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只成就了赌王何鸿燊?李嘉诚、郭得胜的成功也离不开他

霍英东只成就了赌王何鸿燊?李嘉诚、郭得胜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第1张

王振义

编辑|孙盛达

众所周知,赌王何鸿燊的成功,与霍英东密不可分。1962年,没有霍英东的帮助,何鸿燊很难拿下澳门的赌牌。如果不是何鸿燊赢了澳门的赌牌,就没有澳门5000亿的财富和显赫的赌王家族。他就不会成为一代赌王,也被称为“无冕之王”。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李嘉诚和郭得胜的巨大成功与霍英东是分不开的,霍英东也成就了他们。

那么霍英东是如何成就李嘉诚和郭得胜的呢?

这与霍英东房地产业的创新有关。

1953年,面对香港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资金的大量涌入,霍英东判断香港的房地产业大有可为。于是他把抗美援朝时赚的钱投资到了房地产行业,并于今年6月成立了火兴业堂房地产有限公司。

进入房地产行业后,霍英东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花280万港元从时任家族掌门人的李手中买下位于铜锣湾的使馆大楼。他把这栋楼出租了。

买下使馆大楼后,1953年底,霍英东花了几十万美元,从嘉道理家族手中买下九龙油麻地榕树头从公四方街到东关街的一块土地。

买下这块土地后,霍英东决定建一栋大楼出售。作为房地产新人,他发现把楼租出去不划算,要七八年才能回本。那时候香港的房产销售模式很简单,一般都是一栋一栋的卖,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买整栋的就把房子租出去。

因此,霍英东在四方街筹建住宅楼时,大胆创新,在房地产管理方式上做出了重要创新。后来,就连他的创新方法也被全世界的房地产行业广泛采用。

霍英东的第一项创新是印制和分发销售手册。当时香港的房地产行业主要靠房产中介介绍房子。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一个房产中介每天都要带一两百人去看房,辛苦到有时候会有怨气。他们甚至会对看房人说:“你自己去看吧。”

霍英东出版销售手册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想买房的人只需要看一下售楼书,对楼盘的各种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就可以了。

霍英东的第二个创新是“卖烂尾楼”。什么是「卖烂尾楼」?即在楼盘还未开工时,买家先支付一部分定金,其他款项分期支付。因为香港人称在建或尚未开工的楼为“烂尾楼”,所以香港人称霍英东的这种行为为“卖烂尾楼”。

霍英东没想到的是,“卖烂尾楼”的模式大获成功,普通百姓踊跃买房。但因为“卖烂尾楼”,他加速了楼房的销售,加速了资金的回收,在收到购房者定金后才开工建设,投资风险几乎为零。

最后,霍英东四方街的房子一出售,一天之内就卖出了空,他净赚了600多万元。

然后他以130万元从李手里买了一块地,并在这块地上建了月亮塔。大楼于1955年末顺利竣工,楼高17层,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当时,当霍英东站在月亮塔的屋顶上,看着周围的景色,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走过的坎坷道路,他总是百感交集。

对于霍英东在地产界的种种表现,当时的港媒形容为“雄壮港九”。

然而,与自己的丰厚收入相比,霍英东对当时房地产业和人们购房方式的改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卖楼花”这种方式一推出,香港的房地产业就疯了。他们效仿霍英东,开始卖烂尾楼。受影响的包括郭得胜和李嘉诚。

1958年,郭得胜与冯景熙和李兆基一起成立永业企业有限公司,试水房地产业务。在此之前,他专门从事洋货批发,人称“洋货之王”。当房地产行业尝到甜头后,1963年,郭得胜与冯景熙、李兆基一起创立新鸿基实业有限公司,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

然而,在1973年之前,郭得胜已经与冯景熙和李兆基分道扬镳,并将公司更名为新鸿基地产。由于他的努力工作,郭得胜获得了大量的财富。2017年,郭得胜家族以404亿美元的资产位列亚洲富豪家族榜第三。

李嘉诚和郭得胜同年进入房地产行业。在此之前,李嘉诚在表哥庄月明和叔叔庄静安的帮助下,成立了一家塑料厂。他的长江塑料厂在195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塑料花制造商,李嘉诚被外界称为“塑料花之王”。然而,与卖塑料花相比,卖塑料花的收入差距太大了。

因此,当霍英东开创“卖楼花”模式后,李嘉诚于1958年在香港岛北角兴建工业大厦,正式进军房地产市场。此后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自1999年起连续15年蝉联中国首富。至于他后来提出的公摊面积,那就是后话了。

不得不说,霍英东在房地产行业的大胆创新是革命性的,房地产行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是革命性的,它改变了香港房地产市场,成就了郭得胜、李嘉诚等一批超级富豪,也让当时的普通人有能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9570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