司均同比增长。如中煤财险、平安财险、太平财险同比增幅均超过50%,市场排名第一的PICC财险同比增幅为19.3%。

从承保利润来看,中华联合保险、CPIC财险、北部湾财险、中煤保险、金泰保险等。2021年处于保本盈利状态,去年很多公司在农业保险业务上出现亏损。


从零到近40项业务,快速发展吸引了保险公司。

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关注农业保险的发展。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金融科技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研究中心、平安产险联合编制的《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中央和地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从2007年的40.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46.4亿元。近年来,各级财政补贴占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75%左右,有力支持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将达到815亿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国。2021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976亿元,同比增长近20%,继续保持全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第一大国的地位。

同时,2020年我国农业保险深度为1.05%,比2008年增长3倍,《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2022年农业保险深度1%的目标已提前完成。

中国人寿表示,农业保险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制度保障中强农惠农的重要政策工具和风险管理工具,近年来在保障农业产业安全、稳定农民收入、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稳定农业基础市场,守住“三农”基础,是应对突发事件、实现新发展的压舱石。事关民族复兴战略全局,是构建发展新格局的战略基点和空。”安农保险认为,未来中国农业保险行业的增速和占比将继续提升,并将出台更加完善的顶层制度,推动中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农业保险市场的广阔前景吸引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进入市场。近年来,农业保险机构从最初的个位数增加到近40家,其中专业农业保险公司5家,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综合性保险公司30余家。不少保险公司将农业保险作为公司非车险业务的重点方向之一。

白皮书预测,2025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有望达到1620.71亿元至1875.39亿元。2025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将超越责任险,成为仅次于健康险的财险公司第二大非车险险种。银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责任保险和农业保险保费分别为1018亿元和976亿元,增速分别为12.99%和19.75%。

受访的保险机构同样看好农业保险的市场前景。中华联合财险表示,预计到2022年,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将超过1100亿元,增速超过20%。到2030年,农业保险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


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定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发展,农业保险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期望。

安农保险表示,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两条底线”,对保险业来说是巨大的机遇。具体而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底线,需要进一步扩大三大主粮完全成本(收益)保险试点,有助于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保险更有前景,增长潜力可观。”PICC上海分行表示,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挖掘农民经营性收入的空,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大有可为。

提高经营收入,首先要帮助农民防范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稳定农民发展生产的预期,努力构筑农业内部增收的坚实基础。目前,一些农产品的生产处于零利润甚至亏损的状态,迫切需要农业保险提供稳定的保障。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远未达到预期。产粮区农民普遍反映,玉米、小麦、水稻每亩保额1000元左右,只能覆盖一部分物化成本。万一发生灾害,保险赔付非常有限。如果实行收益保险,在发生灾害时可以按照约定的粮食收益进行赔偿,这样一年的辛苦就不会白费。

该公司还指出,大量当地特色农产品缺乏保险保障。一些地方即使开展了特色农产品保险,也存在品种少、覆盖率低、保障水平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农民较高的保障需求。羊、牛、鸡等畜产品,鱼、虾、蟹等水产品,苹果、柑橘、葡萄等水果,对农民和农业影响较大,急需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

“农业保险是保险公司产品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工具,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定器’。”PICC上海分行表示。

“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具有独特的体制机制优势。”安农保险表示,通过市场化的保险机制,对受灾群众和救助对象进行精准赔付,保险赔款“点对点”滴灌,有助于提高支持乡村振兴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此外,通过大数定律和风险分散机制,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乡村振兴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重点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数字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等政策的实施,不仅为农村非车险市场创造了巨大的需求,也为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中华联合财险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金融服务“三农”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和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农业保险需要发挥重要作用,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近两年来,行业整体运行保持“保本微利”

参与者的增加在提高农业保险市场化程度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压力。

《白皮书》显示,2007年前后,市场上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并不多,竞争压力并不大。当时农业保险费用率不超过15%。但目前大部分公司的成本超过30%,费用率最低的公司也在22%以上。如果加上“保费准备金”的扣除和再保险的支出,差不多达到40%左右。农业保险近两年的简单赔付率全国在75%左右,很多公司的综合费用率超过100%。

经营成本上升导致承保利润大幅下降,农业保险经营压力凸显。2019年,农业保险出现承保亏损。2020年和2021年,农业保险承保利润分别仅为1.01亿元和2.77亿元,承保利润率仅为0.17%和0.4%。

据《白皮书》调查测算,河南省五市某公司开展的小麦保险平均每亩承保成本为5.3元,已经远远超过农民每亩缴纳的保费3.6元。根据农民个人多险种的理赔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三次查勘定损,查勘量巨大,定损程序复杂,成本不堪重负。

“目前,农业保险市场结构主要体现三个特征: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保本经营模式;精细化管理模式。”中华联合财险表示。2019年,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基本确定了农业保险“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

据悉,与一般财产保险相比,农业保险的分散系数几乎是一般财产保险的9倍,巨灾风险属性明显。因此,也给农业保险机构的风险计量带来了困难。

“在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保险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保险机构面临的风险不断聚集,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摆在空面前。”在安华农业保险看来,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的成立,为中国农业保险分散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各保险主体分散风险的需求仍然不足。

“近年来,国际再保险公司对中国农业保险业务持谨慎态度,承保能力不断萎缩。行业的当务之急是完善农业保险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该公司认为。

《白皮书》还显示,农业保险经营还面临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承保理赔不规范、定价粗放等挑战。比如在实践中,农业保险赔付越来越明显,呈现出赔付概率高、亩均赔付低的趋势,保险变成了“补贴”。

以全成本收益保险试点为例。内蒙古自治区有两个试点县的保险受益率(赔付面积/覆盖面积)达到100%,而当年的简单赔付率只有60%左右,说明存在赔付平均的问题。辽宁省还有一个县,虽然受益率不是100%,但在赔付率上高于单纯的农险,这个县的受灾户赔付只有47元/亩。“小灾少赔,大灾少赔”的做法,使得保险公司无法有效积累资金应对大灾中的巨额赔付。

农田里作业的农业机械图片来源:新华社


精细化管理探索长远发展之路

面对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近年来保险机构积极应对,探索精细化管理、科技赋能等措施,为农业保险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针对农业保险业务中的调查难问题,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实施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生物识别等技术处理业务,利用科技手段减少传统资源的投入;建立健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成本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的自然风险和市场价格风险通过国内外再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和巨灾准备金的计提得到有效分散。

PICC上海分行建议,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加强与几大期货交易所的合作,不断提高“保险+期货”的覆盖面和增量,不断创新发展“保险+期货”、指数保险等商业农业保险,加强商业农业保险的发展。

华农保险通过降低经营成本、重视损失防范和完善再保险安排,进一步加强了经营成本的内部管理和控制。

以“预防大于补偿”为例,加强防灾救灾投入,开展防雹增雨、打井抗旱、大坝建设、泄洪河道清淤、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工程。在农业技术指导方面,为农牧民聘请农业技术专家,为农牧民的农业生产生活提供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帮助农牧民提高增产增收能力。

对于如何实现承保盈利,PICC上海分公司表示,要狠抓农业保险精细化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坚持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夯实农业保险改革发展基础。提高成本效益,不断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完善各领域农业保险管理体系,推进全链条规范化管理,加强科技赋能,加快农业保险线上化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高效服务平台。

在以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平安产险初步探索了数字化在助力农村产业振兴中的应用。对于高价值的经济作物,率先在种植区域设置物联网设备,利用物联网设备的可追溯性对标的进行风险监控。搭建了农业企业扶贫风险控制管理平台。贷款企业定期上传企业财务信息,在线监控企业贷款各环节,并充分结合保险企业特点,制定免息免担保“平安扶贫贷款”,建立“造血”模式,降低贷款门槛,减轻还款压力,撬动更多产业发展资金,帮助当地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民长期增收脱贫。

此外,业内也呼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发展农业保险业务。

安农保险建议修改《农业保险条例》或启动《农业保险法》立法,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要用政策的制度化、系统化来理顺农业保险各环节、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行为的边界,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在强农富农政策中的地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094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