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为世界添光彩

青少年如何为世界添光彩,第1张

如何让青少年绽放“睛”彩

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全民眼健康,为大健康打造‘眼睛’”。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上网络课,如何保护孩子的眼睛健康成为困扰家长的“心病”。

为推动全社会关注青少年视力健康,6月5日晚,中国教育报特别邀请了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宣传组副组长、武汉市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主任杨丽华、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石梅美景眼科中心院长梅颖进行微博直播,与数万网友就青少年视力保护话题进行深入交流。

改变用眼的行为习惯刻不容缓

“学生在家上网上课,原本是上课盯着黑板的‘看远’行为,变成了几个小时的‘看近’屏幕时间。“梅英指出,疫情下的网络教学给近视防控带来了挑战。”学生阅读习惯和用眼环境的变化是近视的一大原因,而呆在家里后缺乏户外运动则加剧了近视的发生。"

“沉迷于电子游戏和视频的儿童,近视年增加率比普通儿童高75度左右;过早接触电子产品的孩子,平均近视年龄比正常孩子早3-5年。”杨丽华认为,不良的用眼习惯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用眼过度超过了眼睛的调节能力,改变了眼睛的生理功能,拉长了眼轴,造成近视。这个过程很难逆转。

杨丽华呼吁家长重视孩子的近视问题:“很多家长存在认知误区,尤其是一些低龄儿童的家长对近视的危害认识水平较低,认为近视无非是‘戴眼镜’,因此错过了干预儿童近视发展的关键窗口。孩子一旦患上高度近视,不仅会带来并发症,还有失明的风险。”

加强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制力”[S2/]

如何减少网络课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在线学习如何缓解眼睛疲劳?

梅英建议,学校应该规范网络课堂。“学校可以推广一些科学的做法,比如在电视上投射手机、iPad等设备的小屏幕,让线上课堂的注视距离尽可能贴合‘线下课堂’。”

"时间的控制对于学生在线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梅英认为,应该严格控制用眼时间,家长可以设置学习闹钟,把时间分散开,及时休息或远眺,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学校还应规定电子视频课的讲解时间。年龄越小,持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短。

学校是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要从源头抓起,遏制近视的发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全国中小学校每年报送两次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杨丽华表示,通过视力监测,学校要为中小学生建立完善的视力档案,全方位监测学生视力,全程监督,降低近视风险。

“从教育理念上根治”近视

是家庭孩子预防近视的第一道防线。预防近视,家长首先不要“近视”。“父母应该以身作则。陪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玩手机,不要因为孩子忙一会儿就把孩子‘扔’给电子产品。”梅颖分析,儿童非常喜欢模仿成人,青少年第一次接触电子设备和网络游戏都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与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和模仿“低头族”家长有关。

"一些家长提前了孩子的入学年龄,这是近视低龄化的一个主要原因."直播中,两位专家都表达了对“学龄过早”和“学前教育过早”问题的关注。“家长抱着‘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培养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身体成长。例如,在儿童早期,他们渴望教他们的孩子如何写作。这时候孩子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长时间握笔造成的姿势不当会对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跑步远比跑得快重要。”杨丽华强调,家长要认识到,引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管理、自我保护,才是视力保护的长久之计。健康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保护一个孩子一生的光明,应该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开始。

最后,梅英提醒家长,不要听信网络上畅销的视力恢复“神器”,要科学选择,远离“伪科学”。

本报北京6月6日电

…网友提问

@ Alfred: 孩子吃什么可以“填眼”?

杨丽华:没必要刻意安排孩子的饭菜。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不挑食。孩子可以补充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和泛酸钙的食物,缓解眼睛疲劳,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

@轻轻云:中小学生可以戴隐形眼镜吗?

梅英:不同意。中小学生戴隐形眼镜,卫生习惯要求高,在校期间运动多,容易干眼症。另外,中小学生角膜发育尚未成熟,16岁之前尽量少戴。

《中国教育报》,第三版,2022年6月7日

作者:本报记者孔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22845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8
下一篇 2022-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