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内容简介

《理想国》内容简介,第1张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这个故事为主题,叙述苏格拉底去贝尔斯为上帝祈祷,在回来的路上,被帕拉米克请到家中,双方谈了这件事。两人的辩论从各个角度暴露了奴隶主阶级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艺术思想、教育思想。故事中的苏格拉底是虚构的、虚假的,实际上是柏拉图的代言人。本文中,苏格拉底与人讨论了正义,分析了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的互通性,系统阐述了正义的概念。柏拉图设计并展望了他心目中理想国的蓝图,提出只有在“理想国”中才能真正实现正义。

作品感想

洞穴隐喻

柏拉图虽然是一位唯心主义哲学家,但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许多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因素。这也体现在《理想国》中。

理想国中的核心隐喻是“洞穴隐喻”,全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在回应它的隐喻。在《理想国》中,希腊语的第一个词是“坠落”。也就是说,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从一开始就是没落的,从比这里更高的“洞穴”开始。在苏格拉底的谈话中,他构建了城邦政体,从第一部分摆脱最低处,第二部分上升到最佳政体,第三部分上升到最高处,详述最佳政体的秘密,第四部分下降到最差政体,甚至地狱。

在《理想国》的“大洞穴”建构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洞穴隐喻”并不是柏拉图简单的文学意图,而是明确指向现实世界的“隐喻”。“隐喻”是一种哲学方法,其意象的创造和运用可视为哲学,而隐喻的归属所反映的隐喻制造者的现实维度是现实生活,可视为政治。因此,理想国的比喻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理想。

公民思想

公民这个词是一个政治概念。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理性人,维护城邦的稳定和秩序。《理想国》从讨论“个人正义”开始,提出“城邦正义”,讨论什么是“非正义”。对个人来说,正义是最大的善。在批判了几种错误的正义观后,柏拉图认为正义是最高的善,它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灵魂本身应有的状态。理想的国家是一个符合至善理念的正义国家。正义不仅是个人美德,也是国家和个人的共同美德,是国家和个人的双向约束和互动,是对个人和国家的要求。是公正乌托邦的核心概念。

观念论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柏拉图一生探索的重要问题。

在《理想国》中,他把不变的观念视为唯一的真原,把变化的东西视为观念的复制品和否定的产物。为了说明这一点,他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比喻:

一个是床的比喻。他说,理想的床是唯一真实的床,是工匠做的床的复制品,艺术家画的床是复制品的复制品。

另一个是山洞的比喻。他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比作呆在黑暗的山洞里。洞内的人都带着镣铐,背对着出口,只能勉强看到被火光投射在洞壁上的东西的模糊影子。在柏拉图看来,感性的物体不过是多变的影子,人必须摆脱这些影子,走出洞穴。

这两个比喻说明“永久”这个观念是第一位的,而变化的东西是第二位的。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

灵魂理论

柏拉图的论证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柏拉图赋予灵魂以上帝的人格化意义。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甚至用了近十页的篇幅描述灵魂的试炼和轮回。这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神话色彩,是柏拉图灵魂理论的糟粕。

另一方面,柏拉图同时赋予了灵魂理性的本质。他认为灵魂的意志和欲望是与肉体分不开的。这说明灵魂是不朽的,本质是理性的不朽。柏拉图进一步认为灵魂的本质是普遍主义。他说的是灵魂不朽,即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它所依赖的个别事物死亡后,还能继续保存。灵魂论的另一个合理因素是强调人在理性思考时必须尽可能摆脱肉体的干扰。

回忆理论

一方面,柏拉图的回忆说具有超验主义的内容。他认为,人的灵魂在进入身体之前就已经有了概念性的知识,所以认知的过程就是回忆这种先验知识的过程。同时,他认为记忆是一种只有少数人拥有的技能,这赋予了记忆强烈的神秘色彩。另一方面,记忆也有反映、类比、联想、思考的意义。

正义的概念

正义是智慧、勇气和节制三种美德的统一。同时,也正是因为正义之德的存在,智慧、勇敢、节制这三种美德才在国家中产生,并保持在国家中。正义是一种美德,是建设理想国的普遍原则。正义是这个国家所有公民的利益,包括被统治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试图反对正义是强者利益的观点。他认为正义应该是国家所有公民的利益,包括被统治者。他说,“在任何一个政府中,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下属的利益。他的言行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同时不做别人的事,也就是维护社会的普遍和谐。“正义就是在这个国家做正确的事情。当每个个体只做一份与国家相关的工作,而这份工作最适合他的本性,这个国家就有了正义。这样,每个人都不必同时做多种工作,而是每个人都做特别适合的工作,不分年龄、男女、自由民、奴隶、工匠、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人一旦违反了一国一人原则,国家的秩序就被打破了。他认为国家是由有欲望的体力劳动者、有意志的监护者阶级和有理智的统治者阶级组成的,这三个层次应该协调配合。只有各个阶层保持分工合作的状态,社会才能保持普遍和谐。在柏拉图看来,正义不仅是与其他美德并列的第四种美德,而且是节制、勇气和智慧的和谐统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971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