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兑汇票是什么意思通俗解释

承兑汇票是什么意思通俗解释,第1张

承兑汇票是什么意思 承兑汇票是什么

承兑汇票是指已被承兑的票据。即在交易活动中,卖方为了向买方要求付款而签发汇票,付款人在汇票正面注明“承兑”字样并签名,承认到期付款。承兑后,受票人成为汇票的承兑人。由买方承兑的称为“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的称为“银行承兑汇票”。

承兑汇票诞生于14世纪的意大利。早期的商人和银行家发明了一种“四人票据”,即票据上有四个签字人,他们负责签字,分工不同,包括:进口商、进口商银行(保证承兑)、出口商银行(提供交易中的实际付款)、出口商。

承兑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而根据现有的形式,票据又可分为纸质承兑汇票和电子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债权人签发的要求债务人付款的命令。当这种票据被银行承诺后,就变成了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短期融资工具,期限一般为30至180天,以90天最为常见。

银行承兑汇票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承兑出票人签发的商业汇票,是银行基于对出票人信用的认可而给予的信用支持。中国银行承兑汇票的最大面值是1000万元(实践中遇到过1亿元)。

商业承兑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商业承兑汇票是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票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2418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9
下一篇 2022-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