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G66次列车从武汉火车站始发,以最高时速350km/h运行至北京西站,这标志着京广高铁北京至武汉段成功实现“350”高标准运行常态化。当日,郑渝高铁全线通车,郑绩高铁蒲郑段开通运营。这被外界评价为:中国高铁再次开启“350”模式。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7年以来,包括京沪高铁、京津城际铁路、京张高铁、成渝高铁、京广高铁吴京段在内,全国已有5条线路实现350km/h常态化运营,总里程近3,200km。目前我国已建成运营的设计时速350km/h的高速铁路线路有20多条没有达到限速。今年年初,《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扩大复兴号动车组上线运营范围,逐步实现高速铁路高速运行”;到国家铁路局近日明确表示“将稳步推进高速铁路按设计标准高速运营”……政策信号已经明确释放。常态化“350”已经到来,下一个会是谁?
波折
1978年10月22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登上时速210公里的日本新干线列车,感受速度。当时中国还在使用时速只有40公里的蒸汽线路。40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铁路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多次提速、降速、提速。
图片:人民网
公开资料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中国铁路经历了六次大提速,列车运行速度从每小时140公里提高到每小时250公里左右。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成为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运行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通车后,京津30分钟可直达,中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此后,武广、沪宁、沪杭、郑西等高铁线路相继建成通车,运营时速均为350公里。然而,2011年,全国高铁运营速度突然踩下“急刹车”,发展方式由“跨越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当年7月1日,原铁道部做出重大调图,中国高铁降速时代正式到来。武广、郑西、沪宁、沪杭四条高铁全部降为时速300公里,大量时速250公里的高铁降为时速200公里。不到一个月,甬温线发生“723”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进一步引发了外界对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和安全性的质疑...今年8月10日,原铁道部正式决定设计最高时速350km/h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速300km/h;设计时速250公里为200公里;如果既有线的时速提高到200公里,就按160公里运营。
图片来源:新华社
时隔6年,中国再次迎来首列“重跑”时速350km/h高铁。2017年9月,“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此后,京津城际、京张高铁、成渝高铁分别于2018年、2019年、2020年实现了350公里的运营时速。随着6月20日京广高铁北京至武汉段正式提速,中国共有5条时速350km/h的高铁线路,运营里程近3,200km,约占总里程的五分之一。目前,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4万公里,其中约1.5万公里为设计时速350公里。
抱歉
对于设计时速350km/h的高速铁路线路,在一切条件成熟后实现“提速”运营指日可待。然而,一些“生不逢时”的高铁线路却在“减速潮”中错过了时速350公里的速度标准,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公开报道显示,2011年开始的全国铁路降速不仅涉及运行速度,还涉及建设标准,即降标和降速同步进行。一段时间后,多条在建和规划中的高铁线路遭遇不同程度的降标。据统计,在当时的铁路规划中,除了部分路网动脉保留了350 km/h的建设标准外,大部分支线铁路的建设标准都设计在250 km/h以下,其中,西部高铁可谓“受挫”严重。2013年,有媒体报道当时西部高铁普遍“降级”,“350km/h线一票难求”。典型的就是西成高铁(客运专线)。
图片来源:新华社
西成高铁由原铁道部、陕西省、四川省共同投资建设,全长643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2012年10月,西成高铁陕西段率先开工建设。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西成高铁设计时速为350公里。但据陕西媒体报道,2012年4月,原铁道部主持召开评审会,最终将西成高铁设计时速由350公里调整为250公里,并对部分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此外,据四川媒体2016年报道,十三五规划中,四川新建铁路有:设计时速200km/h的成都至兰州铁路、设计时速250km/h的西成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00km/h的成贵铁路、设计时速160km/h的川藏铁路、扩能改造的成昆铁路;在成都铁路局,有设计时速250km/h的沪昆线、渝万线……所有线路都达不到350km/h的设计标准,随着高铁技术储备和经验的积累,提高建设标准再次成为行业内外的共识。2016年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指出,高速铁路主通道规划中新建项目原则上采用250km/h及以上标准,其中沿线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相对发达、贯穿特大城市的铁路可采用350km/h标准..在此背景下,韩石、商合杭、庆忌等高铁线路获批设计时速350公里;西部地区迎来了郑万、渝昆、成大湾、贵南等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标准线路。
加速
随着政策信号的不断释放,很多人期待更多线路提速到350公里。“重跑”350km/h的阻力在哪里?谁会是下一个“幸运儿”?据央视新闻报道,高铁速度此前被限制在300km/h(实际最高运行速度为300-310km/h)。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但主要是基于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近日也表示,推进时速350公里高铁正常运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条件、市场需求、运营成本、环境整治等多种因素。比如有研究发现,以复兴号为例,速度从300 km/h提高到350 km/h,能耗增加了20%到30%左右,其他项目如设备折旧和维护费用也相应增加。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目前已经运营时速350公里的京沪、京津、成渝等线路都是运量较大的干线。提速带来的时间成本降低、经济要素流动加速等收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覆盖成本的增加。如果其他线路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很难发挥高速的优势。换句话说,这主要是一笔经济账。对此,有专家建议“分类施策”:部分重要通道高铁线路未来可提速至350公里/小时;对于部分地区的城际铁路,要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合适的速度。目前我国仍有20多列设计时速350km/h的高速列车未达到运营速度。京哈、宁杭、沪宁、沪昆、济青、广深港都是连接各大中心城市的重要通道。其中,沪宁、武广等线路开通初期以350km/h的速度运营,在高标准运营方面有一定经验。前不久,中国国铁集团有限公司透露,京广高铁武广段运营时间长,隧道比例相对较高,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线路病害较多。将全面整改,为尽快提速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规划建设时速350公里铁路必须满足客流密度、城市规模、路网功能等条件。在外界看来,这意味着“不会再出现各地争抢高铁线路的场景”,之前未能拿下350km/h高铁的城市要想搭上这趟“快车”将更加困难。
记者|程晓玲编辑|刘艳梅卢向勇杜恒峰
校对|段炼
|全国商报nbdnews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抄、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