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第1张

龙门石窟规模宏伟,造像雕刻精美,内容和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它以自己系统而独特的雕塑语言,揭示了雕塑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

在它之前,大部分石窟艺术都保留了犍陀罗、大图鲁艺术的元素,而龙门石窟则继承了印度石窟艺术,沿袭了云冈石窟的风格,与魏晋南朝洛阳先进深厚的汉历史文化交融而成。

因此,龙门石窟的雕塑艺术从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理解和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中国石窟艺术转型的“里程碑”。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壁龛展示了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 ~ 907年)中国最大、最好的造型艺术。这些艺术作品详细描述了佛教中的宗教主题,代表了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峰。

石窟作为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祈求风调雨顺、长命百岁的一种历史见证,在人们赞叹前人对神佛的虔诚时,更让人感到历史的厚重。

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香山与龙门山相望。伊河流经其中,形似天然大门,故古称“伊阙”。隋朝,伊阙改名龙门。龙门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还有温泉。

自古以来,龙门山就被列为洛阳八景之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川胜境,龙门之首。”龙门石窟雕刻在依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之间。

龙门石窟在北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前后开始开凿。当时的孝文帝深感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龙门石窟修建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北宋,断断续续雕刻了400年。

龙门石窟是皇室贵族许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室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雕像反映了非常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的造像失去了这里云冈石窟造像粗犷、雄伟、浑厚的特点,但生活气息逐渐浓厚,趋于活泼、细腻、温柔。这些北魏造像,面细长,肩细,胸直,刀雕直,刚健古朴。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瘦之美。所以佛像也追求秀骨清象的艺术风格。在唐代,人们喜欢胖一点以示美丽,所以唐代的佛像都是圆脸、宽肩、鼓胸。服装线条的雕刻采用圆刀法,自然流畅。

唐代龙门石窟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刚健、生动、质朴、自然的写实风格,达到了佛教雕塑艺术的高峰。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瑰宝。著名代表作《龙门二十品》是后世拓片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石刻碑文中精选出来的最佳书法。这些铭文不仅记录了许愿者造像的动机和目的,也为石窟的考古分期提供了依据。

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全社会用渭北体写作。他还称赞《渭北》的十大美,如跳跃的笔法、自然的结构、丰富的血肉。今天,魏碑被广泛用作标语和装饰文字。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走在石头砌成的古道上,人们会被龙门石窟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感深深吸引和震撼。龙门石窟,这些充满信仰和情感的文物,有着异国情调的外在形式和充满人文意识的内在修养,是古代社会广大民众对现实世界充满向往的物质折射。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卓有成效的创造能力,通过这一历史文化景观得到了充分的阐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946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