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营收占比最高,杨元庆:中国供应链不断,我们的贡献就不会断

美国营收占比最高,杨元庆:中国供应链不断,我们的贡献就不会断,第1张

美国营收占比最高,杨元庆:中国供应链不断,我们的贡献就不会断

导读:美国是联想最大的收入来源,但增速落后于中国市场。财报显示,2021/22财年,联想在美国的营收为23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占总营收的32%。其中,联想IDG在该地区实现了两位数的收入增长,智能手机业务在北美的市场份额首次达到两位数。

[文/观察者网吕东]

尽管交出了“2014年以来主营业务首次全线盈利”的成绩单,但在港股上市的联想集团依然没有跑赢恒生科技指数。5月27日,联想集团收盘上涨3.2%,恒生科技指数收盘上涨3.8%。过去一周多,联想股价跌幅超过10%,目前市值不足1000亿港元。

5月26日,联想集团披露2021/22财年业绩,全年营收创纪录地达到7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00亿元),较上年的20%增长18%;净利润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亿元),同比增长72%(上年为77%),也创下历史纪录;整体毛利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16.8%。

“这些都很有价值。”联想集团CEO杨在业绩会上透露,联想手机业务取得了收购以来最好的业绩,解决方案服务业务集团的业务增长了30%。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事业群也自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以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这一切都是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实现的。

来源:联想集团官网视频截图

然而,尽管联想集团去年业绩辉煌,但在财报发布前后,包括瑞士瑞信银行、摩根大通、花旗、CICC、麦格理和野村在内的知名机构都下调了联想的评级和目标价。

究其原因,无疑与近期的宏观环境和行业趋势有关。正如联想财报中提到的,空之前反复的疫情、加剧的地缘政治冲突和严重的供应短缺,三重挑战在第四财季(2022年第一季度)叠加,使得公司的经营遭受了一次不小的考验。在此背景下,联想集团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速同比放缓,环比大幅下滑,连续多个季度的增长戛然而止。

不过,杨仍然对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充满信心。“也许在短时间内,甚至国内市场也会受到一点影响,但因为出口仍然强劲,只要我们在中国的供应链继续,我们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就会继续,甚至增长。”

他还强调了联想在RD的情况。过去一年,公司RD投资同比增长43%,占营收的2.89%。“总体个人电脑需求可能没有前两年强劲,但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投资RD和高端产品。因此,我们对产品平均售价的提高充满信心。即使我们少卖一点,总收入仍可能有望增长。”

PC市场遇冷,支柱业务承压

在公众印象中,联想集团最大的标签应该是PC,这一点在其财务数据上更为直观。

2021/22财年,联想集团“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实现营收62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总营收的83%(抵消前,下同);营业利润4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占营业利润总额的80%。

可以看出,IDG业务支撑着联想集团庞大的营收规模,公司对IDG业务的依赖程度很高。

在IDG业务中,主要产品包括个人电脑(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财报显示,除PC以外的智能设备收入占比18.4%。换句话说,个人电脑占联想IDG业务的81.6%。

可见,联想集团仍然是一家高度依赖PC业务的公司。公司CEO杨在本次业绩会上提到,PC业务是联想的核心业务,是“坚如磐石”的。在上一个财年,其收入增长了15%,利润增长了约10亿美元。

近两年疫情催生了大量家庭办公和在线教育的需求,也促进了PC市场的繁荣。第三方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1年,全球PC市场连续六个季度增长。2021年全球出货量创10年新高。

联想作为全球PC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无疑从中受益匪浅。这也可以从股价表现上看出来。在2020年3月之后的一年里,联想集团的股价飙升了近3倍。

联想的股价走势

但是没有一个市场能够保持永远的繁荣。

2022年,俄乌冲突、全球通胀、疫情引发的供应链问题叠加,PC供需两端受挫。Strategy Analytics等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笔记本出货量同比下降7%,联想出货量下降12%。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了5%。

PC市场先热后冷,让联想全年业绩亮眼,但最新一个季度的业绩并不好看。

2021财年第四季度(2022年1-3月),联想集团营收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上季度增长17%),环比下降17%;净利润为4亿美元,同比增长58%(上季度增长62%),环比下降36%。其中,IDG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17%;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环比下降15%。

联想集团主要财务数据来源:公司官网

毫无疑问,管理层也注意到了市场的变化。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在业绩会上坦言,PC市场确实出现了放缓的迹象,全球经济、供应链和消费者购买力都存在不利于增长的因素。不过,他也提到了一些积极因素,比如混合办公越来越受欢迎,商业需求可观,PC将继续主导数字知识生活中心。“短期内PC整体出货量仍接近同期最高水平”。

杨还表示,海外市场的商业需求强劲。虽然PC整体需求不如前两年,但联想一直在投入研发高端产品,对产品平均售价的提升有信心。"即使少量售出,总营业收入仍有望增长."

除了PC,智能手机也是联想管理层强调的业务。杨等高管在业绩会上透露,自2014年收购以来,联想手机业务表现最好。其营收创6年来新高,同比增长近40%,营业利润增速超过100%,达到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0多亿元)。它在所有地区都实现了盈利。

与PC类似,作为消费电子行业的主力军,智能手机在国内外的销售近期也呈现出低迷的态势。

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国内手机市场更加不景气。第一季度整体出货量同比下降29.2%,3月份下降40.5%。

不过相对乐观的一点是,摩托罗拉虽然在中国不是一线品牌,但在美国已经是第三大品牌。

科纳仕公司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北美是全球唯一实现手机出货量增长的地区,而摩托罗拉在该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56%,仅次于苹果和三星,排名第三。“摩托罗拉利用其广泛的运营商业务,特别是与预付费运营商和中档运营商的合作,迅速利用新的机会,同时还建立了新的供应合作关系”。

资料来源:科纳仕公司

但需要指出的是,北美并不是全球最重要的手机市场。

科纳仕公司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为3.11亿部,中国市场出货量为7560万部,而北美市场出货量仅为3900万部。这还是在北美市场同比增长4%,中国下降18%的情况下。

为了证明自己,联想手机无疑需要在拥有众多强手的中国市场展示自己的竞争力。毕竟去年小米、OPPO、vivo出货量1-2亿台的时候,摩托罗拉出货量只有5000万台左右。

杨在本次业绩会上表示,联想手机业务今年或近几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没有问题。同时,公司在布局平板、智能会议系统、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嵌入式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相信能带来巨大的增长空”。

“缺少旧件导致客户订单不完整”

后疫情时代,家庭办公、在线教育等PC市场需求放缓,手机、平板尚未表现出足够的竞争力。联想无疑需要在IDG业务之外培育更多增长点,这对公司的可持续增长和平抑周期性波动至关重要。

杨在业绩会上提到,联想未来的增长空在于公司过去几年投资的两项新业务: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业务集团(ISG)和解决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

ISG业务的前身是联想数据中心集团。其主要业务包括主板设计和系统,以及跨服务器、存储和其他产品的全机架组装。

2021/22财年,联想ISG业务实现营收71亿美元,同比增长13%(同比增长15%),占总营收的10%;营业利润670万美元,去年亏损1.3亿美元。

杨在业绩会上提到,这是自2014年联想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以来,ISG业务首次实现全年盈利。“疫情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所以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非常高,无论是传统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还是新兴的边缘计算、云计算,增长都非常强劲”。

联想中国ISG业务总裁白鹏举例说,在制造领域,ISG业务为三一集团提供了数字化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加速了公司灯塔工厂的建设;与中国银联云在金融领域合作;在东西方计算领域,为甘肃紫金云提供高性能计算平台。

不过,尽管杨表示“近几个季度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没有问题”,但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联想业务实现营收14亿美元,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26%;营业利润为677万美元,上季度为1688万美元,环比下降60%。

根据财务报告,由于集成电路芯片短缺和新冠肺炎造成的供应短缺,ISG客户的订单没有得到履行。“这项业务将通过赢得设计投标,继续使其客户群多样化,并扩大其现有客户的份额”。

来源:联想集团财报

“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服务业务集团(SSG)是联想2021年新成立的业务集团,旨在整合联想内部各业务部门的服务团队和能力,聚焦支持服务、管理服务、基于项目的服务(行业解决方案)和维护服务四大领域,实现成立后第一年30%的财务增长目标。

正如财务报告中所提到的,为了提高效率和业务灵活性,客户越来越多地寻求跨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以及基于订阅并得到良好支持的“按需购买”模式。在这种趋势下,联想成立了SSG来领导集团服务的转型。

根据联想的披露,SSG专注于开发四个可扩展垂直领域的内部知识产权(IP),即智能城市、智能教育、智能零售和智能制造。“持续的疫情不仅给项目交付带来了短期挑战,也为企业增加部署行业特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带来了机遇”。

2021/22财年,联想SSG业务实现营收54亿美元,同比增长30%,达到原定目标,营收占比7%;营业利润12亿美元,同比增长40%,占总营业利润的20%;递延收入同比增长30%,达到29亿美元的新高。

联想财报截图

可以看出,SSG是联想三大集团中增长最快的业务,以7%的营收贡献了20%的营业利润,因此被联想视为“推动集团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联想SSG业务总裁黄健恒等高管在业绩会上提到,公司通过“内化和外化”提高了SSG业务的竞争优势。所谓“内生外化”,就是联想的技术首先服务于联想自身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然后将成功的经验转化为孵化新业务的基础,支持其他客户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他举例说,联想为了满足自身的业务需求,逐步将技术架构升级为混合云架构。结合联想混合云解决方案,协助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同城容灾数据中心及一整套相关解决方案。

2022年第一季度,联想SSG业务实现营收14亿美元,规模已经赶超ISG业务,同比增长27%,环比下降7%;营业利润为3亿美元,同比增长50%,环比持平。

由此可见,SSG应该是联想集团受疫情和供应影响最小的业务。公司在财报中提到,新财年SSG业务的营收目标是同比增长30%,同时保持该业务增速高于整体业务,成为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增长引擎。

然而,不景气的硬件市场对SSG业务的影响不容忽视。黄健恒在业绩会上提到,虽然硬件市场的疲软对SSG的整体收入影响有限,但支持服务和硬件销售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密切的关系。

美国营收占比最高,杨强调加强研发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联想的RD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其登陆科技创新板的尝试。财报显示,2021/22财年联想集团RD费用为21亿美元,同比增长43%,占营收的2.89%,上年为2.39%。

与科技创新板公司相比,联想集团的研发支出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但RD的投资强度要低得多。

2021年,RD科技创新板公司投资总额达852亿元,同比增长29%。RD投资平均占收入的13%,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产业的RD投资强度分别达到19%和16%。

杨在业绩会上透露,在过去一个财年,联想增加了近5000名人员,目前人员总数已达15000人。“人员增长可能略高于成本增长”。他还强调,联想招聘12000名科技人才的长期承诺没有改变,要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和投入。

由于近期俄乌冲突、疫情反复等不利形势,杨在业绩会上也提到,联想有一个优势,就是它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业务分布非常均匀,这是保持业务稳定的一个基础”。

财报显示,2021/22财年联想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184亿美元,中国是公司增长最快的市场,同比增长29%;同时,中国也是联想第二大收入来源,占收入的26%。

联想披露,公司三大业务集团在中国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回顾期内,尽管中国物流和供应链面临挑战,但个人电脑业务以出货量和平均售价的强劲增长引领市场,进一步保持了市场领先地位”。

来源:联想集团财报

它是联想在美国最大的收入来源,但其增长率落后于中国市场。

财报显示,2021/22财年,联想在美国的营收为23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占总营收的32%。其中,联想IDG在该地区实现了两位数的收入增长,智能手机业务在北美的市场份额首次达到两位数。

欧洲、中东和非洲是联想的第三大市场,2021/22财年营收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5%,占比26%;亚太地区(不含中国)收入117亿美元,同比下降1%,主要是日本教育市场销售放缓,占比16%。

谈及疫情和供应链问题,杨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在全球拥有35个制造基地。“这些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弹性和灵活性。数千家供应商的关系保证了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受到干扰。”

“最近在中国的疫情进一步证明了联想供应链的弹性,”杨说。公司业务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合肥工厂和武汉工厂运行正常。“一季度合肥产值增长24%,出口增长32%,实现逆势增长。我们武汉工厂一季度产值和出口分别增长11%和10%,都是两位数的增长,可以充分体现供应链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还有一点我特别想指出。即使国内市场在短时间内受到轻微影响,但因为出口仍然非常强劲,只要我们在中国的供应链继续,我们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就可以继续,甚至继续增长。”杨元庆说。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054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3
下一篇 2022-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