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出征任务

神舟十三号出征任务,第1张

筑梦“天宫”|出征在即!神舟十四号任务有四大看点

按照计划,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于今日10时44分发射,展开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
神舟十四号是中国空站间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由航天员、刘洋、蔡组成,任指令长。那么作为空间站空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任务,有什么看点?

中国空站整体构型为三舱,包括天河核心舱、田文实验舱和蒙恬实验舱,整体构型为T型。图片来源:官网,中国载人航天,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一院。

看点一:完整的中国空站将亮相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标志着空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美收官。中国空站建设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在轨建设两个阶段,分别规划6次飞行任务。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突破和掌握空站建设和运营相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中国境内的
空站空站将在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成后进入在轨建设阶段。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站任务总设计师杨红介绍,中国空站总体构型为三段,包括天河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想天空实验舱。整体配置为T型。其中,天河核心模块已于去年4月成功发射。
根据任务计划,2022年将执行6次任务,完成我国空站在轨建设。这六项任务是:5月发射天舟4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6月发射,3名航天员进入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7月发射空站空间站空间实验舱,与天河核心舱对接;10月,蒙恬实验舱发射并与核心舱对接。之后空站第三舱形成T型基本构型,中国空站在轨建造完成。[br/]上个月10号,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吴耀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天舟四号成功完成了与空间站核心舱空的后向对接。这是2022年中国空站建设任务的首次启动,标志着中国空站建设正式开启。神舟十四号是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后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现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重点是完成空空间站在轨组装和建造。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航天器空空间站代表了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最综合的科技成果,是一个国家航天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一旦蒙恬实验舱与核心舱成功对接,以天河核心舱、田文实验舱、蒙恬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中国空站将建成,中国空站将出现在全世界面前。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用于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看点二:“出差三人组”均为70年代出生的航天员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的信息,、刘洋、蔡三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担任指令长。
陈东,1978年12月出生,河南人。2010年5月入选中国第二批航天员。这是陈东第二次远征泰台空。2016年10月,陈东执行神舟XI载人飞行任务,首次进入太空,也是第二批男航天员中第一个实现飞天梦想的男人。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中,陈东担任指令长,成为中国第一位70后指令长。他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这样描述自己飞翔的心情。“六年前的泰空之旅后,我对泰空的渴望与日俱增。六年前想去Tai 空,现在更想去Tai 空。感觉就是这么简单。”
“‘70后’开始担任总指挥的信息值得关注,这意味着第二批航天员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意味着第二批航天员肩负更重的担子。”一名宇航员对该报评论道。
作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太台的女性空,刘洋时隔十年再次“飞”起来。刘洋在2012年参与了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公开资料显示,刘洋是河南人,出生于河南林州。1978年10月出生于河南郑州,2010年5月入选中国第二批航天员。蔡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人员中的一个新面孔。1976年5月出生,2010年5月入选中国第二批航天员。公开资料显示,蔡,河北人,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去年两会期间,杨利伟向媒体透露,到2020年底,我国已完成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目前,第三批18名航天员已经报到,准备接受训练。目前,中国航天员队伍由第一、二批16名航天员和第三批18名航天员组成,共34名航天员。

神舟十四号宇航员。

看点三:任务最艰巨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将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空。发射成功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迎接田文实验舱、蒙恬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行大小机械臂对接。因此,对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来说,任务艰巨而繁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神舟十四号乘组任务极其复杂,对航天员应急反应和故障处理能力的要求比以往更高。
黄透露,在为期6个月的飞行中,航天员要经历极其复杂的飞行条件,包括9次组合、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2次换位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监控状态,必要时实施手动操作进行交会对接;第一次需要进入两个实验舱,探天舱和梦想舱,完成载人环境的建立;这两个舱里还需要解锁安装十几个科学实验柜;以及日常的组装、建造、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和前两次载人任务一样,神舟十四号的乘员也要出舱。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任务将首次使用实验舱气闸舱进行出舱活动。此前,出舱活动都是从核心舱进行的。按照计划,神舟十四号乘员将进行两到三次出舱活动,除了使用实验舱的小机械臂进行出舱活动外,稍后还将使用小臂和大臂的组合臂进行出舱活动。这些都是全新的条件,对航天员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此外,神舟十四号机组人员将在Tai 空进行讲座,并开展一些其他教育活动和公益活动。
值得期待的是,神舟十四号在轨期间,中国还将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神舟十四号飞行人员在轨轮换。届时,中国将有创纪录数量的宇航员在Tai 空执行任务。
看点四:在泰过第一个中秋节空
根据任务计划,神舟十四号乘员组将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意味着3名航天员将在泰空度过中秋节和国庆节。这将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在Tai 空过中秋。他们如何庆祝中秋节也是这次任务的一个亮点。
17年来,中国航天人的端午节和春节都是在泰泰空度过的。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6月23日,一场温暖感人的天地对话在北京飞控中心大厅上演。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手捧平板电脑,面对镜头,不约而同地祝愿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节日快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送上了来自Tai 空的这份端午节祝福。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以来,中国人第一次用Tai 空语送上节日祝福。
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王亚平乘坐神舟十号飞船进入Tai 空,6月13日是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的日子。就在对接之前,也恰逢端午节。航天员在飞船返回舱送上Tai 空祝福:“今天是后来,聂海胜举手说:“端午节快乐!“字牌,通过相机镜头送问候。
在泰空的端午节,航天员也会在泰空吃粽子。但是,“太空粽子”和我们平时吃的不一样。与地面上不同,“太空粽子”的形状是扁平的,便于存放和加热。为了让航天员找到在家过节的感觉,细心的科研人员还特意为每个粽子包了粽子叶。
今年4月返回地面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是第一批在泰空过年的乘员。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空间营养与食品工程研究室主任臧鹏在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航天员带来了三种馅料的即食饺子:猪肉白菜饺子、鲅鱼饺子、黄花菜饺子。除此之外,他们还带来了一些吉祥文字和春联,在春节期间装点空车站。虎年零点钟声敲响,翟志刚、王亚平、叶广福通过春晚从泰空送上新年祝福。据悉,春节期间,航天员的假期相对轻松,可以自己支配时间,看书、追剧、与家人朋友双向视频通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2971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2
下一篇 2022-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