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现出了一大批红色村庄

韭菜花的做法2022-08-23  7

三个村庄的红色动能

在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村,60多岁的杨晓春经常骑着电动车从市区到虹景景区20多分钟,在那里他是一名志愿者导游。

沙洲村东北角,红军为百姓挖的红井,是那样的清澈。面对参观者,杨晓春讲述了“喝完水挖井的人”的故事。不远处的树荫下,村民大姐唱起了回忆红军的客家山歌,围坐休息的游客和村民都鼓起了掌。

“我家以前就在红井旁边,我就是吃着它长大的。”杨晓春说,村民们积极参加志愿者讲解组和农村文艺队,希望用自己的声音把红色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

家家户户的红色记忆,折射着初心,塑造着沙洲坝村多彩的生活。

6月17日,江西瑞金沙洲坝村人曾在虹井旁演唱客家山歌。新华社记者贾怡宁摄

在虹井步行街上经营店铺,在旅游文化节上大显身手,为村里的特色产业带货...近年来,村民的就业和创业渠道大大拓宽,生活更加富裕。去年,沙洲坝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达57万元。

杨晓春说,“跟党走,我们就有信心把村子建设得更好。”

守住初心,创新产业,红色动能在革命老区乡村涌动。

江西会昌贡江河段白鹅峡旁,深林竹海与天相接。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来到子坑村。

在村庄广场上,学生们正在安排红色主题的文艺表演。沿着村子走,一路都能看到科研基地、特色产业、职业学院。街道整修一新,师生交流活跃。

辉县白鹅乡党委委员王介绍,紫坑村激活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山窝里生成了新的光彩。

在江西会昌紫城村,街道已经整修一新。(会昌融媒体中心供图)

“现在村里人多了,我们也不能整天忙着搞餐饮。”开餐馆的红军后代李雄发一边招呼客人,一边看手机上的外卖需求信息。

80多年前,因其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人民拥护红军,支持革命……一些留在苏区的中央机关陆续迁到子坑村。红军为人民清理老井,军民合作对付敌人,留下了共产党为群众办实事的故事和军民一家亲的故事。

赤血长存,村庄日新月异。“村民办起了饭店和民宿,开起了网约车,成了外卖闪送员,成了网红讲解员。”李雄发道:“山还是那座山。振兴我们的国家,红色精神永远不变!”

“游遍青山的人不老,这里的风景独一无二。”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会昌写下了壮丽的诗篇《清平乐会昌》。长山脚下,文武坝村正在解开乡村振兴的“密码”,用好红色资源,续写新的时代篇章。

虚拟主持人出场介绍公园概况;空之间的沉浸式全息图,让人仿佛置身于红色岁月;在旧址屋檐下播放的沙画短片讲述了历史的故事...在文武坝村的“独特景观园”里,古老的小楼点缀着科技元素,游客沉浸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

在“独一无二的风景园林”江西会昌文武坝村,空之间的沉浸式全息影像让游客们身临其境。新华社记者贾怡宁摄

“我们正在建设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村。顺应时代,挖掘和保护红色资源,不仅要‘回头看’,更要‘向前看’和‘往外看’。”文武坝村村支书刘师傅介绍,“独特山水园”结合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元素,借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功案例,引入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在旅游高峰期,公园每天的人流量可达两三万。

在树荫下,公园里的花草生机勃勃,一位村民正在悉心照料。他告诉记者,自己本来就是贫困户。经过培训,他被安排在这里做一名花卉修复师。“我做这份工作能挣钱养家,还能让村子变得更美!”

在江西会昌文武坝村,游客通过互动体验装置书写“风景独特”二字。新华社记者贾怡宁摄

“红军在文武坝村留下的,不仅仅是保存完好的红色印记的旧址,还有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勇气。”刘师傅说,“我们将继续带着关爱和感情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红色资源,勇往直前。”

记者:贾怡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2981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