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上阵、只需视频培训?核酸采检人员需求大增更要严管

钾盐2022-08-22  46

“临时工”上阵、只需视频培训?核酸采检人员需求大增更要严管

“即日起至6月初,公司将联合某医学检测实验室招聘核酸采样员,工作地点在北京,每天工作8小时,一天800-900元,休六天一天,长期工资,享受五险一金。”

周军是北京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的执行总监。5月中旬,他让公司员工在各大招聘平台分享这条招聘信息。然后“公司的咨询电话被求职者狂轰滥炸,也有谈合作的公司”。

自5月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出“大城市步行15分钟要设立核酸采样圈”以来,核酸检测常态化的信号更加明确,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千万人口以上城市相继进入常态化核酸检测队列。

5月30日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新冠肺炎本地感染人数已连续六天降至100人以下,但在最近七天,16个省份报告了本地疫情。

“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精心防控常态化疫情,立足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快处置、精准防控,阻断疫情蔓延。”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部副部长觅风6月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如此表示。

面对更高频率、更大规模的核酸采样、传输和检测任务,核酸采样器、信息记录仪、PCR检测仪等相关职业在当前冰冷的就业市场中成为了一种难得的紧俏存在。

而这些出于快速填补工位空白、扩大检测能力等原因而招聘的核酸采样检测人员,在工作效率、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往往难以与值班的“老人”相比。

为提高常态化阶段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全链条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各地要高度重视核酸样本采集等源头管理,做好核酸采样人员的储备和培训工作;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和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管理相关规定,严格检测人员准入审批。

检测机构的抢人大战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采样检测人员需求的激增,很多检测机构都放宽了招聘标准,甚至拿出更高的薪资待遇加入争夺战。

“早期采样员要有护士/护理/医学的专业背景,现在招聘条件放宽了。但如果符合以上专业背景,待遇会优惠。”周军告诉第一财经。

根据今年3月《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3版)》,采样人员应为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鼻咽和口咽拭子采集方法,并有严格的个人防护和感染控制培训。

周军说,随着更高频率、更大规模的区域核酸筛查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不断推进,第三方检测机构已经取代公立医院,成为核酸检测的主力军,而这些第三方检测机构往往将采样人员的招聘外包给猎头公司。

“但用人标准还是由检测机构先拟定。”周军说,相比之下,大型检测机构招聘采样人员的标准会更严格,比如聘用的人员必须持有护士资格证。

周军的说法得到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支持。某头部检测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优势在于检测,所以一般不会主动承担抽检工作,而是交给合作单位统筹。

但是,考取护士执业证书并不容易。根据《护士条例》规定,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人员,应当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3年以上普通全日制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其中包括在教学和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践,并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当全国多地已经提出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时候,新的采样点、采样站、采样小屋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这也意味着需要招聘更多的采样人员。正因如此,很多地方的官方渠道都放宽了抽样人员的准入资格。

例如,根据北京市医学会5月24日发布的《北京市核酸采样志愿者招募公告》,可以做采样工作的人群包括退休医务人员(65岁以下)、零售药店执业药师、校医、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等。这些人员需要大专以上学历,有临床医学、中医、护理、药学、检验、预防医学、医院管理、健康管理、生物医药等方面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

相比取样,核酸检测技术难度更大,资质要求更严格。目前我国从事核酸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有15.3万人,但核酸检测常态化后,人员缺口仍然较大,很多检测机构愿意出高薪招聘检测人员。

在多个招聘app上,《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以求职者身份搜索北京“PCR检测员”招聘信息时发现,第三方检测机构给出的月薪普遍在15000-35000元之间(含食宿)。标准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如果超过时间,可以增加加班费。其中,绩效工资与实验室检测样本数量挂钩。样本越多,性能越高。

在就业标准上,迪安医疗、普尼检测等机构在招聘中提到,拥有PCR证书或检验员证书是硬性标准。但也有第三方检测机构表示,如果既有PCR检测经验,又有相关专业背景,也可以纳入用人范畴。

所谓PCR证书,就是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技术培训证书,申请人通过省级临床考试中心的理论考试和实验培训,即可获得。相比考官考试,PCR报名的学历和专业门槛更低,没有一年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的限制。

“检测人员缺口还是很大,尤其是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地区都推迟了省训。这意味着一些愿意从事这项检验工作的人无法到省临床检验中心进行培训,很难获得PCR上岗证。”上述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人表示。

其中,在江西、四川等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官网上,PCR培训课程的更新将停留至2020年。

在此背景下,CBN了解到,一些检测机构开始从实验室助理中单独招聘核心检测人员,这些人员不需要PCR证书;此外,许多大型检测机构已经开始制定并承担PCR检测人员的培训,以充实他们的检测能力。

“没有行业经验的可以做储备培训。”BOSS直聘发布的招聘信息中提到的某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人员。

加强全链条人员监管

目前,使用PCR技术的核酸检测被认为是新冠肺炎检测的“金标准”。但“采集、运送、检验、报告”中任何人为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检测灵敏度降低,甚至出现“假阳性”、“假阴性”。

“如果采样不规范,可能会造成口咽拭子的假阴性,但如果检测不规范、不熟练,可能会造成假阳性或检测时间超过时限。”一位当地疾控人士告诉第一财经。

从4月份开始,全国有更多的一二线城市加入了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队列。从检测频率来看,这些城市大多要求市民每48小时到7天检测一次。更多的取样和测试任务意味着更多的取样和测试人员。以检测人员为例,根据东吴证券的测算,如果二线以上城市全部进行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日均检测能力需要达到505/2 = 2.525亿管。截至4月中旬,我国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人员总数接近15万人。假设技术人员数量随着检测能力的提高而线性增加,2.525亿管/天所需技术人员数量为73万人。这意味着,在二线以上城市推广常态化核酸检测,有望创造58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但随着新就业抽样检测群体的扩大,客观上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管理难度,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受到挑战。加强全链条各环节的资质审查、工作监管、人员配合迫在眉睫。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通知,在采样环节,要加强核酸采样人员的储备和培训。所有采样人员应经过卫生部门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后参加核酸采样。

目前,一些职业教育服务公司在培训核酸采样器时采用在线学习和在线考试的模式。对此,通知也明确了“不得以视频培训代替实操培训。”

在检测环节,通知表示,各地要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和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管理相关规定,严格审批检测机构和人员准入。检测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经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核酸检测工作。

近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也公开表示,要加强对基因扩增实验室的管理,对每个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进行准入监管,加强技术人员资质审查,不断完善准入登记,确保进入的机构和人员符合资质要求。

事实上,去年1月,国家卫健委就下发了《关于建立新冠肺炎核酸采样检测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的通知》,称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三方实验室在新馆开展病毒会计样本采集和检测的医务人员,全部纳入信息数据库管理。

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核酸采样检测人员应在到达后一周内登录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网站完成个人信息录入,经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员初审后提交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审核。

不过,对于属于“临时工”的核酸采样检测人员,周军表示,这类人员可能不会被纳入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的信息库。“据我了解,现在很多卫生健康委都在加强人员的管理。但由于员工队伍的大幅扩张,以及部分人员按日计酬,要将所有抽样检测人员纳入国家信息数据库仍有一定难度。”

(周军应采访对象要求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2961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